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面文章里讲过,陪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一般坐旁边看书,当时孩子休息时候想听故事,我就跟他讲历史人物的故事,他很喜欢听,这一期讲乾隆皇帝吧,给这个人物正正明。
以前看过很多关于乾隆皇帝的评价,电影,电视,基本贬义居多,都是戏说乾隆,风流乾隆,信任贪官和珅,后期清朝没落之类的事情,当然这些里面有真有假,供人观赏,有故事才有人看,见仁见智,我喜欢看故事也喜欢看史料去对照,才有意思,都一样的见解有啥意思呢?我跟孩子讲故事,尽量真实一点,基于我的认知。
历史不就是等着人去探秘的吗?那问题来了,真实的乾隆皇帝是什么样的?
第一:为乾隆皇帝的风流洗洗冤屈
清高宗乾隆皇帝,名弘历,爱新觉罗氏。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农历八月十三日生。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钟爱,养之宫中。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即密建其为皇储,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生于1711年9月24日,卒于1799年2月7日。
乾隆的后代不多,老婆也不多,比起他爷爷康熙,没法比,他跟原配皇后富察氏的感情很深,富察氏生的两个儿子立为太子,可惜都夭折了,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爱写诗,他为富察皇后一个人就写了几百首诗,而且是他那么多一般诗里面质量最高的,我们看看他写给皇后的诗。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棉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
那为什么有风流的传说呢?因为他南巡太多,后世觉得他是为了玩,当然有玩的一方面,其实更多的是巡视四方,排场大了,下面人巴结,当然一切责任都要挂在他头上,二一个,他喜欢他爷爷康熙,像爷爷靠齐,康熙也喜欢南巡。
一些历史故事写的很花桥,其实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当然乾隆喜欢民间女子的事情是有的,他爸爸雍正不也喜欢吗?
而且古代皇帝出巡,身边都是人,跟女子接触的机会其实不多的,不要被历史故事所迷惑。
第二:他跟他父亲雍正一样勤劳
大家都知道军机处都是好几个大臣,一般都是三到四个,管民政、军事、人事、财税等等,乾隆皇帝那个时候几个大臣,张廷玉,额尔泰,刘统勋,傅恒,纪晓岚,阿桂等等,都要每个人轮一天,乾隆皇帝呢,每天都是五点准时到军机处,几十年呀,一般人做不到的,做好皇帝不容易的,一个人顶五六个人,有人说怎么没和珅呀,和珅是乾隆皇帝晚期的重臣,前中期根本没他的事,前中期这些辅政大臣都是很厉害也很正的人。
古代当皇帝很不容易的,没有想象的那么悠闲,不要被历史故事给迷惑,他们处理政务的时间很长,只要是好皇帝,基本都是很幸苦的,不辛苦不干活,被人说被人骂,这个吃不消,那些御史都很厉害,动不动就上折子。
第三:后期信任和珅
一个人做皇帝做久了,老子天下第一,慢慢就会变,我们自己只要仔细想想就明白,他爷爷康熙不就是这样的,皇权时代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不也一样吗?
他20几岁做皇帝,身体好,做到88岁,60多年,倦态了,前面跟着的人都死了,后面这帮人都是孙子辈的人,和珅是什么时候开始发际呢?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26岁,那个时候还是个清官,到1780年云贵总督李侍绕案后开始变的,他跟李有仇,扳倒了他,后面阿桂的儿子也给和珅扳倒了,这个时候乾隆已经69岁了,乾隆皇帝是1711生的,1799年死的,和珅也是1799年死的,年仅49岁。还有纪晓岚,他是1724年生的人,基本都是跟着皇帝写文章,编制四库全书,不怎么参政的,中间还被贬过好几次。他比和珅大24岁,而且他很早就跟着皇帝身边,他最大的官就是礼部侍郎兼内阁学士,编书的,跟和珅交集不大的。
和珅是乾隆晚期得宠的,那个时候,乾隆皇帝年纪大了,慢慢喜欢奢侈,人都一样,不要说古人,今天的人也一样,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第四,几次打仗
人都说他好大喜功,皇帝吧,谁不听话打谁很正常。当然有一部分不好成分,但是更多的是利,XJ就是他在位的时候正式世代纳入我们领土的,地方叛乱也是他派福康安去平叛的,大小金川,和卓都是,虽然有点以强凌弱的味道,但是国家的版图确认了,云南那边也归政府管了,不是土司管了。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有的,好大喜功也是有的,但是国家的版图确认了,也不能说全是坏事,只是后期打仗有点随意了,考虑不周全,国家的银库没有刚开始他登基那么丰盈,越打越少。
第五,老了不中用了
这个我觉得能理解,年纪大了,主要是和珅当权的时候,他已经快70岁了,基本养老状态,和珅又是个人精,哄他一套套的,他想的是舒服就行,一辈子打打杀杀,太累了,谁能做到到老了很清晰的思路,不糊涂,恐怕没人敢说吧,问问自己就知道了,不能把人的通病就按在一个人头上,这个不公平,其实他减免天下赋税是最多的,五次,带来了什么呢,全国人口激增,到他死的时候,清朝人口3亿多,已经超出他的能力控制了,所以后期很乱,老百姓没饭吃,起义很多,在加他老了,又不肯放位置。
乾隆是个好皇帝,虽然在我心里比不上他爸爸雍正,但是如果雍正也做60年皇帝的话,就不一定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