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李当天下 / 四十七章课堂上的表现

四十七章课堂上的表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四十七章:课堂上的表现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今日的宫廷讲师张文大学士在课堂上讲述着今日的课题。
  不得不说,今日这是一堂很重要的课程。
  主要的目的就是教导世子们,霸道与王道孰高孰低,这可能将影响未来整个大唐的立国根本。
  可惜李淳对此丝毫不感兴趣。
  他望着空荡荡的课堂,总算明白为何今日宫学内就只有他们几位世子,而见不着那些位水灵灵的公主郡主。
  真是可悲……
  李淳黯然地叹了口气。
  世人们谁能想到,他们臆想中世子们左拥右抱、享尽齐人之福的事根本不存在于现实,未出长安的世子们每日所面对的现实就是,身边全是一帮五大三粗的佣人、或者一群年轻俊秀的小男孩,根本就极少能接触到年轻的女孩子。
  虽然宫学里的公主们一个个长得精纯水灵,可那终归是公主啊,都是自己的姑妈,那些郡主都是自己的姐姐妹妹。
  除了太子妃外,唯一能接触到的竟然是唯一见过的女孩子就是祁王的女儿李漓,这可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更悲伤的是,年已十四的李淳曾经还在梦中无意识地将一名郡主当成了那啥,醒来一瞧,遗地一塌糊涂。
  从那时起,李淳就决定再也不去学习了,因为这里简直就是炼狱般的煎熬之地。
  他要出长安!
  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出长安!
  他觉得,为了他的正常生理观不至于发生扭曲,他必须立马出长安,否则……可能会发生这种或那种不好的事。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今日授课的讲师张大学士右手拿着书卷,边读边缓缓走到了几位世子身边,侧目撇了一眼李淳。
  哼!
  张文大学士心中冷哼了一声,忽然手中书卷轻轻一拍世子李青的肩膀,和颜悦色地问道:“何谓王道?”
  李青正色回道:“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无偏无党,谓王道荡荡。”
  张学士点了点头:“何谓霸道哉?”
  “以武凌弱、以武伐交、以武立国、以武治邦。”
  张学士思忖了片刻,点了点头赞道:“总结得好,那何谓天道乎?”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谓之天道。”李青从容回答道。
  “善!”张文大学士满意地点着头,心中大为感慨,此子才识,果真是历来罕见。
  感慨了一番后,张学士将目光望向了李淳。
  不难看出,他看向李淳的眼神与看李青大为不同,神色中仿佛藏着几分不情愿。
  你不情愿?我还不情愿呢!
  李淳翻了翻白眼。
  的确,在这位学士眼中,这个世子李淳无疑是相当碍眼的,但是没办法,此子终归是世子,该教的他还是得教,不管这个顽劣的世子听或不听。
  “何谓王道?”张学士问道。
  李淳望了几眼张学士,忽然诡异一笑,说道:“不听话皇帝的,杀掉!”
  “荒谬!”张学士差点跳脚起来:“何谓霸道?”
  “听话的,同时也杀掉!”
  “你……那何谓天道乎?”
  “一边杀,一边高喊‘天诛之’。”
  “……何谓儒家之道乎?”
  “杀之前告诉对方一声。”
  “……何谓帝道乎?”
  “我要你死,你就必须得死!”
  听着这绝对有违常伦的回答,张文大学士气地浑身发抖:“奸邪之论!奸邪之论!……我要上呈陛下!”
  说着,这位张文大学士也顾不得继续授课了,竟然丢下几位世子,写呈折向天子哭诉世子李淳歪曲圣贤之论。
  “你这是……”李青有些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没想到李淳反过来问这位兄弟:“我说错了?”
  见到他这幅表情,李青细细一想,猛然发现这位兄弟说得还真有道理,只不过这道理分外直白,被剥掉了那层用来遮掩真实的修辞外衣罢了。
  “这总结,比愚兄还要精辟啊……”
  旁边,李江有些不开心地说道:“哥,你怎么把张大学士气走了?我还想学习学习王道论呢!”
  “那种迂腐的言论有什么好学的?你越学越笨。要想学真本事,就得去找朝中那些当职的大人,你始终要记住,实践得出的经验与道理,价值远远高过其夸夸其谈,走了,咱们吃饭去。”
  “好吧,去皇宫内用饭?”
  “没办法,哥最近手头紧,要不是今天为了蹭饭,今日我也不会来。”说着,李淳转头望向兄弟李青,他觉得,这位倒不失是一位可以深交的兄弟。
  见此,李青微微一愣,心中倒是有些欣喜,他没想到这位弟弟竟然会邀请他。
  三人结伴离开了课堂。
  “对了,哥,我听说你的字画是不是很值钱?”
  期间,李淳忍不住问道。
  “据说如此……那你说这话的用意是?”
  李青忽然感觉这位弟弟结交自己的目的似乎有些不纯。
  “哦,就是随便问问,我随便问问……”
  李淳浑不在意地打着哈哈,不过心中却寻思着,怎么想办法从这位哥哥手里弄几张字画来,毕竟他这段日子,手头真的很窘迫。
  三人逐渐走远。
  一个时辰后,在皇宫混到了一顿午饭,下午的课程,李淳就没有兴趣参与了,毕竟他的“坑爹”计划可是还未达成呢。
  而在李淳继续坑爹计划的同时,宫学那位张学士已将他今日与李淳的对话拟写成折,托宫内一名小太监送至了勤政殿,他在章折中愤慨地批判世子李淳的奸邪歪论,可是这份章折,却看得大唐天子哈哈大笑。
  “那逆子今日在又干得一件好事!”
  大唐天子李适用调侃的语气叙说着此事,并且将那位张文大学士的章折传递于几位中书大臣手中。
  不得不说,李淳那怪异而新奇的言论,叫中书大臣啼笑皆非。
  良久,中书令感慨道:“虽不中亦不远矣……世子的话虽粗糙,可事实确实如此。”
  “张学士不曾问世子王道与霸道究竟孰好么?”中书令看着这篇章折隐隐有种食髓知味的满足感,恨不得与李淳深入探讨。
  “据说是还未来得及问就气呼呼地离开了。”大太监高铁在旁笑着解释道。
  “那可真是可惜了。”中书令面露遗憾之色。
  听了中书令的话,大唐天子不由深思起来:“几位爱卿以为,王道与霸道究竟孰高孰低?”
  事关大唐的立国根本,几位中书大臣就不好贸然开口了。
  良久,中书令用少有的严肃语气说道:“霸道御国不长,王道御国不存。以王道治国民、以霸道拒外邦,以武治为皮、以文治为骨,此方是万世之朝!”
  大唐天子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清楚,孔孟之道中所谓的王道,根本不适合用于纷争乱世,没有武力、空有仁德,这有什么用?难道孔孟之说可以抵御外邦十万兵卒?
  有的时候,帝道就应当偏向于霸道,就像世子李淳那些看似荒谬的言论。
  对于那些顺从帝王的人,应该给予恩惠、赏赐、祥和,比如国内的百姓、臣子,应当给予他们嘉奖,不至出现民怨;而对于敌对的外邦,就必须交伐并举,竖起强国的威信,这才能在这缤纷乱世立足。
  总结下来就是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便是帝王之道!
  相比之下,那位张大学士在章折频频夸奖的世子李青的言论,就显得偏向于尧舜圣王之道,简单地说就是太过于理想化,并不适合当今的现况。
  “话说,今日怎么有闲情到宫学听课?”
  中书令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大唐天子闻言暗笑,他可是听说了,太子妃不给李淳零花钱。
  这时候大唐天子的心情颇佳。
  他寻思着,李淳这几日应该是没那个胆子再到太子爷哪里去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