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古代名人现代生活手册 / 第十五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子是国学祖宗

第十五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子是国学祖宗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个,阿姨,您误会了,我们两个还没结婚呢。”郑秋秋脸上带着尴尬又不失温和的微笑向面前这阿姨解释道。
  “哦,未婚同居啊。那也要多来看看老人家,老人家的精神可是脆弱着呢!你们常来看看,老人家还能长寿不是。阿姨我啊可是见过不少的例子,有些人只把老人家自己扔在这儿,没过多久啊,老人家就撑不住走了。”这位热心的慈眉善目的中年工作人员似乎动了真感情,说着说着眼角就泛出了泪花。
  郑秋秋下意识地就想要反驳,但张张嘴愣是没想到该怎么说——人家说的本来就没错啊,不管是关于老人家的论调还是关于同居什么的。
  算了,解释什么的最麻烦了,顺其自然好了,郑秋秋此时这么想着。
  在这个人心逐渐不古的社会,遇见一个热情且好心的人是不容易的。所以,尽管这位阿姨很啰嗦,郑秋秋依旧笑脸以对,而且还很附和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完全同意她的说法。
  面对这种啰嗦且没有坏心的热情人士,顺着他们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因为这样你能省去非常非常多的麻烦,这是和自己母上相处二十多年的郑秋秋的经验和教训。
  啰嗦人有啰嗦的好处,最起码郑秋秋在跟着这位好心阿姨大略参观一遍之后,对这个敬老院的历史典故和奇闻异事已经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了。
  总体来说,郑秋秋还是很满意的,敬老院的设施非常齐全,人员配备得也很合理,而且看起来也都非常专业的样子。在这里面生活的老人也不少,住在这里,老子的晚年生活什么的也算得上很圆满了。最重要的,这钱还不用郑秋秋自己掏腰包,一个词形容——Nice。
  俗语有言,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郑秋秋参观看的是这个敬老院的软硬件,而一直跟在后面的老子和包拯则完全就是一副春游的姿态了,闲庭漫步,好不自在。
  郑秋秋从一开始也根本就没指望着这两位,不过出于人道主义,还是问了一下他们:“两位,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
  包拯也很满意:“衣食住行,无一不周全,甚好,甚好。”
  老子倒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妮子,我看这里多是年老体虚之人,这是为啥哩。”
  郑秋秋眼角微抽,好家伙,这都参观半天了,合着您老人家还不知道这是干嘛的呢!算了,作为一个穿越人士,老子已经表现得够出色的了,也不用强求太多。
  “老爷爷,这里是敬老院,是专门用来照顾像您这样的老人家的地方。”郑秋秋解释。
  “敬老院吗?这名字起得好哩,不错不错,住的地方是有了。小妮子,走吧,咱们再找个吃的地方。”
  郑秋秋有点懵,咦,什么住的地方吃的地方,敬老院里面设施这么齐全,怎么可能不管老人的饭食呢?
  “老爷爷,这里提供吃的呢,不用去找了。”郑秋秋再次解释。
  “不不不,这里住即可,吃可是不行。”老子看出了郑秋秋的疑惑,慢悠悠地继续说道:“老夫我啊,吃的可都是束脩。”
  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文言文的郑秋秋对古时的一些词还是能够理解的,束脩,其实就是古代拜师送的拜师礼,在春秋时期一般送的都是腊肉。随着时代的发展,送给老师的就不一定是腊肉了,丝绸、酒肉、瓷器甚至金银什么的都可以,反正,你要拜师就要给老师束脩就对了。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他说的束脩当然指的就是腊肉,也怪不得他一直说吃的就是“束脩”了,而且在老子那个时代吃“束脩”的必须得是老师。所以,老子的话翻译过来的就是:老子我才不要在这里混吃等死呢,我要当老师,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未来!
  搞明白了老子意思的郑秋秋扶额无语,华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六十五,您老人家现在都八十多了,一般二般的公司哪里敢雇您这么个活祖宗啊!不怕被人举报的吗?更重要的是,万一您上班的时候有个三长两短,一般的小公司可能直接就给倒腾破产了啊,要为那些个艰苦创业的年轻人考虑考虑啊喂。
  在考虑到各种现实问题之后,郑秋秋那是苦口婆心地一通苦劝,期间还想拉着包拯一起上,不过我包大人在考虑了三秒之后就果断地加入了老子阵营,认为传道受业解惑才是这位老大人的归宿,在这种地方终老什么的太过埋没了。
  郑秋秋越劝越是觉得自己没理,到了最后,没把老子劝得回心转意,她自己倒先动摇了。
  仔细想想,包拯说的确实很有道理,面前这个虽然穿着普通老汉的标配背心和大裤衩,但他并不是一个普通老汉啊,这位可是名传千古的拥有大智慧的老子啊!就这么穿越过来然后默默无闻地跟着一群敬老院的老头老太太跳广场舞什么的也太过那啥那啥了,说来,做个文化传承者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华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六十五,但华国的法律同样规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让老年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做一把“最美夕阳红”。
  国企央企是不用考虑的,但私企还是可以试试,老子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学宗师,不,应该说他是国学的老祖宗之一,这样的人去当国学讲师应该的没毛病。实在不行,就去教《老子》嘛,郑秋秋就不信了,咋的,跟谁俩呢,老子还教不了《老子》了啊!
  郑秋秋是个做起立行的性子,既然已经决定那就要赶快地去做,所以她在感谢了一通那位热情的中年敬老院工作人员之后,带着包拯和老子就离开了敬老院。
  遍大街的国学馆,我还就不信找不到适合我老子的,此时的郑秋秋自信满满地这样想到。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