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青云玻纤厂是当地一家从事玻纤生产和深度加工的国有企业,最近因为扩建的原因要招收一批应届生,于是刚刚毕业的赵易报名了。
先是得到通知,表示通过报名,然后去到指定医院进行免费体检,如今体检过了,来到公司进行考试和面试。
此时公司门口前,聚集着一群人,这些都是来考试的年轻男生,没有女生。
赵易习惯性的点烟抽了起来,这时旁边男生搭话:“哥们,借个火呗。”
赵易打量对方一眼,是个瘦瘦高高的男人,鼻梁上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样子。
这哥们点烟之后上下打量赵易:“哥们,啥学历啊?”
赵易回答是专科,然后反问对方,对方说是本科。
赵易多少带着诧异:“本科来工厂上班?屈才了。”
“没办法,这是正式工。”
对方叫钱多多,一边抽烟一边说道:“现在就业环境不好,只能求稳。还有什么比正式工稳定的。”
赵易点点头,表示认可,他之所以会来这里,也是同样的原因。
赵易心中有些踌躇,想着连本科生都进厂打工了,自己这个专科真的能被选上吗?
两人交流了几句,赵易发现钱多多对玻纤挺了解的,于是好奇问道:“这玻纤是干什么的?”
说实话,赵易对玻纤行业一点也不了解,印象中连相关的新闻都没看到过。
钱多多回答:“玻璃纤维,简称玻纤,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单丝直径在三到二十微米之间,比头发丝还细,由上千根细丝组成。这种东西是用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等矿石打磨成粉,经过高温熔制成液态,然后经过拉丝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优点是绝缘性好,耐高温,抗腐蚀,抗拉扯。”
“这东西应用广泛,国内外需求量非常大,是金属的替代材料和其他材料的增强材料,在很多行业都有应用,其中主要集中在电子、交通和建筑三个领域。”
“按照玻璃中的含碱量可以分为无碱、中碱和高碱三种。”
“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做坩埚拉丝,基本只有中小厂子使用,一种叫池窑拉丝,咱这厂子就属于这种,投资大回本慢,属于重资产,全球90%的产量来自池窑生产。”
赵易对钱多多刮目相看,没想到对方知道的还挺多,结果钱多多嘿嘿一笑,表示都是从百度查的。
此时一人从厂子里面走出来,和门岗沟通几句,然后门岗开始组织面试的人,让面试者十人一组,排队进入。
刚一进入面试的楼内,赵易就看到眼前一个中年妇女走过,那女人一头烫发,短发波浪卷,手里拎着大红色的暖水壶,穿着黑色喇叭裤,踩着小高跟鞋,是一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尚打扮。
女人来到一处房门前敲敲门,然后问道要加水吗?里面传来男人的声音,回答说不用,然后女人又敲响对面的房门,继续询问是否要加水。
“这么复古啊!”钱多多忍不住说道。
“确实。”赵易点头表示认同。
考试分为两场,上午答卷下午面试。
来到考场,赵易随便找个位置坐下,然后等待许久,终于所有考生都到齐了,一位人事部的女人姗姗来迟,她先是自我介绍一番,然后告知考试的规则,大致意思就是不要空卷,不会也要填满。
赵易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小声问钱多多:“你知道考题吗?”
钱多多瞥了赵易一眼:“我怎么知道,不过按照我以前面试其他工作的经验来看,应该不难,一般都是只考用得上的知识。”
“我听说,这卷子的题目不是厂子出的。”此时,坐在赵易后面的一个男生突然说道。
“那是谁出的?”赵易和钱多多同时问道。
女人看向三人的方向,有些生气,想要找到小声说话的两人,三人面无表情,糊弄过去。
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但声音不大,坐在中间位置的赵易是一点也听不清,无奈选择发呆。
他坐在考试场的中间位置都听不清女人在说什么,坐在后面的考试者就更加听不清了。
赵易有些无所谓,知道钱多多是本科生,他就对这次考试不抱希望了,毕竟本科都来了,他一个不学无术的专科生还能通过吗?
他已经决定,回去之后找下一份工作了。
女人终于说完,然后开始发卷,进行考试。
考试时间两小时,一个小时之后可以提前交卷。
赵易拿到卷子一看,发现题目挺多种多样的,有选择,有对错,有问答,再仔细一看,赵易当场懵逼。
“这题目什么鬼。”
赵易随便看了一题,发现自己不会,然后又看了一题发现还是不会。
赵易忍不住吐槽,他觉得考试应该不会太难,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太低估这场考试了。这些题大部分都是和化学有关的题目,别说他一个专科生,就是本科生和研究生来了,专业不对口也得零分。
“这可咋办?”
赵易看了看周围的考生,又看了看钱多多,发现他们都皱着眉头,一副便秘的样子,赵易心里舒服了很多。
“都不会,就等于都会。”
赵易想到女人说的不要空卷,于是灵光一现,开始填写答案。
“完事,收工。”
一个小时以后,赵易跟着大部队一起交卷离开,上午的考试就算是过了,中午简单的吃个饭,下午开始面试。
面试也很简单,几个负责面试的领导坐在一起,问你几个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来厂子上班,赵易表示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就算是面试完了。
出了考场,赵易就看到不远处的钱多多脸色不正常,于是上前问道:“咋样?”
“感觉悬了。”钱多多苦笑道:“你呢?”
“你都悬了,我还能过?”赵易一脸轻松,并不在意这次考试:“过几天找其他工作呗。”
钱多多摇摇头:“你估计是过了。”
赵易疑惑的看着他,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两人交换了手机号,各回各家,刚到家赵易就接到厂子打来的电话,通知他考试通过,让他三天后参加培训。
“居然过了?”赵易挂断电话之后惊诧道。
此时钱多多的电话打了过来。
“我过了,你呢?”赵易问道。
“我没过。”
直到很久之后,赵易才偶然知道这次招聘不要本科。
……
三天之后,赵易来到青云玻纤厂参加入职培训。
培训一共持续七天,第一天进行公司级培训,负责培训的是一位穿白衬衫的高层中年领导,先是介绍了《安全生产法》的相关知识,比如:2002年11月1号开始实施,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都适用本法。
然后开始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第二十一条里提到,要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白衬衫领导推了推眼镜框,说道:“前些年,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总是出现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私下解决,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对安全事故抓的很严,都是如实及时上报的,少报或者瞒报属于违法犯罪。”
“咱们厂子对安全事故很重视,要是出现安全事故,一定要留证据,不过一般没事,咱们玻纤行业很少有特别大的安全事故,大多数还是员工不操心,没按照操作流程来,才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
领导继续进行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这就是要进行公司、车间和班组三级培训的目的。不参加培训不能上岗工作。出了安全事故,不光厂子受不了,关键是疼在自己身上,也受不了啊。所以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各位以后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
“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咱们遵循一人一档的原则,这是规定,没有档案不能上班工作,档案缺失也不能上班。”
“第三十条,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这个是特种作业的情况,大部分人的岗位都用不上,知道就好。”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这个涉及劳保台账,别的厂子有的不发劳保,换成钱发给员工,或者让员工自己掏钱买,这都是违法的,正确的应该是厂子发放,还要建立劳保台账,如实记录,缺失或者少发一定要找你们上级领导反馈。”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五险一金,懂的都懂,这方面不用担心,毕竟我们是国企。”
听到这,正在培训的众人脸上纷纷露出安心的笑容。
一切都心照不宣。
“有权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单位不得因此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工作上要是出现三违的情况,你们有权拒绝工作,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三违的,领导是要被工资的,他们也不敢违反。”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治有关人员。”
“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用工方式分为两种,合同工和劳务工,两者都应该享受以上这些权利,但是咱们这次招的是正式工,知道就好。”
赵易作为刚毕业的应届生,还真不知道这些,听得津津有味,感叹不愧是国有企业,就是正规。
“你还听的挺认真。”旁边的孙昌平说道。
这小子就是之前说“卷子不是厂子出的”那人。
赵易看了他一眼,从培训开始,对方就一直在低着头玩手机。
“不是说后面要进行考试吗?”赵易说道。
刚开始的时候白衬衫中年领导就说了,要进行考试,通不过要重新考。
“怕啥,会发答案的。”孙昌平低着头继续刷着手机。
“你想想,培训的人这么多,万一要都考不过,岂不是尴尬。”
“不会吧?”赵易显然没想到这一点,不过随即他环顾四周,发现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听讲。
经过两天公司级培训之后,又开始了车间级培训。
这次是一位秃头男人,穿着蓝色工装。
“咱们玻纤厂就是……”工装男人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和职业,是一位大班长,然后开始介绍玻纤是什么,大抵上和钱多多说的一样。
“咱们玻纤的生产流程是:把各种矿石磨成粉运到窑炉,在一千四百度左右熔制成玻璃液,经过拉丝成型,通过拉丝机拉制成纱团,用纱车送进烘干通道进行烘干,最后送到制品,进行包装码垛缠膜,送进仓库。”
“需要的买家会和厂子联系,让卡车进厂,叉车把货运到车上,这样就算是完成交易了。”
“咱们玻纤属于连续作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跨学科的行业。”
“玻纤存在一定危险性,主要的危险场所有天然气站、制氧站、窑炉、锅炉房、压缩空气储藏区。所以说,绝对不要在车间里抽烟,这是厂子的最重要的规定,如果天然气发生泄露,你正好抽烟,不小心点燃,发生爆炸,那可是大事。”
“这事不是没有,别的厂子发生过,一定要引以为戒。”
“要牢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咱们厂子鼓励员工向上反馈,只要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缺少或没有安全警示标识,只要反馈,就给予奖励。”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的档案复印件。”
“疑似职业病的病人在诊断、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从事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享受适当的岗位补贴。”
……
也是培训了三天,又开始了班组级培训。
这次就快了很多,因为一点也听不懂,赵易也听得昏昏欲睡。
毕竟讲的都是专业性的知识,没见过,全凭想象,一点也不好理解。
来到最后一天,完成考试,然后就开始领工装、分班组,最后通知上班时间。
赵易还有些不适应。
这就开始下车间了?
……
这一天,赵易早早起床,穿好工装,带上劳保用品,然后来到厂子上班。
之前考试完后进行定岗,赵易的岗位叫做机头工,也叫卷取工,属于三班倒,一天工作八小时,五天倒班一次,到点上下班,赵易听了挺高兴。
毕竟工作八小时的工作可不好找,现在都流行工作十二小时的三班两运转。
来到厂子门口,赵易正要进去,结果被孙昌平拉住:“抽根烟再进去。”
赵易一愣:“不是要提前到吗?”
“没事,走吧。”一边说着,孙昌平一边把烟塞进赵易手里。
为了防止员工在车间里面抽烟,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全厂区都是禁烟的,只能在厂子外边,或者特定地方抽烟,在别的地方抽烟会被罚款,严重的直接开除。
等到两人抽完烟来到工作的地方,发现都已经开始排队开会了。
四个人站在前面,其中一人正在讲话,而对面站着大约三十个人,分成四排,有的目视前方;有的手里拿笔,低头在小卡片上写什么东西。
看到赵易两人到来,正在前面讲话的瘦小工装男人瞪了两人一眼:“你们不知道要提前开会吗?”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两人。
“老李,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以后再有这情况,按照迟到算!”
赵易闻言,有些埋怨的看了一眼孙昌平,对方却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站在旁边的老李看了两人一眼,并没有询问两人的名字,而是说道:“下回早点!”
赵易急忙点头答应,孙昌平随口应了一声。
瘦小工装男继续道:“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琅,是这个班的班长,有啥事来找我。”
“我先说好,请假必须提前一天请,临时请假不批准,旷工扣三天工资,请病假必须拿证明。”
“上班不许坐着,不能玩手机,不能随意外出,引丝外出通知我,下面的通知副班长,外出时间只限十分钟,超过十分钟算脱岗。”
“进车间必须穿戴劳保,不戴劳保不能工作。抽烟必须去抽烟点,在车间里面抽烟,抓到直接上交人事部。”
“老工带新工,老工一定要负责,新工出事,师傅也要承担责任,一定要给新工说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老工以身作则,要起带头作用;新工也要赶紧学,不要混日子,不盯机位就是基本工资,到时候实操考试考不过,挣不到钱,别人都挣七八千,你挣个基本工资,能养活自己吗?”
周琅说完,副班长李童又说了一些事情,然后周琅才说道:“引丝工留下,机头工跟着副班长下去。”
赵易跟着其他机头工下楼梯,孙昌平是引丝工,留在上面。
“老工先进去接班,新工先留下。”李童说道。
十五六个人先后进了车间,剩下的都是新工。
李童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来这上班,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挣钱不容易,受伤住院疼在自己身上。一会给你们找师傅,跟着老工人好好学,好好表现,不懂就问,他们都会教的,别不好意思,到时候出了事谁也顶不住。另外,现在好好干,以后才能叮机位,不盯机位就是基本工资。一定不能在车间里抽烟,抓住就开除,直接交到人事部。现在戴好你们的劳保,跟我进车间。”
机头工的劳保用品分为硬塑料内衬的布质鸭舌帽,上下一身的长袖蓝色工装,钢头带孔的劳保鞋,一对橘红色的硅胶耳塞,蓝色口罩和绿色皮质长手套。
赵易戴好劳保用品,跟着其他人走进名为“卷取”的车间。
一进车间,赵易的第一感觉就是热,很热。
不同于那种干燥的、有风吹动的热,而是一种空气不流通的闷热,并且还很潮湿,赵易戴着的眼镜上面立刻起了一层雾,遮住视线。赵易摘下眼镜,晃了晃,又重新戴上。
然后就是机器运转发出的噪音,这种噪音无时无刻的在耳边响起,赵易感觉有一瞬间的眩晕,有些看不清。
同时,赵易还感觉到耳膜不自然的鼓动,呼吸也有些不畅,下意识的张大嘴进行呼吸。
经过班组级培训的赵易知道原因,这是因为卷取间和废丝间联通,导致卷取间处于微负气压的状态,第一次进入的人短时间内很难适应。
再加上大量噪音不断侵袭耳朵,分散了眼睛的注意力,间接性的产生了眼花缭乱的错觉。
赵易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看向工作的车间。
车间是一个长条形的,宽敞又明亮,头顶是无影的白炽灯,非常明亮,两侧就是工作的地方。
那是一个又一个的隔间,数量非常多,整齐划一,望不到尽头,地面是深灰色的水泥地,坚硬而冰冷。
隔间中间是一个又一个高速旋转的机械,噪音就是它发出的,机械高速旋转,从上方扯下来的白色细丝不断在机械上缠绕,来回运动,形成残影,最终卷成圆筒的形状。
隔间的对面,约三四米的位置是一排刷着银漆的钢铁架子,这些架子的上面是一对又一对的弧形铁片,上面分布着七八个圆形孔,零散挂着白色圆筒,架子下面装着滚轮。
一边往车间里面走,李童一边给新工安排师傅:“你跟着他干,你去跟着他干。”
很快轮到赵易,李童大手一挥,指着一个瘦弱的男人说道:“你跟他。”
男人此时站在架子前面,低头看着白色圆筒,闻言男人迅速上下打量了一遍赵易。
赵易也在打量对方,虽然对方穿着宽松的蓝色工装,脸上也带着口罩,看不到全貌,但赵易的第一感觉就是对方很瘦。
不是那种单纯的、不吃饭的瘦弱,而是一种“虽然瘦,但充满肌肉”的精壮感觉。
这种情况赵易在工地的工人身上看到过,这代表着对方是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赵易犹豫要说什么,男人先开口道:“第一天下车间?”
“对。”
“以前干啥的?”
“以前上学,刚毕业。”
男人闻言哦了一声,感觉赵易有些拘谨,安慰道:“没事,第一天你不用干活,站在边上看着就行。”
赵易应了一声,注意到对方说话的时候,眼睛不时的扫视着什么,于是目光跟着看过去,但根本不知道对方在看什么。
“这活咋样?”赵易好奇的问道。
“就那样,体力活。”
说完,男人看到什么,突然起身来到隔间的前面,赵易好奇,立刻跟了过去,就见男人站在高速旋转的机械中间,等待着什么。
隔间使用银白色的铁板隔断的,大约一米多宽,下方和上方是贯通的,机械的噪音非常大,即便戴着耳塞还是能感觉到耳朵的不舒服,而且越是靠近隔间,越是能感受到一股热气从隔间下方向上涌。
赵易知道下方就是废丝间。
隔间没有门,隔间左边靠上、头顶位置横着一块铁板,里面塞满了被挤压变形的褐色中空筒状物。
运转的机械则在人的腰部位置,这机械分为左中右三个圆柱,最右边比较小,中间的在高速旋转,从上方拽下来的白色丝束在高速旋转的圆柱上卷成圆筒,就像是放大的圆形胶布。
中间和左边圆柱被一块S形的金属板隔断,左边则是静止不动,上面套着那种褐色红边的筒状物,突然它开始顺时针旋转,速度越来越快。
中间圆柱在旋转的同时整个机械顺时针翻转,同时里面弹出来一个细长的杆子,杆子前端是一个工字形的横杆,其中上面一横较长,中间向左倾斜,下方较短。
杆子一推出来,将白色丝束一并推了出来。
在左中圆柱顺时针翻转的同时,右边圆柱向右横移。
此时左边圆柱转到中间位置,丝束刚好处在圆柱的前端,丝束缠绕上去,轻松断开,然后杆子回退,丝束也来到圆柱的三分之一的位置。
右端圆柱开始向左靠近,当中间和右边圆柱靠的非常近的时候,丝束开始前后高速移动,而从中间来到左边的圆柱随着惯性逐渐停止旋转。
全程只用了四五秒的时间。
男人不知何时掏出了一个长条状的铁片,约二十多厘米的长度,握在右手,铁片前端有一个六七厘米的凹陷弧形刃口,他来到左边圆柱前,将刃口朝上,同时左手放在白色圆筒上稍一用力,圆筒旋转,然后找准圆柱前端的凹陷位置,将铁片斜着向下插了进去,手向下一压,借助杠杆原理利用刃口将前端的白色丝束割开,左手顺势抓住丝束,扔进了身后的铁桶里。
不见男人抬眼,左手顺势放在头顶的控制器上,拧动一个开关,双手托住白色圆筒下方,向外一拉,来到圆柱中间,男人打量几眼,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将外层的丝束打了一个结,从控制器上抽出一张蓝色小卡片,夹在褐色圆筒和丝筒中间,然后双手抱出圆筒,快走两步,放在了身后的铁架的弧形铁片上。
男人回身来到隔间前,左手从铁板上抽出一个褐色筒,套在圆柱上,然后拧动头顶的开关。
整个过程非常轻松,用了不到半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