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倾不往昔何以见 / 南下之路

南下之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往长沙之事,一拖再拖,转眼已经到了七月。南方的夏季今年格外燥热,北方似乎又有了动静,使得郭永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就…
  照容一言不发,而郭奉孝正扇着扇子,心平气和的闭目养神之中。
  不错,此次长沙之行,成了她们二人。更过分的是,为了她们的安全着想,他们伪装成兄妹,乘一车同去。
  “过去这山林,就有驿站,照容再忍耐些”郭表说道。
  此路为了他们的安全,郭永特派郭表和一位佰夫长替他们守卫,随行一队官兵。
  路漫漫,她早已没了耐性,更何况,她身边有一个非常讨厌的人。
  或许她就不该去。
  她不止一遍这样想。
  路上已过了两曰,她都未与郭奉孝聊过只言片语,他也十分自觉,不惊扰她的任何事,如同一个人形雕像一般。
  但未免过于无聊,她又一次在车上睡去,只是这次格外的昏沉。
  梦中,她回去了现代,站到了家门口,开门的是她的老爸,二人热泪盈眶,心中千万的话语一时说不出。
  她进入了本认为不是家的家,一切的一切还如她离开时一摸一样,那种不孝与亲情,使她泣不成声。
  这时她醒来了,才发现已入夜,而她正抱着郭奉孝的一只胳膊,哭成了泪人。
  “睡够了?”郭奉孝揉揉惺忪睡眼,浅浅笑问。
  “如今是何时辰?”
  比起郭奉孝的笑意,照容冷如冰人。
  “戌时”
  “抱歉”
  虽表示歉意,但她的表情彻底出卖了她。
  那张毫无悔意的小脸,似觉得一起都是理所应当。
  连她本人都言不出为何如此。
  老实说,她十分纠结,一面对他十分提防,一面又十分敬仰他的学识修养。那日七日限期一到,他用十分巧妙的方式帮郭昱证明了自己,使那位先生避世而居不问世事,这让她更有些英雄惜英雄感觉。
  只是,梁子已经结下,她该如何开口。
  何况,此人本就是当郭家是个跳板,此次南下,或许就去投靠孙家了吧。
  想着,她都没有发觉,自己流露出的失落感。
  长沙这个名字,早在春秋战国时候的楚国就有了,毕竟有长沙历史上第一个名人屈原在那。虽然屈原不是长沙人,但是他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在长沙留下的。
  屈原被贬长沙的时候,还在关心国家,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的《离骚》《九歌》《渔父》这些流传千古的作品。后来屈原自投汨罗江,汨罗江就从长沙边流过。
  秦统一六国后,设立了长沙郡。西汉时,撤郡改名长沙国。
  长沙国的国都,名叫临湘,这个临湘并不是现代的临湘县,而是一个古称。
  西汉时的长沙国时代,也有一位对长沙有很大影响的人物,贾谊。
  贾谊也不是长沙人,他也是被贬到长沙。贾谊路过湘江时,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贾谊关心时政,被贬长沙后,影响了很多长沙的知识分子,故而,现代也称长沙为“屈贾之乡”。
  从东汉开始,长沙国被废,又成了长沙郡,治所还是在古临湘,只不过这一代人还念念不忘西汉的繁荣,私底下一直沿用长沙国这个名称。
  坐于轿中,嘈杂声不绝于耳……
  “骄外何事?”
  那双小手不自觉的想掀起骄帘一角,却在空中被人握住。
  …
  空气静止了一般,照容看着握在一起的手,心里想着:曰了狗了!
  “啊,郭某失礼”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他收了手,照容也没了那个兴致掀起骄帘。
  吱………!!!
  一声惨绝的牲口叫声响彻山林,她身体打了一哆嗦,紧随其后的是细细杂杂更多的惨叫和奔走声。
  “你们在杀谁?”
  照容问
  暗夜中,她看不到郭嘉的表情,只觉得他那炙热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她。
  “白罴,我们被白罴进攻了。”郭嘉又似平淡的说。
  照容不在多问,一改一探究竟,等待着骄外再次恢复平静。
  在这富庶之地,白罴的数量本就比他地多不只是一星半点,危险性必是有的,却远远比不上一队设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
  不一会儿,郭表用佩剑掀开了骄帘,迎着月光,看清了彼此的面庞。“照容醒了?许是太过吵闹?”
  “堂兄不必介怀,可有人受伤?”她上下打量一下郭表,除了衣袖有星星血迹,其他与平常无异。
  “无人受伤,待清理道路,片刻启程。”郭表笑说,接着放下骄帘,不再打搅。
  马车慢慢行驶起来,帘微动,隐隐约约的月光时现时无。
  或许是过于无聊,也或许是坑洼不平的道路让她想说些什么,她看向郭嘉。
  那微闭的双眸有股魔力,使她不想离开视线,月光照耀下,轮廓分明,似乎那张平淡无奇的脸也变得英俊潇洒起来。以往中那一个个笑脸再次浮现脑海。
  别说,他笑的格外的甜而无害。活脱脱一个心智未熟的少年。
  那一刻她好像发觉以往未曾仔仔细细的看过郭嘉,很多时候更多的是不屑与惧怕。
  “月色清风几时起,嫣然百花无颜色…”
  她自楠楠道。
  应对着这夜色与时隐时现的清风,除了黑暗让她无法适应之外,这种闲暇于林间的快感,让她留恋。
  “诗是好诗,只是照容的目光是否太过灼热?!”
  做贼心虚,她慌张端正了坐姿。
  “噗,哈哈哈”郭嘉笑到,眼眸看向她全是宠溺。
  “你果真与平常孩童有异,难怪孙家会不惜代价与郭家提亲。若是我…”他话锋一转“罢了”
  “先生似乎对照容的事很感兴趣?”
  “你我彼此彼此…”他托腮。似乎是说彼此了解一样。
  “照容很想知道,孙家在先生眼里,是怎样的存在!”
  郭嘉没有立刻回答,暗淡的月光看不清他的面色,是思索的?纠结的?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无奇。
  “搞清楚一件事情有何重要?只是徒增烦恼不是么?”他说到,似乎在说她那打破砂锅问到底让他很烦躁。
  “你喜欢孙权,人人称赞天作之合,对于郭家来说,孙家自然是好的,尽管孙坚骁勇,与郭家一直坚持的退让有悖,却不失是个战乱中可以依靠的臂膀,我说的可对?”
  “照容一直担心的,无非是一朝孙家获罪,而当其冲的便是郭家的没落,纠结反复,反复揣摩,最终到了这样的境地!”
  “这样的境地有何不可?”她紧张的问道。
  郭嘉不愧是名谋,自打她误打误撞碰见了孙家两兄弟,她的思绪就乱了,她总是跟自己说要冷静分析,莫作无用之功,但她还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杂,如此纠结的境地。
  没错,她也觉得如此长久下去,只会麻烦越来越多,可她本就是乱中下棋,又怎会重新缕顺。
  “你可想过,孙家在意的,只是一个照容,而非郭家整个家族。”
  “我?”
  “或许之前是依仗郭家在南郡的势力,想尽早的站稳脚跟,那之后呢?郭家只会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变成孙家可以随时用来挡剑的护盾。”他说。“那时的照容又当何去何从?是随了夫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送死?还是与郭家共赴黄泉?”
  “为什么两路都是死!”她有些急了,郭家尽管不如大族那般,但在这南郡,岂是说动就能动的。
  “照容觉得呢?一个一直想着避世隐居的家族,一个儿孙才能平平无奇的家族!如何翻身?如何不会拖累别人。若没了郭大当家及老家主的打拼,你们此时又在何处?”
  拖累
  是了,郭家的存在对于任何强族。来说都是拖累。
  对于这点,她不想承认都是良心不安的。
  郭家的强盛,本就源于曾祖父那一辈的打拼,到了祖父这辈也算继承了部分先辈的勇与谋,或许南郡的平静让郭家享于安乐,以至于没有了乱世该有的杀伐之气。
  后辈平庸也确是一个致命点,袁家四世三公,杨家官居高位,包括之后的曹家孙家,哪一个不是敢于浴血奋战,九死一生。
  “是我错了么?”她以为的平安,是避世隐居,她认为的安全,是找一个靠山,而这些,只是她害怕的借口么?
  郭奉孝第一次觉得被打败了,那委屈的表情他不愿再次看到。
  那只温柔的大手拂过照容的头顶,“你只是个孩子,保护郭家日后就由我来承担吧。”
  “…”她一时无言。
  “我知道你的顾虑,我郭奉孝寻求良久,却比不上这些时日的安逸逍遥。”
  “此言何意?”
  她是真的不明白了,懵懵懂懂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说。
  郭奉孝先是一愣,那只手慌张的收了回来,强装淡然。
  “郭先生,照容,我们到了!”
  郭表适时的救了郭奉孝,而郭奉孝逃命似的走出了轿子,搞得郭表一脸茫然。
  “照容又和郭先生争论了?”
  她摊摊手,也搞不明白。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