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南帝通史 / 第一章 青山

第一章 青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夜色已深,大雨滂沱。
  一辆疾行的马车在雨中飞快的奔驰着,马车前方是一位身着青铜铠甲的青年男子,男子双手紧紧的握住御马的缰绳,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过头望去,在那远处漆黑一片的地平线上,六道黑影渐渐的逼近过来。
  青年男子有些无奈,毕竟那是同为千牛卫的六大都统,个个实力武功高强,而自己不过是一个新进的千牛卫队员而已。
  中元大陆上,有两个军伍是不能得罪的,其中一个就是中元大陆南方的南唐天朝国主直属军队-千牛卫。千牛卫的每一位队员,都是精挑细选的忠肝义胆的将士,共计一千八百余人,每一个都可以以一当十。千牛卫由下至上分为四个等级,最低等的千牛卫士兵,上一层为千牛卫郎将,再上一层为千牛卫都统,最高级的只有三人,被称为千牛三将。
  后面追来的六个人,皆是千牛卫都统,也就是千牛卫第二等级的高手,实力不会低于六品洗髓境。
  中元大陆,武风昌盛,在几百年前,那一代最杰出的几位江湖宗师将武学划分明细,分成九个境界:一品易筋境,二品锻骨境,三品炼皮境,四品淬血境,五品伐脏境,六品洗髓境,七品内息境,八品罡气境,和传说中极少有人能够达至的九品胎息境。
  每一品都有相应的修炼内容,和标准。前三境被称为外炼,意指强化身体素质,中三境被称为内炼,意指坚实血液内脏,后三境被称为意炼,则需要通过不断地感悟武道精髓,才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后面追来的六个都统,都是六品以上的强者,早已将自身练成了铜皮铁骨牛的筋,金血罡脏仙人髓的强大境界。
  虽然如此,青年仍咬了咬牙,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伸手从旁边抓来一杆战戟。战戟通体黑幽,泛着乌黑的戟芒,这戟是入选千牛卫时,根据每个人考校的成绩从而发放的武器。自己拥有的这杆战戟,是当初自己拼劲全力,杀入千牛卫新人四强方才被国主赏赐下来的至宝,是由南唐铸器大师汪文远利用西洲特产的黑石神铁铸造而成。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神兵利器。
  青年反手一拍马匹,纵身一跃而下,骏马一声嘶鸣,接着,马车借着大雨和夜色的掩饰呼啸而过,这是大概就是身为臣子最后一战的命运吧!
  ……
  片刻之后,马蹄声由远及近,似乎已经不到百丈的距离了,青年双手握戟,大喝道:“战”,“战”,“战”!
  战戟如同蛟龙一般顺势而出,一股磅礴的气势自青年的身体向周围扩散开来。
  与此同时,六道身影中的一位,当即腾身而起,马匹依旧向前冲刺着,那人却手中多了一柄泛着红光的长剑,剑势由上而下,仿佛红色的闪电一般,划过天际,青年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刚刚达到四品淬血境的混小子罢了,怎么可能会是都统大人的对手,即便是相同的境界,从战斗经验,武道意志,身体素质等出发,自己也绝无任何获胜的可能。
  心中虽然闪过这样的想法,但也转瞬即逝。双手高举战戟,迎着红色的光芒迎去。
  闭着眼,青年等了许久过后,微微的睁开双眼。眼前是倒映着自己面庞的剑刃,那一剑停在了自己的面前,距里自己的眉毛似乎只有一尺的距离,却又让人感到好像不可触及一般。
  “你很不错!”面前是一位中年男人,青年认得他,二十二位千牛卫都统排位第二的霍天行。
  听完这句话后,青年便摔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识。
  霍天行,曾经是一位江湖上的剑客,北荒草原霍家庄的三少爷,不知是何原因,离开了北方的荒原,一路南下。经过了临近北荒草原的大宋天朝,在那里他的剑名誉天下,被誉为上京城四大青年剑客之一,那时候,他的剑锋利无比。后来,他骑马来到江淮河畔,感受大浪涛然,练成了碧海禅心剑,剑道造诣日益增强,六品洗髓境界,却可以将七品内息境高手压制着打。两年后,他来到京都,挑战各路闻名遐迩的青年强者,诸如青年才俊榜上的灵仙子黄灵,天冥神爪杨鞥,飞天神将宇文裁,落叶书生张君涛等,一路将青年才俊榜上的所有人击败,摘得桂冠。
  这之后,霍天行便突兀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说他归隐了,也有人说他树敌太多,被老一辈的宗师击败,还有人说他继续南下,去了南唐之南,大海的另一边。
  霍天行在这里,就代表着那些都是杜撰出来的谣言罢了。
  周围其他五个身影从黑暗处走了出来,步子很轻。
  霍天行将手中的剑缓缓的插回剑鞘里,沉声道:“任何人都不得将此次的任务行动透露出去,违令者…杀无赦…!”
  ……
  天柞三年,中元大陆发生了四件震撼大陆的消息:第一件事是南唐国主璟帝,于年初时分,毫无征兆的突然立下诏书,册立大皇子李弘冀为太子,入主东宫,可参与朝政,同时封其为兵部侍郎,即可前往北方边塞任命平北中郎将。第二件事是中元大陆北部的大宋天朝的太祖皇帝遭遇刺客袭击,于天柞三年三月升天,其后经过了短暂的内乱后,太祖皇帝第四子赵拓登基为帝,称宋皇。第三件事是北荒草原霍家二当家-霍无桐,年岁三十有四,成就武道九品胎息境,成为了宗师级高手名列天下宗师榜第十二位。第四件事是向来不与世俗相接触的西洲神庙,竟然有高僧远渡重洋,跨过万里海域,来到中元大陆,传播神庙思想,虽然被中元大陆两大天朝合力镇压,但依旧呈现日益发展扩大的事态。
  这四件大事,被后世史官记录在案,并且传称此四件大事为改变整个中元大陆格局的序章的伊始!
  ……
  一座魏峨的青山脚下,一辆马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马匹似乎很累,不断地喘着粗气。
  车帘被打开,一个稚嫩的少年从中探出脑袋,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便走了出来。
  那是一个大概七八岁左右的孩童,皮肤白皙,比那些沾粉黛墨的女人还要水嫩似得。精致的五官,似是少女,然而,喉咙处的凸起,无不证实他是一个少年儿郎。少年身着一身白色锦缎华绸,胸前佩戴着一枚微微泛着青色光芒的玉佩,玉佩上雕刻了一只展翅昂头的凤凰。
  少年皱了皱眉,那模样很是呆萌的样子,片刻,轻声说道:“出来吧”。
  见是无人答话,又道:“大哥命令你们追捕我,父皇却没有阻止…千牛卫是直属父皇的军队,我可不相信你们真的是来追捕我献给大哥的”。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少年依旧等待着什么,双眸中透着深邃。前方渐渐的出现了六个人的身影,不…准确说来,是七个,因为有一个被最左边的高大的身影扛在了肩上。
  霍天行静静地与眼前的少年对视着,虽然表面上表现的很是平静,但在其内心深处,却是一股震撼,“好惊人的平静,这绝对不是装出来的。无论是其胆色、魄力、智慧,亦或是其他什么,总之,眼前的少年给自己带来的无形的压迫感,在记忆中,绝对近乎于那个摄服了自己内心的帝王”
  一夜的追捕,大雨早就停了,黎明的日光渐隐渐现,青山还是那做青山,只是在更好的地方,天空划过一只雏鹰,脆亮的鸣叫响彻山间。
  霍天行与其他五人,俯身抱拳,朗声说道:“国主下令,六皇子李从嘉年满八岁,可入国子监学习些书文词画。”
  少年喃喃道:“另类的放逐吗?果然…”白色中透着粉嫩的小手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扣入手心中,鲜血的红与皮肤的白,这是恨与爱的交织。
  南唐天朝六皇子李从嘉,在南唐百姓眼中,这是一个不问世事的皇子,不像大皇子李弘冀那般争强好胜,不像二皇子李成杜那样寻花问柳,不像三皇子李林逸那样满腹经纶,不像四皇子李隆纨那样不学无术,不像五皇子李从浩那样乐善好施,不像七皇子李从善那样刻苦辛劳。
  排除年龄的问题,似乎人们只知道南唐有七位皇子,至于具体的六皇子的名字是百姓们知道的以外,其他关于六皇子李从嘉的消息,竟然毫无一丝。
  只有皇室成员以及一些少数人知晓,六皇子李从嘉,年仅三岁,便通读史书,五岁能与内阁学士相争辩,七岁之时更是写出了一篇名为富国论的大篇章。
  这篇文章,是六皇子李从嘉根据中元大陆的格局和历史兴替以及王朝贵族的人物性格,而谈论自己对于南唐天朝未来如何争霸中元大陆,成就不朽王朝的见解。
  本来,这篇文章只是被南唐国主璟帝拿来欣赏其字迹浑厚饱满的,但经过细细品读其内容后,好似一个庞大的兴国计划摆在自己眼前。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宫廷亦是如此,年初时分,璟帝册封大皇子李弘冀入主东宫,将其安排到北方边塞,就是为了制衡李弘冀的权力与地位,将其地位升至国主之下第一人的同时,调配边疆,削弱影响力。
  然而,不到一年,还是让太子李弘冀触摸到一些消息。这些消息令得李弘冀不顾一些的想要铲除六皇子李从嘉,甚至是不惜私自调用璟帝的直属军队千牛卫。
  青山处,微风拂过,青草,百花,以及两道浅浅的车辙,诉说着发生的事情。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