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班主任和我说要八点之前赶到,我是提前了半个小时来的,在教学楼整整找了半个小时,跑上又跑下的,也没找到班主任口中的“高三(24)班”。
最后通过几番询问才找到自己的班级,却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不禁感慨自己真的很缺乏锻炼,以至于自己正值十八的年纪身材已走了样。
我是八点多到的教室,打开门的一瞬间,是几十副陌生的脸庞,我轻敲门后,问:
“这是高三二十四班吗?”
“是。”
站在讲台上的一名男老师回答。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走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这里会是我待最后半年的地方,然后便会迎来一个全然不同的人生。
向旁边的同学问了下课本在第几页,然后就开始认真听让我反感却又不得不去学的英语,因为我知道无论怎样,英语在目前而言始终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高考还是将来的找工作。
这堂课只是上了二十分钟就听到了下课铃,我发挥着“自来熟”的技能与旁边同学简单地聊了几句,通过询问,得知他叫作陈炜,我将这个班级的每一副脸庞都大致地扫视了一下,到底还是艺术班,与平时的课堂天差地别,在这仅仅半个小时而已,我就感受到了平时课堂没有的东西——氛围,是自由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充满生机的氛围;使我本身还是很开放的性格一时间反而变得内敛了,可能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环境吧。
打断我沉思的是上课铃声,很快,一名女老师走进了教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收寒假作业,我们艺术班每个人专业课考试有早有晚,像是美术就比我们要早,他们专业课考完后自是可以先回来上文化课,因此,才会有寒假作业,但我就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了,不过语文老师这一举动也让我觉得她可能很严厉。
等收完作业后,就正式进入到了课堂老师一上来便讲了去年高考的作文:“红楼梦牌匾”,“本手,俗手,妙手”等,这又是一段不好的回忆,作为2022届的高考生,语文的改动让我发挥失常,作文更是不知该怎么写,看着带有“800”的位置的答题卡,我为了接近它,撒了很多的谎,也用尽了我的想象……
认认真真地上完一上午的课,走到校门与母亲会和后就回到了舅舅家,恰巧王秦岳在外地上班,王世英也已经到了大四的实习期了;而之所以会暂居在舅舅家,是因为这里离学校要近一些。
我坐在电瓶车的后座,看着被堵的水泄不通的街道,听着熟悉起来的嘈杂声,以及感受着正午的太阳,即便还在冬天,也已经变得很炎热,这久违的一幕我又朝思暮想了多久呢?在无数个与学校脱离的日夜中又有多渴望呢?但不出所料,接下来的四个多月都会经历着与今天大差不差的生活,直至我感到厌烦,踏上高考的那一刻。
回到家后,我边吃边与母亲聊着上课的感受,母亲总是重复着她那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之类的话,可是我总觉得这样并不对;我并不是否认努力,而是认为努力的方式更为重要,毕竟铁杵想要磨成针的方法很愚蠢;众所周知,“铁杵磨成针”是因为李白看见老奶奶想要将杵磨成针的决心后大受震撼,开始用功读书;很多人看到的是偏向儒家思想的努力与坚持,但也许李白是因为感到老奶奶的愚蠢才用功读书,不愿像老奶奶一样没有文化,这种解释或许很没有说服力,但若是换个角度分析呢?杵磨成针本身是很不现实的,杵有杵的用处,针有针的妙用,况且如果真的需要针的话可以将用杵卖的钱买针。
下午,终于是等到心心念念的数学课,因为它对我而言总是散发着一种魅力,我也很清楚现在的水平肯定是没有去年高考的高度,但这一次的进步肯定会更大,不管它的快慢,甚至是中途出现了自我怀疑,水平出现下降,但只要结局获得了进步,那就叫作进步!
怀着这种必胜的信念持续到晚自习;认真起来去做一件事情才发现时间真的不够用,已经快接近十点半,下晚自习的时间的临近让原本安静的氛围变得有些浮躁;忽然有一群人回到了教室,又引起了一阵噪音风波,据说他们是出去学习日语的,这几年的高考已经可以考很多语种了。
铃声响起,我收好背包走出校门,冬日里的夜晚还是冷得让人想打寒颤,但母亲依旧守在门外等我放学,我坐在电动车后座与中午一样与母亲聊着,我真正感到这是一种成长,因为我懂得了将心比心,理解了其不容易;我幻想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它的每一处都洋溢着幸福的颜色;虽然说这很不切实际……毕竟外婆的去世总是会时不时地刺痛我的内心,当天的事我记不得多少,只记得在睡梦中外婆就已经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痛哭,却无力呼喊,那种感觉究竟会有多绝望?或许深渊之中的外婆仅仅希望此时有双手能够将她紧握,然后最后一次细细聆听下家人的声音,仅此而已。
倒退的画面此刻停止,这一路的幻想旅途到站了,我下车后呆滞地看着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楼道又转身看了看身后的明月;当我走进楼道的一瞬间突然感受到了外婆当时的处境:即便我即将进入黑暗,即便那月光照不进楼道,可是生命仍在延续,我们体内也流淌着外婆的血。
只可惜世界上没有反方向的钟;“落幕下的花店,玫瑰将荒野的故事告诉风烟”。
……
回到家,继续着未完成的作业,今年由理科转文科,会更为吃力,因为文科的课基本上没怎么认真听,但是不代表就一定是没有出路,“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此刻我必须明白心态最为重要,要把握好节奏。
早自习我依旧在加深记忆,相对于其他同学,我的记忆要慢许多,老师的提问对于我来说只是有些印象但并不是很熟练的程度;这条路对于我来说注定是艰难的,没有人喜欢上课,只是他们守得住寂寞。
所以,强者从不抱怨环境,一片废墟的土地上,有人看到的是生灵涂炭,会觉得痛不欲生;有人看到的是新生与希望,会觉得恰到好处。为实现更大欲望去克制小欲望远比凭空捏造的宏伟巨制要好得多。
上完上午的四节课,我下了教学楼,天上又下起了雨,不大不小;与蜂拥的人群擦肩而过,这已经不知是第几场雨了;看来我所在的城市确实对得起“烟雨江南”四个字;雨已经将天空浸湿,我没法再品味这人间烟火了,从教学楼到学校大门这一段路我必须找到一把打着伞的熟人了,奈何一眼望去全是各式各样的雨伞和我一样在屋檐下着急的学生;最终迫不得已,独自淋着雨向校门外跑去。
来到校门外,很庆幸一眼便找到了母亲,她身着雨衣,见到我后拿出了一把雨伞;我顿时安心了,想必也只有母亲会给我送伞并陪着我一起淋这场不大不小的雨了。
下午又是母亲将我送到了学校,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一星期了,就像是有人设置好的,我需要每天学习然后去提升自己,最后打败每一场的考试,直到去打败高考这最后的大BOSS;少年共有多少难关呢?可能数不胜数,因为一个名为“欲望”的东西在作祟,它包括很多,其中不乏“色”,“钱”,“名”,“权”;同时,也有“德”,“才”,“胆”等需要我们去通关,但这些都不是最难的关卡,因为很多人最终会败给“行”这一关。
我深知这将是一场磨炼,坚持的人才配去与山顶叫板,因为半山腰看到的只会是夕阳,即便它再怎么美,都会转瞬即逝;而山顶却可以观测到一年四季,是春天的云,夏天的雨,秋天的风,冬天的雪,是盛开的花,是仲夏的夜,是金色的田,是雪藏的树。
……
昏暗的暮霭,渐渐低压下来,天地缝合了,星星一颗一颗地跳了出来,那么多,那么亮,又是那么遥远。
第二节晚自习下了,老师也就算是下班了,我虽然是走读生,却也申请上第三节晚自习;趁着电脑没关,我就利用十分钟的下课时间放了一首歌,正是这一举动掀起了点歌狂潮;在将近下课时,昨天那批人回到了教室;我看了看时间,收拾好了书包,然后上前搜索了“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钢琴声响起的那一刻,这久违的声音像是疏通了我全身的血液;在回座位的路上,突然听到了“我好像听过”。
我下意识地向声源方向扭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