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忠武天下 / 第277章 老妪告状

第277章 老妪告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姜山饮马洮河,入住县衙,小憩一觉醒来,听老田说有位老妪想要见他,不解之余,问那老妪因何事想见他。老田说那老妪说她有三个儿子,没一个愿意管她饭了。姜山说这等事情该由当地县衙来管,他不适合横插其间包办替代。
  老田说那老妪就在后堂由温知县陪着,好像是温县令叫她来找你。姜山虽多有不解,却也懒得费思瞎想,让老田去将人请来。老田依命请来老妪面见姜山。
  姜山见老妪年近七旬,还要向自己行大礼,实不忍心受领,连忙上前一把扶住,说此乃偏房卧室休息之所,并非衙署大堂,长辈给晚辈行礼,哪里使得。
  老妪说:“民妇向大人行礼,天经地义,哪有使不得的。使得!”
  姜山笑着扶老妪坐下,说:“要你老冒着风雪来见我,我这个官就没当好,再受你老一拜,岂不连人都没做好。古语有云:‘欲成其事,先成其才;欲成其才,先成其人。’在你老面前,若连人都做不好,又拿什么来做好官、办好事呢!”
  老妪抹了抹眼睛,微笑道:“看样子,我今儿找对人了。”
  姜山倒了杯茶送到老人手上,笑问道:“老人家,你吃过午饭没有?”老妪好像没听清,笑问道:“大人说什么?”姜山笑答道:“我问老人家你,吃过午饭没有?”
  老妪说:“大人怎么知道老婆子没吃午饭来?”
  姜山微笑着说:“你老这鞋子都被风雪湿透了,该是赶路要紧没时间吃饭。不知猜的对不对?”
  老妪涩涩一笑,说:“大人莫怪,老婆子昨儿到今儿还没吃上饭。因听他人说,新来的知县老爷人好,什么事都有求必应,便想着让他请我吃顿饭。谁知他听了我的事后,让我来找大人你。”
  姜山笑了笑,让老田去给老妇人弄些吃的来,并交代炖烂些。老妪喝了两口茶,笑着说:“老婆子今天来找大人,是想大人帮我想个法子,治一治我那三个不孝子。”姜山说:“请你老将事儿慢慢说来,晚辈今儿有的是时间听着。”
  老妪说:“不怕大人笑话,我有三个儿子,老大娶的媳妇叫薄情,老二娶的媳妇叫寡义,老三娶的媳妇叫跟风。老伴在的时候,多少能挣点,不用他们赡养,儿子儿媳对我俩很好。今儿叫声妈,问我吃饭没?明天叫声妈,问我吃饭没,没吃到他们那儿吃。我说,刚把饭煮好,刚把菜炒好,正等着你爹回来吃呢!大人知道她们怎么说的吗?”
  姜山笑问道:“怎么说的?”
  老妪笑着说:“她们说:‘妈,那感情好啊!看看你炒了什么好菜,我也尝尝。’就那么试了几下菜,顺带帮我将饭吃走一半。老伴为让我也能吃上几口,经常空着肚子下地干活,人瘦的越来越瘦。”
  姜山笑问道:“他们先前对你老,是不是还不止这样好?”
  老妇人笑答道:“以前对我挺好的,言语周到,照顾有加。今儿来叫我一声妈,到我那小菜园子里摘走几个苦瓜;明儿来叫我一声妈,到我那陋室打走几斤黄粱酒;后儿来叫我一声妈,到我那池子里抓走几条鱼;再后儿来叫我一声妈,到房梁上拿走一条腊肉。”
  姜山说:“他们是担心你老吃饱了撑着,好心帮你用着些。”
  老妪说:“应该是吧。可老伴去世后,我一个孤寡老妇人,下地种不了稻谷,上山砍不了柴火,下水摸不了泥鳅,养头猪还要担心它会不会挨饿,就那一丁点积蓄,还被‘他们养我’四个字给要了去。就凭大人你说,我现在只能靠他们给口饭吃,有错吗?”
  姜山笑答道:“有错也是他们的错,绝非你老的错,他们太过不懂事了。想你老一天都懒得移动几步,能消化得了多少东西呢!一天半斤米,搞不好还有剩余。满口没牙的,他们就是给你老一块精肉吃,你老也啃不动,他们孝心再好,你老也就多喝口汤。”
  老妪说:“是啊!要是他们饭煮硬了,我都是强行吃点,半饿着不说,还说今天胃口不好,下顿多吃点。生怕他们知道了觉得自己不孝,他们可是要下地干活的,需得吃点硬的,吃稀了,肚子一下就饿了。”
  姜山说:“可他们就是太聪明了些,总以为你老吃掉了他们九七九八,一到生活紧张的时候,就对你老发火,说要不是养着你老这么一个只吃饭不干活的人,那会有这档子事。”
  老妪微笑着说:“可他们哪里知道,真正害得庄稼人生活紧张青黄不接的,是那繁重的赋税。州府收了县衙来收,县衙收了乡里来收,乡里收了地主来收,地主收了盗匪还来收。真是收了这项收那项,越活越穷,越穷越苦,越苦越穷,无休无止。”
  姜山说:“你老别着急,有话喝口茶再慢慢说,本官今天就听你老把话说好来。”
  老妪喝了几口茶,说:“上个月,大媳妇说我不能在她家吃了,将我踢给老二。这个月,二媳妇说我帮不了什么忙,当年对老三最好,将我踢给老三。老三愿意养着我啊,可老三媳妇不愿意,说老大老二都可以不养着我,他老三凭什么养着我,昨儿将我踢给老大。我说我又不是一个混球,怎能让人踢来踢去呢!”
  姜山说:“是啊!你老养着他们时,就想着他们日后越来越发达,他们现在养着你,却嫌你老不中用,穷的发臭。他们不要脸,你老还要脸呢!”老妪问:“大人说,老婆子现在这样,还能有人管饭吗?”
  老田端来饭菜,见老妪跟姜山聊的那么投入,也就没开口。姜山闻到饭香,起身扶老妪到饭桌边坐下,拿起筷子递到老妪手上,微笑道:“老人家,你先吃饭,边吃边聊。”
  老妪喝了两口汤水,慢慢喝了几口稀饭,强行咽下一小块炖烂了的肥羊肉,再喝起稀饭来。
  姜山温言道:“老人家,朝廷明文规定收取的赋税,我身为朝廷命官,必须帮朝廷催收。但你老尽可放心,经我之手,除了朝廷需要征收的赋税,其他杂税一律免除。”
  老妪放下碗筷说:“有大人这句话,河州百姓算是有福了。”
  姜山说:“老人家无需谢我,我无权剥削他人的劳动果实。对于你老那几个孩子,到底是儿子不愿意养你,还是儿媳不愿意给你饭吃,你给我说说。”
  老妪边吃边说:“儿子没说不养我,毕竟是我亲生的,还由我一手带大,我还省吃俭用帮他们娶媳妇。是我那大儿媳跟二儿媳不愿意养我,没事就在我儿子耳边吹冷风,久而久之,儿子们的耳根凉薄了,心也跟着凉薄了来。”
  姜山说:“老人家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老妪放下碗筷说:“大人,你可硬来不得。”姜山笑道:“老人家放心,我不知道‘硬来’二字怎么写。”
  老妪说:“可听他人说,你处理那些贪官脏吏就硬来了。”
  姜山笑着说:“老人家多心了。你老的儿子与那些人不一样,那些人想方设法做尽坏事,还想方设法消除罪证,更可恶的上边还有人愿意力保他们,我要不来硬的,他们哪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老妪问:“那我这事,大人想怎么处理来?”拿起碗筷接着吃来。
  姜山说:“我明天让人到你老的住房里埋一坛银子,你老去把它挖出来,给你那些孩子瞧见。他们要是有心分掉那坛银子,你就说谁愿意真心养你便给他。他们为了分到银子,定会满口答应养你,你就让他们立个字据给你。”
  老妪问:“字据上写些什么?”
  姜山说:“字据上就写,老大、老二、老三借走你多少银子,若他们能赡养你到寿终正寝,此银子不用还,不是的话,他们什么时候不养你了,什么时候还银子给你。”
  老妪问:“银子真的给他们吗?”姜山笑道:“老人家,这银子只是借你解燃眉之急,不属于你所有,他们自然拿不走的。”老妪说:“他们没得到真金白银,那借条岂不无效?”
  姜山笑道:“老人家,你养大他们,帮他们娶媳妇,是不是花了银子的。他们不认你这个母亲,就不是一家人,你就当那银子是借给他们的,要他们还合情合理。”
  老妪说:“可我当年生养他们是自愿的,没想过要他们还钱的。”
  姜山笑问道:“可你现在要他们赡养你,也是出于自愿,难道不是变相的要他们还债吗?”
  老妪一惊,立时疑惑不解。
  姜山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非一人之所为,无需哪个人站出来说对与不对,只要天下人觉得没错就行。
  老妪小声问姜山:“难道我当年生养他们是有目的的?不是处于自愿?”
  姜山笑答道:“他们当年出生时,你老发自内心的欢喜,他们被你老养大成人,你老为先人传承好血脉,就算有那么点私心,那也是莫大的功业。再者人非草木禽兽,情义无价,教养子女何尝不是为了孝敬父母!”
  老妪问姜山,按他刚才说的那样做,真的行而有效吗?
  姜山说:“有效,到哪个衙门都有效。如若无情无义,欠债还钱自是天经地义。”
  老妪将碗里的稀饭喝完,将几块炖烂了的羊肉强行吃了下去,将汤喝完,起身谢过,笑问道:“不知刚才说的这事,大人由谁来经办?”
  姜山说:“我等下跟温知县说一声,由他经办。”老妪问:“他会办妥吗?”姜山回道:“先贤牧民有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县令才学满腹,深谙此理,定能办妥来的。”
  老妪拜谢姜山,随老田离开,经过后堂谢过温知县,被礼送出县衙回家去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