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流贼 / 第二百零六章 动向

第二百零六章 动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王,末将听说我大西大军在最近这几个月,由大王带领纵横东西,所向披靡。不仅击败并斩杀了杨展曾英所部,而且先后打败了清军多铎部和阿济格部,末将在此恭喜大王,同时也愿我大西福泽天佑,继续此等辉煌……”
  
      这是刘进忠不久前派人送来的书信,张献忠几乎已经烂熟于心。
  
      有了文书的帮助,这帮大老粗终于可以写出像样的书面信件出来了。可见,军队有了文化,那气质就会不一样。
  
      刘进忠在汉中对来自北方的威胁感受的最为清晰,而按照历史进程,豪格也要开始入陕经略了,得抓紧时间准备防范策略。
  
      说到这,郦海瑞停顿了一下,知趣的给了王大官人自我陶醉的时间。
  
      等到王大官人似乎清醒过来后,郦海瑞继续道
  
      “消息传到清廷后,整个清廷一片大哗,使得以清廷摄政王多尔衮为首的一派与以豪格为首的一派斗得不可开交,而代善一派则是继续中立,保持沉默。
  
      本来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势力胜豪格许多,但由于他们两战皆败势力大损,以至于豪格等人有了争斗的资本。
  
      目前,两方都在竭力的拉拢代善一派。我们也按照陛下的指示暗中挑拨两方的内斗,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可就在清廷内部争斗愈演愈烈的时候,两件事儿却将此事降温了。
  
      第一件事儿是由于陛下大胜清军导致了北京的人心浮动,白莲教分支无为教大肆鼓动百姓,作为他们主要教众的漕运水手们也为之呼应,如今北京漕运已经瘫痪。
  
      第二件事就是因为我朝重新占据黄河以南,致使江南的粮食无法运抵北京,以致北京开始缺粮了,而北京漕运水手罢工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
  
      这也就是所谓的外部矛盾掩盖了内部矛盾。。。
  
      “慢着,朕记得当初朕离开北京的时候,除了官仓之外的许多私人仓库里的粮食不是还有很多吗?以朕的估计可以支撑北京起码三年的时间吧!以鞑子那残暴性子不会不打这些私人仓库的主意吧!”王维疑惑的问道。
  
      “陛下圣明!满清鞑子确实打了这个主意,只是即使搜集这些余粮也不足以支撑北京今年的消耗。
  
      早在去年李贼(李自成)打进了北京,稍后便是对京城的富商和官员拷打,钱财和粮秣便被榨取出来了。随后李贼被鞑子给驱走,在走之前,李贼烧毁了部分粮食,又带走了一部分。鞑子进了北京后为了筹集南下的粮秣又在北京搜刮了一番,这才使得如今的北京的粮谷所剩无几了!”
  
      “原来如此,你不是说北京由于无为教的原因已经乱了吗,鞑子不可能这么快就稳定整个北京吧,就算能稳住北京和其内部的局势,恐怕他们也无法在今年再次南下吧。”敲了敲额头,王维仔细分析后说到。
  
      “本来是这么个情况,但是鞑子汉臣大汉奸范文程出了几个点子,平复了北京的乱局。”郦海瑞在提到范文程这个汉族的叛徒的时候不禁有些愤怒。
  
      “哦?这个大汉奸出了什么骚主意?”王大官人毫不掩饰心中的厌恶,皱着眉头向郦海瑞询问到。
  
      “范文程的第一个主意就是请求清廷议定孔子尊号,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于大成殿奉祀孔子。而后清廷采纳他的建议议定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郦海瑞看着不爽的王维,小心翼翼的说到。
  
      见王维没有太大反应,接着又说“范文程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废除三饷。而后不久,清廷皇帝福临下诏宣布:“地亩钱粮,俱照前朝会计录(即万历年间的会计录)原额,自顺治二年七月一日起,按亩征解,凡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召买等项,悉行蠲免。”随后范文程又建议清廷明令黄河以北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免征“京班匠价”。
  
      此二策一出,北京之危局立刻稳定了下来。”
  
      “卿本佳人,奈何为贼啊!”王大官人对于范文程此人的聪明才智也是叹服,这才有了如此一句感叹。
  
      。。。
  
      知道情况后,王大官人经过反复思量,知道不能让清军再南下了,如今大明朝廷实在没有力气再打一仗了。如今的救**大兵们由于连日的作战已经产生了厌战的情绪,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儿。再加上新占的黄河以南地区还需要进一步的消化。其次,朝廷的钱又快花光了,实在没有太多的力气筹备这一仗。就算这一仗胜了,也会导致如今稍稍转好的局面再次崩坏,这是王大官人所不允许的。
  
      深思熟虑之后,王大官人的暗中指使一些巨商,通过大运河向被治理地区高价兜售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刚好够北地的消耗,又不至于让清军筹集出足够的粮秣。
  
      这是一个阳谋,但清廷也会默认,因为这两仗对它们的伤害同样巨大,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舔伤口。。。
  
      细细的思量了一番,又不放心的询问了一句“你确定满清内部的分歧被压制了下来,还已经野心勃勃的开始刺探我们的军情打算再次南下?”
  
      “回禀大帅,根据谍报人员的消息以及分析,这个可能性很大!”军情处的这位军官严肃的说道,那张脸跟得了肌肉硬化似得,说话的时候几乎没变过。
  
      “哦?你们是怎么推算出来的,满清内部的分歧被压制下来原因是什么?清军打算什么时候再次南下?”
  
      “根据我们的消息,六月间北京的满清高层还斗得不可开交,但进了七月的时候一个消息吓到分成数派的满清高层,北京的存粮不多了。”
  
      七月初,北京举行的大朝会上,一名户部的官员禀告了一个紧急的消息,京师的官方存粮不够了,仅仅只够支撑北京两个多月,这一消息立刻压住了整个朝堂的声音,稍后朝堂的声音从争吵变成了讨论如何应对这件事儿。。。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吕大器恍然大悟。
  
      一直以来北京百余万人的粮食一直依靠着漕运,而今大运河黄河以南的大段被南京朝廷控制着,江南的粮食运不来,而北京自身的存粮却在不停的消耗,而今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了。
  
      “这件事儿禀告朝廷没有?”吕大器稳定心情后继续问道。
  
      “已经派人向应天传递消息了,相信此时应该已经到了!”
  
      “这就好,这就还!相信陛下会有决断的,不过我们也不能放松下来!来人!通知各营,帅帐议事!”
  
      同时,在邮局高效的传递下,这份儿消息已经抵达了南京。。。
  
      (本章完)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