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带娃的男人 / 给孩子讲故事之王阳明篇

给孩子讲故事之王阳明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儿子,你最喜欢那个历史人物?
  我最喜欢永乐大帝。
  为什么呀?
  我觉得他非常勇敢。
  哦,给我解释解释。
  你不是跟我讲过吗?别人打仗都是弟兄们上,自己在后面,永乐大帝打仗,都是兄弟们跟我一起上,他先上的。
  是的,明朝的皇帝当中,他是很特别的一个,马背上的皇帝,一生酷爱打仗,非常好。
  那今天爸爸给你讲一个我喜欢的人物吧。
  好呀。
  平时除了工作之外,我喜欢看书,陪小孩,应酬很少,我尤其喜欢看历史书,可能是我比较愚钝,喜欢在历史中去找读书的乐趣吧,正传,野史,人物传记,我都喜欢,整个历史朝代,我比较喜欢明清两朝的故事,可能是离我们年代比较近的缘故吧,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前两本书我很小的时候都读过了,后面一本我以为不好看,一直没看,前段时间看完了,还专门给乾隆写了一篇文章,更全面的了解这个历史人物。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也看了几遍,明朝的人物我喜欢的最多,清朝也有,比如曹雪芹,前段时间刚看完西游记原版,写的真好。
  明朝人才辈出,建国皇帝朱元璋,迁都皇帝朱棣,还有做俘虏的皇帝,爱玩的皇帝,改革家张居正,力挽狂澜的于谦,正直的清官海瑞,抗倭英雄戚继光,大太监魏忠贤,刘瑾,抱团嚣张的东林党,穷困潦倒的大才子唐伯虎,四大名著三部都出自明朝,这个朝代精彩异常,所有这些人和事,我都喜欢,历史就是这样,供后人欣赏,但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王阳明,王圣人,一是因为他的学说,知行合一是我自己做事的标准;最主要的还是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他扮演了太多角色,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基本把能拿的家都拿了,还得了一个历史上只有两三个人才能得到的称号,圣人。
  我目前在拜读传习录,有些看不懂,多看几遍,非常好,心能静,自己还想过给阳明先生写篇文章的,后来还是不敢动笔,文笔确实不能古人相比,相形见绌,明朝大家黄宗羲,也是余姚人,阳明先生的信徒,写的一篇文言文,我觉得比较客观,文笔也好,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实在没法改动,摘录下来,给你欣赏一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这里应该加了个书法家,阳明先生的书法自成一体,也非常好。
  王守仁字伯安,学者称为阳明先生,余姚人也。父华,成化辛丑进士第一人,仕至南京吏部尚书。先生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岑夫人梦神人送儿自云中至,因命名为云。五岁,不能言,有异僧过之曰:“可惜道破。”始改今名。豪迈不羁。十五岁,纵观塞外,经月始返。十八岁,过广信,谒娄一斋,慨然以圣人可学而至。
  登弘治己未进士第,授刑部主事,改兵部。逆瑾矫旨逮南京科道官,先生抗疏救之,下诏狱,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遣人迹而加害,先生托投水脱去,得至龙场。瑾诛,知庐陵县,历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时虔、闽不靖,兵部尚书王琼特举先生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未几,遂平漳南、横水、桶冈、大帽、浰头诸寇。
  己卯六月,奉敕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而闻宸濠反,遂返吉安,起兵讨之。宸濠方围安庆,先生破南昌,濠返兵自救,遇之于樵舍,三战,俘濠。武宗率师亲征,群小张忠、许泰欲纵濠鄱湖,待武宗接战而后奏凯。先生不听,乘夜过玉山,集浙江三司,以濠付太监张永。张永者,为武宗亲信,群小之所惮也。命兼江西巡抚。又明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嘉靖壬午,丁冢宰忧。丁亥,原官兼左都御史,起征思、田。思、田平,以归师袭八寨、断藤峡,破之。先生幻梦谒马伏波庙,题诗于壁。至是,道出祠下,怳如梦中。时先生已病,疏请告。至南安,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而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七。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祠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
  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湊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先生悯宋儒之后,学者以知识为知,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理为天地万物之所公共,故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者也。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训,不得不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功夫。
  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不出于是。而或者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释氏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止守此明觉;世儒则不恃此明觉,而求理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为绝异,然其归理于天地万物,归明觉于吾心,则一也。向外寻理,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总使合得,本体上已费转手,故沿门乞火与合眼见暗,相去不远。先生点出心之所以为心,不在明觉而在天理,金镜已坠而复收,遂使儒释疆界渺若山何,此有目者所共睹也。试以孔、孟之言证之。致吾良知于事物,事物皆得其理,非所谓人能弘道乎?若在事物,则是道能弘人矣。告子之外义,岂灭义而不顾乎?亦于事物之间求其义而合之,正如世儒之所谓穷理也,孟子胡以不许之,而四端必归之心哉!嗟乎,糠粃眯目,四方易位,而后先生可疑也。
  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中,诏从祀孔庙,称“先儒王子”。
  写的太好了,没法改动,只能膜拜,短短的一篇文章,把阳明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追求完美至圣的心,写的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大家就是大家,阳明先生自己也没想到,他在几百年后,甚至几千年后,后人一直记得他,为他立传,出书,传播他旷世的学说。
  阳明先生,马下是文学家,政治家,上马是军事家,打土匪,灭叛乱,就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庙堂是正义使者,痛陈弊端,庙堂外是教育家,传播学说,流芳千古,千古万人。
  我想起了他的四句格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是他学说的精髓,再加上知行合一的理论,为后世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
  知行合一何其难呀,值得我们一生去践行。
  爸爸,反正我记得王阳明很厉害,特别是打土匪的时候,那些土匪给他刷的团团转。
  哈哈,打土匪只是他的一点小成绩,他志在天下,志在天地。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