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股市快收尸了,不对,快收市了,不忍直视了,所以腾出时间写点东西,写啥呢,就写一点股市吧。
“”,今天大盘大跌,那句熟悉的股评又出现了,有没有熟悉的身影呢?非李大霄不可。
市场总是出人意料,弄人无数,当出现熟悉的句子,市场真的就恐慌了;若同时出现熟悉的身影,哎哟,铁定,市场又在探寻恐慌的底线了。
我说,你就不能别老说股票吗?万一读者有炒股的,万一有炒股也亏了的,万一有炒得只剩裤衩的呢,他不怨你吗?
不,你听我说,不是那个意思,压根就没有万一,肯定有,不同的是裤衩还剩几条,是老裤衩还是新裤衩。
说到裤衩,我又想到另一件事情。我洗完澡后,总喜欢穿着裤衩出来,如果我穿着红色裤衩,我老婆肯定会训我:你又炒股了?!你要我说多少次,不要玩那玩意,被抓去缅北都比玩它强!
穿绿裤衩会比较让她放心,那代表我空仓了。
说点其他事情呗。苹果公司发布新的ar眼罩了,是眼罩还是眼镜?不管它了,反正就是那玩意,反正我也只会炒股。
消息层面上,无一不在表达,这玩意挺先进的,扯到我们的话,还是那句,为什么我们造不出来?
苹果造ar,世界上一流的公司用一流的人才,造一流的产品,以此拉来和其他公司的差距,就这么简单,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问题,现在不是蛮力出奇迹的时代,我们是要好好想想人才这个问题了。
我们没有人才吗?有且挺多,只可惜,我们只有还房贷的人才,我上次见到那个人还挺会还房贷,他教我如果充分利用时间去做更多的活,挣更多的钱,还更多的房贷,作为报答,我教他炒股,没办法,我也只会这个呀,怪不得我,谁叫我们有礼尚往来的传统,哎,他当初反着听就好了,不能怪我,不能怪我,如要怪我,我也只能怪教我炒股那个人,冤冤相报何时了,何时了。
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优衣库那里,因为那个地方,裤衩优质,且颜色多选,红的挺多,他那时候脸色不太好,不敢多聊,聊的都是非股市的,且仅限于打招呼,希望安好吧。
回到人才这个问题,我们的人才是不少的,光说还房贷的人才还不见得就多,我们还有诸如送饭的,也就是送外卖的人才,我们国家送外卖挺多的,人总是要吃饭的,所以饭总是要有人送的,送的快那就是人才,这是一门技术活,这是有要领的,一是骑得快,二是找得准。
骑得快的关键是眼要尖,及时发现路口有没有交警,以便做出要不要闯红灯以及如何闯红灯的决策,至于高手,没有闯不闯的问题,只有如何闯,能够有效在交警目光外活动是他的看家本领,被抓后还要有谁的脸皮也没我厚的气度,目空一切,置之不理是常规操作,更有甚的,还让交警安慰他,免了对他的处罚。
第二个要领是找得准,你光是骑得快找不准地方肯定不行,辛苦跑一趟,结果发现,找错地方了,还不如回家穿红裤衩炒股吧你!找累,旁边有个同行或是类似同行的,比如快递,快送,货拉拉等看到,脸都丢没了,你憨笑露出那几门洁白的大牙,也掩饰不了你的尴尬,且,你送慢了,会得差评,人家类同行的无所谓,慢不慢都是人家说的算,大不了,不高兴,我就放菜鸟之类的扯犊子真功夫的地方,那里专门招一些嘴上功夫了得,打死也不送货上门的主,那也是一种人才,以后可能会聊到。
关于如何能够找得准,也没啥经验好教,你送错几次,被客户骂多几次,又被差评几次,就记住了,这都是老员工说的,见到新员工送错且被差评也是他们在枯燥的工作中难得的一抹乐趣,他们舍不得放弃这份乐趣,他们丰富的送错经验都是无数差评得来的,怎么可能轻易分享出去,想想都知道了,又不是扣他们的钱,人才呀!
不比过分恐慌,我们也有很多人才,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不说了,晚点优衣库要打折了,根据我的经验,股市行情那么差,它的销量不会差的,我得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