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知为什么,看着两条绳子围成的小径,柴缘想到了一种风俗。在柴缘的家乡,家里死人了,出殡那天,死者的晚辈需要为死者搭一座通往阴间的桥,称之为“搭桥”。据说死者死后便不属于阳间,在阳间会受到伤害,而棺椁准备下葬之时,死者的灵魂害怕外界,不敢离开守灵的房间,而死者晚辈因为血脉的关系,可以作为一个过渡引导死者灵魂进入墓地。
搭桥时,两条白布裹成的长长的绳子形成一条路,前方一个人放着烟花爆竹引路,后面是一些民间艺人打扮成黑白无常、张果老等蹦蹦跳跳,引领死者,之后是一些杂艺曲目,有舞狮的,有跳舞的,也有踩高跷的。再之后,一个人抱着死者的遗像在前引棺,死者的晚辈跪在地上,棺木由人抬着从晚辈身上过,棺木后方的晚辈再轮替到前面,不断搭桥。
沿途,百姓可在绳子外观看,还有人不断撒着纸钱。等快到墓地,抬棺的人停下,跪着的晚辈起身,绕棺木三圈,称之为“绕棺”,之后不再有人跟随,抬棺的人快速抬着棺木奔向墓地下葬。
眼下的场景实在是跟搭桥太像,让柴缘没法不联想。
不再多想,柴缘咬着牙踏上了小径。一踏上小径,耳中就有唢呐、鼓声等乐器的声音传来,还隐约听到了哭丧之声,似活着的人在哭诉死者为何不遵守约定,为何先行离去;似在哭诉死者没良心,自己逍遥而去,把尘世的重担交给自己;似在哭诉自己孤苦伶仃,没了死者,从此更是举步维艰……
柴缘的脊背发凉,感觉根根汗毛竖起,恐惧的情绪充斥着身体每一个细胞,柴缘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着走着,耳中传来的声音有了变化。鼓锣声震天,爆竹声响彻天际,不时有欢声笑语,一派喜庆气象。隐隐约约还有声音传来: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柴缘感觉自己的心情莫名得高兴,自己正在拜堂成亲,前面坐着自己的父母,对面是一身红衣的新娘,盖着红盖头。柴缘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新娘温柔贤惠,是远近闻名的理想婚娶对象。随着一声“抱入洞房”的声音,柴缘抱起新娘走向婚房,只是柴缘隐约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是什么。
婚房中,柴缘满怀期待地掀开红盖头,本以为看到的是一张绝世容颜,可是定睛一看,是一张骷髅脸,惨然的白色甚是晃眼。柴缘吓得向后一倒,跌坐在地上。
柴缘再一看,自己还是在小径上,自己前方是一具骷髅,而自己正抱着骷髅,正准备亲下去。柴缘快速推开骷髅,转过身干呕起来。柴缘回头一看,自己走了不到五十米,而自己印象中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看来这条小径会让人陷入幻境,还好自己最后关头醒了过来。
理了理头绪,柴缘再次向着远方进发。
随着走动,柴缘感觉到超高分贝的声音灌入自己的耳道,鼓膜撕裂般疼痛,头晕目眩,头痛欲裂。柴缘感觉眼前的景象在旋转,走路已然不稳,摇摇晃晃,比醉酒的壮汉还厉害。柴缘只感到一只小虫子在自己的脑海里钻来钻去,永不停歇。
柴缘抱着头晃来晃去,用拳头不断砸着自己的脑袋,但还是无法缓解剧痛。内心里好似有个声音在对自己说:“割了耳朵!割了耳朵!割了它就好了,就再也听不到恼人的声音了……”
“啊……”剧烈的喊叫也无法让柴缘冷静,柴缘感觉快要控制不住自己。柴缘走向小径边,那儿有一个树桩,年轮密密麻麻,树桩上插着一把匕首,树桩上还有几只干枯的耳朵。
内心的诱惑再也抵御不住,柴缘弯下身子将头搭在树桩上,拔起树桩上的匕首,就要对着自己的耳朵切下。这时柴缘耳朵中传来了儿童的欢笑声,大约四五个小孩蹦蹦跳跳,唱着童谣由远而近。
“你们快看啊,这儿有个人。”一个糯糯的童声传来。
“他在做什么呀?”
“他好像要割下自己的耳朵。”
“那怎么办?”
稍大的一个孩童说道:“我们拉开他吧!”说着几个孩童合力把柴缘拉开。
稍大的孩童四处搜索柴缘身上,找到了小布袋,将骨灰涂在柴缘耳垂背面。霎时,柴缘感觉到一股清凉从耳朵传向脑海,各种纷繁复杂的声音消失了,各种幻象也消失了,各种负面情绪、欲望也都消失不见。
入眼处,是几个孩童充满童稚的脸蛋,满是好奇地看着自己。
柴缘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蛋问道:“怎么了?我脸上有花?”
似是才想到自己在哪,柴缘不待几个孩童回答又问道:“这是哪里?小朋友,你们父母呢?在哪里?”
稍大的孩童代表几个小孩回答道:“你晕倒在路边,我们没有父母。你跟我们走吧,奶奶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一切的。”
说完几个孩童就向着远方跑去,柴缘快速跟着他们。
小径并不长,不到几分钟的工夫,柴缘就看到了小径末端有几间小屋子,茅草搭成,很是简陋。茅草屋地处沼泽之中,周围可以看到水洼,不时有小动物跑过;茅草屋地处略高的地势处,三三两两地分布,屋子旁边有用篱笆围成的小花圃,种着不知名的花草;几间茅草屋的中间,是一个干草堆,尖尖的,高高的,像是一个风向标。
待走到近处,柴缘看到一个老妇人正在喂食鸡鸭,手中的小麦撒向地上,鸡鸭伸着长长的脖子。老妇人一身普通的农家妇女打扮,朴素淡雅的服饰,腰间系着一块巾,头上一块头巾把丝丝银发收了起来。
看到老妇人,几个孩童奔向老妇,嘴上叫着“奶奶”,很是亲热。年龄最大的孩童稍显稳重,对着老妪说道:“奶奶,我们在小路上发现了一个人,喏,在那!”
柴缘对着老妪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