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易越干越轻松,基本上能撵着拉丝机干了,只要换筒灯一亮,赵易就立刻能看到,接着来到拉丝机前等待卸筒。
又是一轮换筒,赵易刚站在机位前,此时处在背板的推丝杆往外开始推,同时机头顺时针旋转。
就在这时,一个怪异的情况出现了。
正常情况下,槽筒后撤,丝束离开导纱嘴,推丝杆推出,将丝束推到机头的位置,但意外情况就在此时出现了,推丝杆向外推,来到丝束的位置,然后“略过”了丝束,来到了机头。
赵易并没有仔细看,因为平时换筒都是机器自动换的,不需要操心,结果出现这情况,赵易的第一反应是反常。
推丝杆明明已经出来了,但丝束却不在推丝杆上,就感觉像是出现了错误一样。
赵易下意识的以为是飞丝了?
不是没有这种情况,之间是有过的,在换筒时候引丝工故意掐断丝束,当成换筒飞丝。
这样不仅可以让卷取少卸筒,还能将情况归类为意外,避免停机考核。
但下一秒,赵易就察觉出不对劲了,因为丝束并没有断裂,还在往纱团上缠绕。
赵易立刻定睛一看,确定丝束没有断。
疑惑充盈心头,赵易有点懵逼。
这是什么情况?这情况赵易也是第一次遇到,不知道该怎么办。
此时,换筒完毕,丝束因为没有被推出来而直接和纸筒接触摩擦,槽筒下落,碰到梭子的一瞬间,丝束剧烈摇晃,一团火红的玻璃液从上方飞速的掉落下来,砸在机头上,摔得粉碎,然后溅射出去。
赵易急忙后退几步,躲的远远的。
一切发生的太快,赵易还没反应过来。
推丝杆回退到原来位置。
赵易困惑的打量机位,然后猛地发现,原本工字型的推丝杆上,不知何时下面的一横消失了。
上面的引丝工敲隔板询问情况,赵易急忙将李童找了过来。
“机修机修。”李童看了一眼确定了问题,拿出对讲机呼叫机修,把问题描述了一遍,然后看向赵易,让赵易先上车。
赵易一愣,心想这怎么上,推丝杆都没有了。
按启动的时候,推丝杆会弹出挡住丝束,但现在少了一段,一旦上车丝束就会跑进去。
“那咋上?”赵易问道。
“上就行了。”李童催促。
按照正常上车步骤,赵易拉着丝束,李童戴上手套来到赵易身边。
听到敲击隔板,赵易立刻按下启动,推丝杆弹出,双手交替往机头上面缠,刚缠上去,李童就用右手勾住丝束,防止丝束乱跑。
随着机头转的越来越快,推丝杆回退,李童拽着丝束在机头上来回平移,模仿梭子的移动,直到梭子卡住丝束才松手。
“你看,这不就上去了。”李童说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赵易震大惊,没想到还有这种办法。
又是增长经验的一天。
十分钟后,机位开始换筒,李童戴着手套来到机位前。
赵易也走过来,想要看看没有推丝杆如何换筒。
换筒灯闪的越来越快,直到变成象征着满筒的黄灯,机头调换位置。
李童上半身深入机位里面,戴手套的右手放在丝束移动位置的后面,推丝杆此时弹出,李童立刻用手勾住丝束,将其拽出。
到达机头的刀片位置,换筒完成,李童顺势往机头上一碰,原本没有断开的丝束立刻断开,缠到机头上,然后如法炮制,和刚才上车时一样,来回移动。
这样,用手代替推丝杆换筒就算完成了。
不多时,机修来到,确定了问题,原来是螺丝松动,推丝杆掉了。
停机换推丝杆,然后上车,机修直接离开,不多待一分钟。
但李童却没有离开,在等着换筒。
赵易有点好奇,不是都已经完事了吗?
很快赵易知道了答案。
换筒时,推丝杆明明已经推了出来,丝束也到了机头位置,但是不断。
机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涨块,负责卡住纸筒,另一部分在外面,是缠开刀丝的位置,上面有螺纹,内侧还有三个铁片,俗称刀片,是专门用来勾住并割断丝束的。
但此时,丝束在螺纹上,距离刀片还有一小段距离。
因为碰不到刀片,所以丝束不断。
李童眼疾手快,直接用手往里一推,把丝束推到了刀片上,这才断开。
赵易在旁边看的诧异。
“一会换筒你看着点机位,要是丝束不断,你就往里推一点。”李童说道。
赵易有点懵,“啊”了一声,他哪会这个呀。
“啊什么啊,考验你技术的时候到了,手换筒有些老工都不会,你要是学会了就能教他们了。”李童诱惑道。
接着,李童给赵易讲了讲换筒的原理,以及如何手换筒,然后站在边上等下一次换筒。
手换筒的技巧其实就是往里一推。
但怎么推是一个问题,力道多大、距离多远、速度快慢、什么时候推都是需要技巧的。
而这技巧需要卷取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
首先,力道不用太大,因为会将丝束推离刀片,即便缠上去也会被推断,力道太小会导致丝束缠一半留下一半,这时剩下的部分会直接脱离机头,因此力道需要适中,一旦确定丝束断开就停止。
距离则视情况而定,有的丝束距离刀片很远,就要往里多推一点,有的距离很近,稍微一碰,就缠上去,这就要看现场情况,随机应变。
速度是重中之重,有时候明明已经推进去了,丝束也断开了,但就是缠不上去,
有时候怎么推,丝束都断不开。
这需要卷取工仔细寻找原因,可能刀片被开刀丝遮挡,需要清理掉;也可能是刀片贴近机头,丝束挂不住,需要将刀片往外掰;或者刀片老旧,需要更换。
推的时间好说,换筒之后,机头已经静止,然后就可以往里面推了,毕竟比较稳定,难度不大,而且开刀丝也不多,方便卸筒,有时候推太早,开刀丝缠的太多,会从机头上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