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面对李进炽热的表白,秦霞没有丝毫“来电”。
李进爱的岩浆让她的内心有一种灼灼的痛感,她甚至有些厌恶。
女人是感性的,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不爱一个人只需一点理由儿。她对李进太熟悉了,他的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
从小秦霞就觉得李进虽然其貌不扬,但是鬼点子多,人机灵。也是作为小伙伴,没有那种青梅竹马的感觉。
长大了,李进对自己有了那层心思。此刻,面对李进的爱的表白,秦霞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她不得不逃离李进来维持内心的那份安宁。
都说距离产生美,但是有时候距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爱情真是奇怪,自己喜欢的人拼命去追,追不上也可劲地追;自己不喜欢的人使劲地摆脱,像急于扯掉粘在身上的口腔糖一样。
难道就是因为自己心中有了马海生,才对李进如此抗拒吗?
不是。
秦霞承认,她对马海生的爱天地可鉴,发乎本心。
爱情与纠缠的判断,全在于当事人的喜爱与否,但爱情本来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事情。
秦霞只所以拒绝李进,除了对他没有感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还在于心底的隐忧:“因为她宝贵的第一次已经献出去了,而从他对李进的了解,这家伙非常在乎女朋友是不是处女,尽管这家伙是个花花公子,谈过的女朋友也不少,但是他的这个执念始终没有放下!”
秦霞告诉李进:“李处长,咱俩不可能,让我嫁给你,只是我爸的想法,我本人对你没有感觉!”
“可是,我爱你!”
“那是你的权利。”
“咱们从小一起长大,有感情基础。”
“两回事!”
“感情可以慢慢培养。”
秦霞摇了摇头,说:‘咱们就是普通朋友,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观点,咱们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了。”
“别!”李进急忙摆手。
秦霞的话说得李进透心凉,显然秦霞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但是这样的“狠话”并没有熄灭李进心中燃起的爱情之火。
他对秦霞的追求越来越热烈了,爱情之泉不断地喷涌,涌出的爱情之水滋润着自己的心田,却丝毫灌溉不进秦霞的爱情土地。
每个周末,李进都像打卡似的在北海科技公司大门外等待秦霞,他捧着一大束标志性的玫瑰花,站在豪华的“大奔”旁边恭候秦霞,像盼着一场盛大的宴会。
这几乎是每个周末的“标配”。有一种痴情,就像单相思的鸟儿;有一种爱的执着,也叫等待。
李进一见秦霞出来像迎接贵宾一样迎上去,双手捧上花束,满脸放光,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霞儿,我不管你有没有男朋友,只要你没有结婚,我想我还是可以争取到机会的。”
“你不觉得这样做毫无意义嘛?我不可能接受你。”秦霞推开他的花束,冷若冰霜地说。
“话不要说的那么绝对,山不转水转,我想你会接受我的。”
秦霞很无奈,也很苦恼,他无数次地对李进说,她已经有心上人了,再宽广的胸膛也容不下别的男人。
但是李进听不进去,还是一个劲地表白,痴情到单腿跪地,这是在求婚啊!弄到最后,门卫和单位的部分同事,都知道有一个追求秦霞的痴情男人,而这个痴情男人还是好单位的一位副处长。
有人羡慕,秦霞命好。
也有人暗暗地讥笑秦霞不知道好歹,放着这样一个好男人不嫁,却要倒追那个马海生。
人各有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秦霞无语了,爱一个人不不需要理由。
面对李进的“追求”,她改变下班的时间以避开他,甚至乔装打扮与女伴们结伴出单位,但这都不能改变李进“痴情”的骚扰。
秦霞最后不堪其扰对李进说:“你再这样下去,我报警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进明白他的努力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明白再这样下去也是一场没有回报的自嗨。
李进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自己好赖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他的爱慢慢地转变成一种恨,这就是物极必反吧。
他在暗地调查秦霞不喜欢他的原因,最终他明白了,原来秦霞喜欢的男人是本单位的博士,这个博士就是马海生。
李进恨得牙根痒,说:“这小子跟自己争,是不是自不量力了点?!”
李进在自言自语的时候,眼睛鼓得像牛蛋,腮帮子“肿得”像吹鼓手吹喇叭似的胀着,醋味遇上了妒忌的火,“砰”地一声着起来,妒好的火焰越烧越猛,散发出了醋味。
他在心里暗骂:“马海生,不给你一点儿苦头尝尝,你真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睛,在北海城内敢惹我李进的人还不多,跟我李进争女人也轮不到你!”
这一切马海生蒙在鼓里,他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厄运。
马海生在同事中人缘不错,用一句官方评价群众基础好,他所在的部门推荐后备干部时,他被同事们全票推荐上去。
大家在组织部门征求意见时,异口同声地说:“海生这小哥不错,人帅,学历高,待人和善,工作能力强,选他做后备干部,我们服!”
对于大伙儿的支持,马海生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是大伙儿抬举他,他甚至认为自己不配,自己何德何能让大家如此抬爱?
他的名单与其他后备干部人选一起报到组织部门,他踌躇满志,决心不辜负大家期望,一定要好好表现,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北海科技公司。
他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二十年规划,这决不是逞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私心自用。
他就是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北海科技公司共同成长。
他想:如果北海科技公司招进来的博士都不为企业贡献全部力量,那其他人更不会不遗余力了?
马海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博士的含金量,决不是花拳绣腿,让人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