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进入了沮县,姜焕直接让辛弃疾统计这一战的收获,获得多少战马,获得多少钱财,获得多少兵戈弓箭,获得多少俘虏。
而姜焕让苏烈一起派人将战报送回南郑,交给太守苏固。同时让苏烈一起巡视俘虏营,让俘虏们只认,将原沮县的平民百姓只认出来,放他们归家。因为黄衍王国两人将整个沮县抓空了,辅兵当中有不少妇女孩子。
在打仗的时候,姜焕根本无法估计这些妇女和孩子,这时候也没有人道主义,他们身在叛军营地当中,就要承受被杀的危险。昨夜一战,有不少老幼妇孺死于非命,姜焕也只能给予那些死去的老幼妇孺的家人一些财物补偿。
俘虏大约两万多人,其中挑选出来大概八千人在沮县就地为民,并且将整个沮县的土地从新丈量之后,分给这些人。
这些土地大多属于无主之物,一些有主的一些也都被叛军抓走,或者杀死了。丈量土地用时三月,期间有不少沮县居民返回,至丈量完毕约有一万三千人,合4000余户。今年田地收成均被姜焕军管,平均分配给沮县百姓。
苏固的命令传来,让姜焕停止追击,并且在沮县留下一部,暂时管理沮县事物,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苏烈也被苏固召回,虽然苏烈在这次战争当中表现优异,但是依然要返回南郑担当主薄。
苏烈接到命令之后,也是郁闷,他很想留下来和姜焕一起操练士卒,他感觉自己更加喜欢带兵打仗。但是族叔的命令又不能不听,只好和姜焕等人依依惜别,约好书信往来。
姜焕对于取得了苏烈的好感非常开心,恨不得将他留下来。但是他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时候的礼法不允许他这样做。现在还没有到达真正的乱世,还是要顾忌一些礼法的。
苏烈刚带着两千余士兵返回南郑,南霁云就来到了沮县。他杀回了两次王国的粮草,然后就和马腾躲猫猫了。后来王国带着残兵和马腾会和,他们灰溜溜的逃回了汉阳郡。
汉阳郡是姜焕和南霁云的老家,他们对汉阳极其熟悉。南霁云在汉阳郡躲避了马腾的几次追捕,才返回沮县。他对于苏固让姜焕停在沮县的命令不是很理解,他认为只要姜焕继续追击,完全可能收服武都郡甚至汉阳郡。
韩遂的地盘在金城郡,李相如的地盘在陇西郡,黄衍的地盘在酒泉郡,王国的地盘是汉阳郡。其中金城郡、陇西郡、汉阳郡挨着,只有酒泉地处偏远。如今王国大败、黄衍战死,韩遂必然会趁机吞并王国和李相如,只要利用好他们之间的间隙,不要说收服武都郡,就是收服汉阳郡都没有问题。
“姜君,汉阳一地乃凉州翘楚,伏羲故地,天水故郡,若能收复汉阳,此功可比天授!”南霁云说道。
南霁云的话已经说出来了汉阳郡的重要性,这里曾经叫天水郡,还是汉人始祖伏羲的出生地。汉武帝时在上邽北城设天水郡,到了东汉才更名为汉阳郡,不过依然有不少人私下叫其天水郡。
姜焕叹了一口气,说道:“南君之言,吾如何不知。只是贼军势大,韩遂拥兵十万,非吾可地也。吾现属汉中,无太守之名,不可跨越州界,如今驻扎沮县,已是幸事,再复用兵汉阳,则属违命。吾不惜项上头颅,但却无人可抗叛军。现如今吾只有囤积粮草,训练士卒,带凉州有变,则可一战而平!”
南霁云也是无法,姜焕现在受制于人,也是身不由己。
不过当辛弃疾统计完收获之后,南霁云的心情好了不少。沮县一战,俘获敌军近三万人,除去沮县本地之人,还有不少武都下辨的人。这些人姜焕可没有打算放了,而是实行军屯。
这个军屯可不是种粮食,沮县的土地就那些,能够开往的地很少。但是沮县周围有不少矿产,其中金银铜铁都有露天矿,可以直接开采。
除了矿产还有森林,盛产桑、漆、油桐、青冈、棕榈。桑树养蚕,漆树熬漆,油桐照明,青冈断雨,棕榈拢绳,这些树木都非常有用途。
沮县还盛产药材,天麻、杜仲、猪苓、当归、黄连、党参等药材都在附近的山上可找到。
同时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襟喉”“锁钥”之誉。从雍凉入蜀,大多从这里行走,因为可以避开汉中的栈道,可以大规模行军。可以说只要扼住了这里,就可以扼住叛军入蜀的道路,不管要进入汉中还是进入阴平道都需要从这里经过。
沮县一战,获战马七千匹,姜焕将大部分都交给南霁云,并且拨给三千人,让他训练一支骑兵。南霁云得到战马之后,高兴的带着手下每天都驰骋在马上。
其余财物合五铢钱上千万,要是将这些拿到洛阳,都可以买到两三个凉州刺史了。要知道凉州刺史在当今皇上那里明码标价才不过四百万钱,而且还可以讨价还价的。
甲两千余套,弓箭五千余张,长矛一万六千余支,环首刀三千余把,箭矢三万余簇,车辆一千三百余辆,驽马三千余匹,粮食五千余石,草料六百余车,牛四百余头,羊两千余只。
丈量完土地之后,朝廷的任命也到了姜焕手中,姜焕正式成为了沔阳令,兼领都尉。半月之后,又兼领沮县令,升任讨贼校尉。此时,姜焕才正式成为恶劣汉末举足轻重的一个高级军官,隐隐有何苏固平起平坐的趋势。
姜焕命辛弃疾为沮县主薄,管理沮县一切政务。南霁云为沮县都尉,统领七千人马,防范凉州叛军。成英公为沔阳主薄,打理勉县政务。杨昂为沔阳县尉,负责整顿沔阳军务。他本人依然坐镇阳平关,招八千士卒,进行操练。
辛弃疾主政沮县,完全得心应手,他的爱民一面很快就传遍周围郡县,有不少人慕名到辛弃疾的治下生活。加上沮县矿产产出,很快姜焕就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从汉中、蜀中购得粮食,供应近两万军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