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抛出这个话题,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了很久,再加自己在养育普通孩子,过程中,劳心劳力,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大,或者说跟自己的预期不符可能更准确一点。
为什么有这个思考呢?
我自己的小孩,八岁,目前上二年级,生在上海,你说我们夫妻没有期待,那是假的,那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期待,谁跟你说对孩子一点期待没有,那你离他远点,这个人很虚伪。
期待归期待,但实际效果呢,并不大,还是爱玩,学习成绩嘛时好时不好;待人接物嘛,也不是那种特别会来事的;运动上,体质还可以,但离真正的运动能力还差的很远;艺术上,比如画画,音乐,也在学,马马虎虎,离真正的艺术也够不着,当然这只是我的观察,并不一定对,我个人的见识跟认知也不一定对,但是如果你比较的话,特别优秀的孩子还是可以看的出来的。
把自己的孩子跟人家比较,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内心还是会有一丝愿望,不要告诉我,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心思,这是不显示的,是人就会有的,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太过了就不好,正常的比较是没有问题的。
普通孩子,养育起来,就是那种怎么都够不着,但是又想够,不优秀但是又想优秀,花精力但是成效不大,你说怎么办?放弃嘛不可能,现在基本都是一个孩子,肯定不可能;不放弃吧,吊儿郎当的样子,不上心,态度不端正,学东西没有那么股劲,你心里又不舒服,怎么办?所以养育普通孩子其实是最累的,而且累的成效不大,这才是最让人郁闷加头疼的事情。
为了孩子,查遍了基本上能看的网络文章,买了很多书,也学习了很多,但实际上运用起来成效都不大,想让普通孩子变的世俗那样的优秀,不是一般的难,慢慢的也摸索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对与错不知道,但是至少我认为不会很差。
把不切实际的想法抛掉,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财力,一步一个脚步去做,举个例子,对待学习上,每天完成学校的作业,课外的东西多读一点,不要期望有很大的成绩提升,把能提升成绩的欲望掐灭,就当是积累,等待花慢慢开,不要着急。
比如语文上,除了完成学校老师的作业,读课本,背课文,每天可以尝试背一背古诗,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了,每天一首,刚开始比较难,慢慢就不难了,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从10到15分钟一首,现在基本3到5分钟一首,如果还有时间,认认字,做一点试卷,我们每天都怎么做,虽然对成绩提升不大,但是以后的事情谁知道的,万一有用呢?
数学,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每天一篇口算,100道题,先易后难,6分半钟完成,刚开始可能9分钟,多做了慢慢就能到6分半钟,相信我,我们家普通孩子目前就是这么做的,刚开始有点难,有点抵触,现在基本没有问题了,然后做一点课外的思维题,几道就可以,不要多,每天坚持。
英语,也是一样,除了学校的作业,背默单词,4,6,8,10个都可以,慢慢增加一点,然后每天读一篇文章,不要很长的,简单一点的,边听边读,慢慢磨耳朵,普通孩子没办法,就只有多听多读多写多默,每天坚持。
如果财力够,课外辅导可以适当弄一点,我们报了英语跟写字两个班,说实话效果一般,但我们还是坚持报班了,只能慢慢等,慢慢磨,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花开不开,我说了不算,只能等,积累多了,有可能会好,调整心态自己的,不要期望太深太多,平常心看待。
兴趣班,孩子自己挑一个喜欢的,他喜欢画画,随他的愿,喜欢就去学;另外一个是我强逼的,跆拳道,我喜欢孩子能有点竞技思维,慢慢时间长了,他也喜欢上了,跟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习惯,没有抵触情绪,再加体质也确实变的比以前好了,虽然练的一般在我看来和别人比较,但是我现在心态平静了,慢慢来,总有路走。
最后是身体锻炼方面,我们选择的是骑车跟登山,徒步,周末我们基本都在户外,不是骑车就是爬山,这个对体质好,孩子不大会生病,对眼睛好,养育孩子的父母都知道,眼睛跟牙齿一样都是花钱的东西,户外对眼睛的好处非常有效,叫远视储备,多待户外,眼睛比不待着户外的孩子近视的概念小很多很多,这是科学数据,当然有天赋,有的孩子怎么都不近视,看你家的祖坟有没有冒青烟。
现在我们夫妻达成一致,孩子就是这样普通的孩子,只有坚持自己的脚步,一步一个脚步,走到哪里算哪里,慢慢培养习惯,积累知识,锻炼身体,减少期待,静待时间的脚步去洗涤,把最难的事情变成最简单的步伐,我们一起走,慢慢走,谁知道以后呢?
花时间,花金钱,花精力,只等待,只引导,只陪伴,用最简单的步骤重复去做最难的事情,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