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赛后的记者发布会,帕森斯再次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
镁光灯闪烁,话筒如林,记者们摩拳擦掌,渴望从这位时常语出惊人的球星口中捕捉到劲爆猛料。
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下,一位坐在前排、身形略显臃肿的黑人女性记者获得了提问机会。
她迫不及待地开口道:“钱德勒,我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格蕾丝。
你怎么看待勒不郎-咱姆丝在今晚的比赛中的表现?尽管他发挥出色,但最终还是输给了你们。
你曾公开表示,如果勒不郎能再次展现出他的统治力,你会向他道歉。现在,是时候履行你的承诺了。
在这场比赛中,咱姆丝的表现足以媲美迈克尔-乔丹,如果不是骑士队其他球员表现低迷,你们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虽然这可能让你感到不舒服,但这就是事实……”
不等格蕾丝说完,帕森斯便打断了她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你说你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很好,请你立刻滚出去。
我已经说过,我不会再接受任何与《华盛顿邮报》有关的采访。下一个问题。”
被抢走话筒的格蕾丝怒火中烧,她拿起手提包狠狠地扔向台上的帕森斯,并大声吼道:“你就是个卑鄙小人!你们嫉妒勒不郎-咱姆丝这位伟大的球员,所以才会不断诋毁他!
你们这群生活不如意的人,我告诉你们,勒不郎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远超马丁-路德金!”
几名安保人员迅速将格蕾丝带离现场,发布会恢复正常。
帕森斯不等记者提问,便主动开口说道:“我拒绝刚才那位女士的采访,并不是因为她的问题过于尖锐,而是因为她来自《华盛顿邮报》。
帕森斯没有等待记者提问,就主动发言:“我拒绝那位记者的提问并不是因为她的问题太尖锐,而是因为她来自华盛顿邮报。既然她提到了咱姆丝,我就在这里回应她的问题。
咱姆丝今晚的表现非常出色,他尽到了领袖的责任。比赛的失利并不在于他,只是他们的球队今天缺少了一点运气。
所以,咱姆丝,我在这里向你道歉,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你赢得了我的尊重。”
帕森斯顿了顿,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所以,我真诚地邀请你,在今年的休赛期加盟达拉斯小牛,成为我和德克的搭档。
我们联手一定能够取得无数冠军,薪资方面你无需担心,我相信马克-库班一定会为你奉上顶薪。
在这里,你可以担任首发控卫,也可以带领替补阵容,一定比你在骑士队打球轻松得多。
当人们提起迈克尔-乔丹时,总会想起他的得力助手史蒂夫-科尔。
我希望,在未来人们提起我的时候,也会想到你这位传奇巨星!”
说完后,帕森斯把接下来的采访交给了教练卡莱尔,独自走出了球馆。
在这个充满争议的夜晚,帕森斯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篮球场上的一次精准投篮,直击人心。
他的话语,就像他在场上的表现一样,无法被忽视。
由于帕森斯没有开车来参加今天的比赛,他与韦斯利-马修斯约好,让他顺路搭车回家。
他在球馆门口焦急地等待了十分钟,马修斯的加长版宾利慕尚终于缓缓地驶来。
就在他准备上车时,耳边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你的采访,你这个死性不改的小丑!
钱德勒-帕森斯,你给我下地狱去吧!”
他循声望去,赫然是刚才被赶出采访现场的记者格蕾丝。
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的物体,帕森斯顿时心生警觉,立刻示意马修斯打开车门。
车门打开,就在他即将钻进车里的一瞬间,枪声响起!子弹击中了他的大腿,鲜血喷溅而出。
帕森斯强忍着疼痛,钻进了车里。
突如其来的枪击把马修斯吓得魂飞魄散,他惊慌失措地问道:“卧槽,钱德勒,怎么回事?!你还好吗?那个疯女人是谁?!”
帕森斯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地回答道:“我的大腿被她打中了,但还好没伤到要害。她是那个人的狂热粉丝,你还愣着干嘛?!她拿着枪追过来了!”
马修斯回答道:“放轻松,哥们。我这辆宾利可是防弹款,别说她那把格洛克,就算是AK扫射也打不穿车门的钢板。我先打电话,给你叫救护车和警察。”
格蕾丝追到车门前,隔着玻璃对着帕森斯疯狂地扣动扳机,但直到她的弹夹打空,也没能击穿车门。
随后,闻讯赶来的安保人员将她制服在地。
5分钟后,姗姗来迟的警察给帕森斯做了笔录,然后由马修斯陪同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半小时后,帕森斯在球馆外遭遇枪击的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媒体和社交网络。
各路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这一事件,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纷纷将这一事件作为头条进行播报。
一时间,#帕森斯被枪击#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位,引发了全网的热议。
ESPN的知名体育记者斯蒂芬-A-史密斯在自己的节目中对帕森斯事件进行了激烈的抨击,他认为这起事件是“对言论自由的公然侵犯”,并呼吁对格蕾丝进行严厉的惩罚。
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该报呼吁加强枪支管控,并反思美国社会日益加剧的暴力问题。
推特上网友们纷纷对帕森斯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些人表达了对帕森斯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还有一些人则对格蕾丝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认为她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在油管上一段帕森斯在采访中谈论咱姆丝的视频被剪辑成短视频,在抖音上迅速走红。许多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对帕森斯的嘲讽和挖苦。
而华盛顿邮报则转载了格蕾丝在开枪射伤帕森斯才前上传的一篇文章。
一篇名为《黑暗中的子弹:格蕾丝的复仇》的文章,成了城市里的谈资。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份新闻报道,更是一段扭曲的自白。
“我开枪,只是为了教训他。”她的笔下,帕森斯成了她的目标。
那个总是口出狂言、不知收敛的球星,成了她的仇人。她在文章中描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如何从社会的阴暗角落爬升到了华盛顿邮报的高位。
帕森斯在公开场合不断对咱姆丝进行侮辱和诽谤彻底激怒了她,这是白人群体针对黑人精英的打压和迫害。
她在文章中描述道:“在接触到咱姆丝以前,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男性。
每天的生活浑浑噩噩,暗无天日,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直到看到了咱姆丝的比赛和他在场外的表现才让我重拾信心。
咱姆丝教会了我,只有以自我为中心,奉行丛林法则,才能在这个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里获得成功。”
她的笔触,充满了对咱姆丝的崇拜。而帕森斯,成了她的绊脚石。
“什么规则,美德都是多余的东西。只要你获得成功,那些资本和商人自然会洗刷掉你身上的污点。
我做了变X手术,成功加入了华盛顿邮报,成为人们羡慕的‘贵族’。”
她的文字,描绘着她的蜕变。然而,当咱姆丝即将走向冠军之路时,帕森斯的出现,让她的抑郁症再度复发。
“我已经两天两夜无法入睡,我决定为了我的人生导师勒不郎,我要干掉这个魔鬼。”她的笔下,帕森斯成了魔鬼。这个混球,搅乱了她的人生,让她再次陷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