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虎 / 第二十三章 伴舞

第二十三章 伴舞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孟浩然说起李白,忍不住多夸了几句。
  莫秸明明能搭上话,却得表现出完全不认识,坐在一旁默默倾听。
  原因无他。
  这厮刚扯谎说失忆,要是对李白了如指掌,不就成了反复小人?
  莫秸也不着急发言,在社交场合当一个倾听者,更符合他当前隐者人设。
  他陪孟浩然聊了会,估摸着灶膛里该添柴,以及锅中水也快烧开了,便告辞回屋去忙中午饭。
  舀开水,杀鸡,烫毛,拔毛...
  莫秸按流程独自忙碌着,当他把烫好的鸡从木桶中提出,准备就地拔毛处理的时候,想到自己一直‘躲在’后院,会不会有些怠慢孟浩然?
  我干脆到前院拔毛?
  莫秸想到就干,他提着鸡正准备动身,孟浩然却突然出现。
  “这么快就杀好了。”
  “正说带去前院拔毛,顺便陪浩然兄说说话...”
  “你不用管我的,一个人饮酒不痛快,我便跟来想帮帮忙,大家一起会快些。”
  孟浩然笑着回应的同时,眼睛却四处打量一脸好奇,当目光落到案板上的陶盆,又自顾自走了过去,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
  近前一看,盆里泡着晒干的蘑菇,随即问道:“这蘑菇看上去不错,用来炖鸡必然很香,王摩诘说你做菜好吃,看来今日能一饱口福。”
  “王兄谬赞了,他可能很少吃农家饭,偶尔吃到觉得很新鲜罢了,其实山里有什么吃什么,那是之前采的野蘑菇,等会再加点豆角当配菜,浩然兄莫嫌弃才是...”
  “欸...”
  孟浩然直摆手,说道:“有肉还有菜,已经够丰盛了,对了,我没看到家里有豆角,是直接到地里摘吗?豆角地在什么地方?我正好没事去摘回来。”
  “这不合适...”
  莫秸话没说完,孟浩然就转身离去,并喃喃说道:“大家都是朋友,说了不用客气,我自己去找好了。”
  “啊这...”
  ......
  孟浩然真不是嘴上说,他不但到地里摘来豆角,后面还帮着莫秸添柴烧火,完全是一个热情老大哥。
  想到两人一起做饭,还能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而且孟浩然如此豪爽,莫秸太客气反而扭捏。
  孟浩然与王维高冷不同,他行为方式更平易近人,很快就与莫秸拉近了距离。
  而且他也很会找话题,最开始的话题一直在王维身上,那是两人能产生交集的朋友。
  孟浩然欣赏王维的才华,也惋惜王维蹉跎这么多年的境遇,却绝口不提玉真公主一个字。
  原因很简单。
  一是他与王维价值观一样,不愿低头去依附一个女人;二是莫秸外貌与王维相似,却隐居在延生观后面,难说没有特别的想法,怕说出来惹得莫秸不高兴。
  等到炖鸡端上桌,孟浩然与莫秸坐在凉亭下,才结束王维的话题。
  孟浩然反客为主,抢着为莫秸倒上酒,说道:“有酒有肉有朋友,有山有水有清风,我们现在正式相识,请!”
  “浩然兄请。”
  莫秸举杯对酌,再没扭捏推让。
  此情此景,让他想起常看到的一部综艺《向往的生活》。
  隐居在此固然清静,但如果偶尔来个朋友做客,一起聊天喝酒也真惬意,最关键王维、孟浩然都是名人,自己何其有幸与他们结交。
  大唐要有这个节目,莫秸真愿意免费出地盘,李白、杜甫啥的随便来,那真是心中向往的生活。
  “这鸡做得好啊,我其实也会做饭,不过手艺不及你。”
  “有这菜佐酒,得多喝几杯。”
  “来来来,维之,杯莫停。”
  “别说酒量浅,你们蜀人都能喝,李白就是个例子,再来!”
  ......
  在莫秸的固有印象里,孟浩然应是个平淡的田园诗人,没想到真人竟如此外向,而且还如此好酒。
  嗯,这一脸胡子,好酒正常。
  孟浩然热情斟倒劝杯,莫秸也不愿扫兴尽力作陪,奇怪的是今天并没醉意。
  按说唐朝的酒,酒精含量都很低,只要不喝得过量,一般都不会醉。
  莫秸当时还纳闷,以为这具身体有问题。
  现在想来,或是那日搭亭子做家具,自己身体太疲惫之故。
  酒过三巡,一锅小鸡炖豆角野蘑菇,被两人吃了大半去。
  孟浩然许是喝得尽兴,突然一脸好奇问莫秸:“维之,王摩诘被你的《消愁》激励振作,还说你比他唱得更好听,为兄能不能一饱耳福?”
  “不能吧?”
  莫秸听得一愣,随即说道:“我唱也只能清唱,而王兄能琵琶弹唱,我一定不如他...”
  “没关系,咱吃了不少肉,也喝了不少酒,正好找点乐子。”
  孟浩然干了杯中酒,当即扶着桌子站起来,正色说道:“这样,虽然没人给你伴奏,我来给你伴舞。”
  “啊?”
  莫秸顿时懵了,心说您能伴舞?
  就在他惊得挠头时,孟浩然已经大步走进茅屋,出来时手中拿着一柄剑。
  好家伙,你所谓的伴舞,原来是舞剑?
  孟浩然径直来到桌前,锵一声拔剑放下剑鞘,笑呵呵说道:“我学过几年剑,虽然没机会用于实战,但用来舞剑助兴,还是别有一番乐趣,我们开始吧?”
  “呃...要不还是小弟先唱?唱完再欣赏浩然兄剑术?否则我不能专心。”
  莫秸听罢尴尬一笑,《消愁》词曲都较为伤感,舞剑助兴实在过于违和,于是婉转提出建议。
  孟浩然欣然点头,当即坐下挥手示意。
  莫秸清了清嗓子,旋即用低沉声音唱道:“当你走进这欢乐场...”
  一曲终了。
  孟浩然表情变化不大,显然对歌曲的感觉不如王维,但还是礼貌抚掌肯定,“不错,维之声音更有特色,但是少了乐器伴奏,始终像少了些什么。”
  “说得没错,有伴奏大不一样,王兄对音律的精通,小弟自愧弗如。”
  莫秸回得很真诚,他很清楚各花入各眼,不能强迫所有人都喜欢。
  那首《消愁》能打动王维,是他代入了自己故事,而孟浩然的际遇不同,情绪自然难以调动。
  “你也很厉害,这歌词虽然直白,但却惹人深思,它就像一剂良药,令王摩诘药到病除。”
  孟浩然言罢,抓起桌上佩剑出了凉亭,望向莫秸意味深长说道:“听说那首《消愁》,是根据王摩诘故事所作,现在我献丑耍弄一套剑法,维之要能以此作歌一曲,我就真服了!”
  话音刚落,孟浩然一跃而起,弹手出剑。
  金光被剑身带着起舞,院内顷刻间粼粼耀目。
  凉亭内,莫秸愕然视之,心中不解。
  不是。
  我刚不是解释了吗?诗与歌都是从梦里来的,你怎么就不相信呢?
  看人耍一套剑就能谱曲作词,那是音乐天才做的事好么?我只是一个山野村夫。
  当然,我虽然不是音乐天才,但脑袋里有个小曲库。
  孟浩然,舞剑?
  竟真有一首很配。
  只不过,我不能马上拿出来,否则就解释不清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