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晚明1640 / 第14章 救民之心

第14章 救民之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正沉思片刻。说道:“赈灾。”
  “哈哈哈-------”袁枢大笑,眼中充满了嘲讽,连一秀才的都知道的事情,朝廷上诸公,都在做什么。“你带你的家人,入城安置吧。”
  袁枢在城楼上早就看见刘正一行人了。
  刘正悬着的心,这才落地了。
  随即立即下了城楼。去安置家人了。
  “爹爹。”袁枢身后一个女子问道:“你问的是兵法,刘正说赈灾,根本不对题。你为什么赞赏?”
  “赋秋。治政不修,兵事乃起,政事兵事俱为一体,他说赈灾,就说明他从治国上考虑河南局面的。不是单纯武夫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今局面,杀人再多,能有个屁用,不赈灾,除非将河南杀成白地,这事情也完不了。”
  袁枢语气狠狠的。
  “那-----,为什么不赈灾?”袁赋秋双眼如秋水,单纯的,好奇的看着父亲。
  袁枢说不出话来。
  *******
  刘正从城楼下来,立即被无数人围住了。
  “公子,我这里有钱,能不能带我入城。”一个商贾打扮的人拼命拽住刘正的袖子。被刘节狠狠的推开。
  “公子,将我女儿带进城吧。求求你了。”一个母亲抱着七八岁的孩子。跪在刘正面前。挡住刘正的道路。不住磕头。
  刘正只能绕过她。
  “河南这个局面,死人是正常的。我自身难保,我救不了所有人。”刘正在内心中反复告诉自己。
  但是他依旧能听见一个声音再说:“你读书这么多年,忍心如此。”
  刘正很清楚,一旦流寇攻城,滞留城外这些人,一定会死的。
  “袁枢都忍心,我有什么不忍心的?我才几个人了。天塌了高个顶。我才算什么东西。我没办法。”
  这个声音再次响起:“你真没有办法吗?”
  一瞬间,刘正已经想到几个办法。
  但是值得吗?
  “不管做什么,也救不了所有人,还有可能将自己搭进去。”
  刘正努力压制住自己的胡思乱想。
  但一双双渴望的哀求的眼神,让他无法回避。
  “公子,公子,求求你了。我给你钱,带我儿子入城吧,为奴为婢,都行。”
  一个女子跪着地面上,膝行追着刘正。哀声欲绝。
  刘正快走几步,回到自己的车队中。却见奶奶正在抹眼泪。
  “奶奶,出了什么事情?”
  “刚刚见了一个老姐妹儿子。我本想将他女儿嫁给你的。但却不想老姐妹与她女儿,都已经不在了。”
  “乖孙,能不能带上一些乡亲?”
  刘正沉默了。
  从感情上,他何尝不愿意带更多人入城。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刘正从小接受的教育,也不是让他见死不救的。
  但是,实在是能力有限。
  “安民。他们很可怜。你能不能与袁公说说,多带几个人进城?”刘节也说道。
  面对奶奶,刘正不好说什么。
  但是刘节如此说。刘正顿时爆发出来:“七叔,你以为我是铁石心肠吗?看到这些人,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是我不想吗?乱世先杀圣母。乱发善心,是要死人的。要救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个代价,谁付,你付吗?”
  七叔刘节沉默片刻,说道:“可以。”
  “什么?”刘正惊讶说道。
  “安民啊。”七叔刘节说道:“七叔书读得不多,大道理不懂。但是却也知道,而今你拉别人一把,别人才会拉你一把。”
  “而今局面,单单靠我们一家人,是很难熬过这个荒年的。纵然有袁家庇护。但是那也是寄人篱下,托庇于人。太不可靠了。”
  “至于死人?”
  “这年头,还怕就不死人了吗?做什么不死人。”
  “不做事就能活吗?”
  “这年头,不管是谁的命,哪怕是我的命,都不值钱。”
  “七叔我烂命一条。死有什么可怕的。我怕的是白死。”
  “你真要想清楚,下决心,七叔豁出这条命,又如何?”
  刘正说不出话来。
  是的,他刚刚也想过怎么样才能保全这些人。
  有几个办法。但无一例外,都需要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人命。
  自己人的人命。
  而七叔刘节,看似鲁莽,却有大智慧。
  “不做事就能活吗?袖手旁观就能活吗?”
  “今日我或许有袖手旁观的余地,但是来日,还有吗?”
  刘节的话,一瞬间将刘正心中的犹豫给击碎了。
  “我错了。”刘正心中反省:“我的心态并没有调整过来。在后世,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
  “而现在,不拼命就活不了。”
  后是整体保障之下,只要不走极端,有一口饭吃,还是没有问题。但是在崇祯十三年的现在,不拼命,不奋斗,不出类拔萃。是没有活下去的资格的。
  “独善其身,能独善的了吗?”
  刘正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也没有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的觉悟。
  但他明白了。
  现在,救人就是救己。
  救别人于水火。筛选出可靠,可用之人。尽可能吸纳力量到自己麾下。大家抱团取暖,才有在乱世活下的机会。
  刘正立即向奶奶与七叔行礼说道:“我知错了。我这就去办。”
  立即回到城楼上。行礼之后,问道:“师叔,是您下令将这些拦在外面的。”
  “是。”袁枢说道:“贼人迫近,就在这几日了。你如果想劝我放人入城,就不必开口了。你也是学兵法的,岂能如此妇人之仁。”
  “师叔所言极是。”刘正说道:“城外这些人心思不明,说不定就隐藏着贼人的探子。万不能放进城来。只是师叔有没有想过,如果放任不管,贼人一到,这些人被贼人胁迫攻城,那时候也是我们的麻烦。”
  “这个麻烦也要解决。”
  袁枢大吃一惊,说道:“你要将他们全杀了?”
  袁枢目光几乎能凝固成字了:“你小子好狠的心肠。”
  “师叔何出此言。”刘正连忙辩解道:“小侄的意思是,在城外立一营。将老弱接入城中,留青壮在外。与县城呈犄角之势,分贼人之兵。”
  “如此既能多救一些百姓,也能分散城中压力,更不会有损师叔名声。一举三得。”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