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朕是暴君,万民岂会相信 / 第34章 百废待兴

第34章 百废待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二百六十二万两,听起来看似很多。
  但落到大明五千多万的人口上,仅仅是杯水车薪。
  朱祁钰听到这个数字,嘴角不禁扯了扯,但神情依旧正色道。
  “钱虽少,但用到实处,便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助我大明腾飞。”
  大话说完,扫视眼下方的群臣,见没人有接话的意思,朱祁钰只好继续说道。
  “民以食为天,没有口粮,一切都是空谈。”
  “就先拨出一百万两银子,用以收购粮食,存入大仓以备不时之需。”
  “再从户部选出精通农事之人,重设司农司卿一职,以都掌农耕诸事。”
  “下设郎中二人,经历四人,主事八人,以辅助其行事。”
  “另特设司农博士若干,选人不论出身,只需精通农事,或在育种育肥有特殊见解者。”
  “若司农衙门有不配合地方农耕之事,当以叛国罪论处。”
  “陈阁老,对此事实施,可有难办之处。”
  听到朱祁钰又问起自己,陈循这才抬起头来,重新看向上首。
  想到刚才皇帝的那般态度,陈循感觉自己有些草率。
  当初皇上还是郕王时,他以为对方会和史书上其他皇帝一般,重用从龙之臣。
  但如今的结果,却与皇帝产生了很深的芥蒂。
  陈循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如今的他身为内阁首辅,身后早已站满了无数的亲朋故旧,有些事情已不是他想不想做的问题。
  现在,朱祁钰提出司农司卿一职,陈循不管是出于对朋党的利益,还是出于对敌对政党的削弱,他都不会反对。
  “启禀陛下,并无难处。”
  “只是不知陛下对于司农司卿一职,可有些中意的人选?”
  朱祁钰在脑海中想了许久,也没想起正统景泰年间有什么著名的农学家。
  唯二想起的徐光启和宋应星,都是明末的人物,现在根本就还未出生。
  “农学之事,朕并未精通。”
  “你自己看着去办就行。”
  朱祁钰这话一说,人老成精的陈循也是瞬间明白过来,一脸恭敬的应下,退回自己的位置。
  军户与农耕之事已定,朱祁钰这才挥挥手,说道。
  “今日朝议到此为止,剩下的奏折先统一送到内阁,再行批阅。”
  而后转身离去,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
  不过内阁诸臣却是心有灵犀的留到了最后,互相对视一眼,由陈循、于谦打头,走向了武英殿。
  “既然都来了,就说说吧。”
  早已等待在此的朱祁钰端坐在主位之上,手中把玩着一艘大明宝船的模型。
  “启禀陛下,军户全部改制后,必然会伴随着人口迁徙。”
  “土地分配定然会重新出现问题,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
  “没错,马上就要过年,若年后因土地问题耽误春耕,全国定然会出大乱子。”
  朱祁钰听完,摇头笑笑说道:“既然要改,那就彻底些。”
  “凡是军户改制之家,若户籍留在原地,皆可均分户籍所在田亩。”
  “并且,由三十税一改为五十税一,好让他们快速恢复生产,过上安稳的日子。”
  说到土地,朱祁钰笑意隐去,转而换上一脸郑重之色,又道。
  “不过,百姓所分之田地,若要出售,必须由当地县衙收购,不得私向他人售卖。”
  “还有,原有的百姓住户,同样享有五十税一的国策。”
  “但外来定居之人,不在此间考虑之内。”
  说完土地,于谦也迫不及待的站出身子,他对于边防尤为看重。
  “陛下,还有兵员之事,有粮无兵,亦无法阻挡异族兵峰,至少目前是这样。”
  “臣请陛下拨款五十万两,用以招募兵士,训练新军。”
  “准!”
  一旁的户部尚书王一宁听到又要拨款,眼皮也是忍不住跳动几下。
  他不知道这些钱,过了今日还能剩下多少。
  “最主要的兵与粮的问题,朕已替你们解决,现在你们就听听朕的问题。”
  说罢挥挥手,成敬心领神会的拿出一道诏书走上前来,朗声念道。
  “今天下之大,岂乏人才,但拘于世袭,限于资格,虽有异才无由自见。“
  ”乞敕两京一十三省各举谙晓韬略、或明习战阵、或长于骑射......”
  “具名闻,会官考试,庶武备而真才出矣。”
  “文武并用,古今通义,国家之于文,三年一大比,而武科也当如是。”
  “朕决定,于景泰元年五月,在顺天举办武科应试,以强我大明军威!”
  “尔等尽快议出个具体章程,千万莫耽误来年的武举科考!”
  众大臣听完,皆是心中明白,平民升迁之路再添一途,而朱祁钰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定会再次拔高。
  “臣等遵旨!”
  “好了,尔等尽快去办。”
  “除工部尚书留下,其余人等退去吧。”
  待其他人走后,朱祁钰走到其面前,看着这位身材高大,人人皆称其清廉正直的重臣。
  对于高毂,朱祁钰了解的并不多,登基之后,与他单独议事的机会也几乎没有。
  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与陈循是同年的进士,且与私心甚重的陈循相反,反倒是颇为耿直,公正。
  “高爱卿,你与朕详细说说,如今的水利修缮到何种地步?”
  听到朱祁钰留自己是为兴修水利一事,高毂才长吁口气,心中那股紧张的感觉才稍稍放松下。
  “回陛下,昨天已与户部完成拨款交割之事。”
  “对于选定的位置,部里一致认为,陕西山西与直隶是最为要紧的地方。”
  “尤其是山西,经过此次战乱,其境内原有的水利基本都已破坏殆尽。”
  “为了避免来年爆发饥荒,优先山西至顺天一段,其次剩下的钱用在应天周边。”
  朱祁钰听完点点头,对于工部的安排还算满意。
  而后,脸上神色却是一变,眼神紧盯着高毂说道。
  “高爱卿,你对于大明如今的困境怎么看?”
  这一问,却是让高毂感到有些懵,想想之后说道。
  “这似乎与工部并无太大干系?”
  此话说完,高毂抬头便看见了朱祁钰那威势逼人的目光,又是急忙低下头说道。
  “大明朝如今百废待兴,却也是百废无一用。”
  “想要恢复仁宣二帝时期荣光,非五年之功不可改也。”
  “若朕能在两年内完成,高爱卿可信否?”
  .......
  ......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