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白冰也点头表示同意:“对,我们去看看他吧。说不定他能从这次教训中学到点什么,以后养鸭子也能更上心一些。”
于是,几名妇女笑呵呵的决定一起去看看谭想。也许正像她们说的那样,她们只是去看看能否为他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你看,她们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谭想的家走去。
也许,哼,在这个宁静的村子里,邻里之间的情谊和互助精神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
而在不远处的村委,村里的闲汉郑有才站在村委的大门口,眉头紧锁,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谭的失望。他轻轻叹了口气,转头对身边的杨锋说道:“村长,你说这谭想,好好的一个大学生,怎么就跑回来了呢?现在可好,全赔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得起这样的打击。”
杨锋双手抱胸,脸上带着一丝不屑。他冷笑道:“哼,现在的大学生啊,总以为自己学了些知识就能改变世界。要不是在城市混不下去了,谁会愿意回来和这些鸡鸭打交道。我早就说过,搞农业这行,不是那么简单的。”
郑有才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回想起谭想刚回村时的情景,那时的谭想满怀激情,带着一份带领村集体发展的计划书,希望能够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改变村庄的面貌。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的计划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展开,反而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
“还有啊,我当时就没听他们的话,没和他们一起做。”郑有才有些庆幸地说道,“现在看来,我的决定还是明智的。”
杨锋冷笑一声,说道:“那是自然。我可不像某些人,那么容易被人忽悠。还好我有先见之明,没有投谭想他们的项目。他们说什么带领村集体,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哼,我看都是空话。”
两人站在村委门口,议论着谭想的事情。他们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谭想的不屑和嘲讽,似乎完全忽略了谭想为村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尝试。
就这样对于谭想鸭棚的事情,村民们纷纷将其作为谈资,或许正是因为它带有一种失败的色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背后往往有着无数的努力和付出;而失败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终结,它同样可以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契机和动力。
对于谭想来说,鸭棚的事情或许让他感到沮丧和失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就此定格。相反,他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每个人都有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并从中找到前进的动力。
同时,我们作为旁观者,也应该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谭想的遭遇。我们不应该仅仅将他的失败作为谈资,更应该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帮助他重新振作起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地走完一生,每个人都需要在挫折和困难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此外,我们也应该反思这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社会现象。为什么我们总是更关注那些负面的消息?是不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对失败和挫折的恐惧和好奇?或许,我们应该尝试改变这种心态,更加关注那些积极向上的事物和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总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看待每个人的经历和努力,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谭想推开贝台家的门,略带紧张地喊道:“贝台,贝台,你在家吗?”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显得有些孤独和急切。
谭想在楼下时,却不知道楼上的贝台正跪在堂屋的地板上,低着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的妻子钱翠花则站在一旁,双手叉腰,眉头紧锁,显然正在生气。
谭想看到这一幕,心中一紧,赶紧走上前去。他注意到贝台的膝盖上沾满了灰尘,显然已经跪了很久了。他心疼地扶起贝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跪在这里?”
贝台抬起头,眼眶微红,显然刚刚哭过。他支支吾吾地想要解释,却被钱翠花打断:“你别问他了,是我让他跪的!你看看他,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拿家里的积蓄去养鸭子,结果全赔了!现在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了,我们娘仨可怎么活啊!”
谭想站在门口,听着屋内的对话,心中五味杂陈。他清楚贝台的处境,也明白钱翠花的担忧。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贝台看到谭想进来,有些尴尬地低下了头。钱翠花则是一脸警惕地看着谭想,仿佛他能随时掏出什么坏主意似的。
谭想走到贝台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贝台,我知道你现在的难处。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也是我现在能拿出的全部了。你先拿着应急,等鸭子卖了再还我。”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了贝台。贝台听了谭想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刚想开口说话,却被钱翠花抢了先。
钱翠花一把推开想要伸手去接信封的贝台,冷哼道:“谭想,你说得倒轻巧。你知道我们为了这些鸭子付出了多少吗?现在鸭子死了,我们的心血也白费了。你拿这点钱就想打发我们?”
谭想皱了皱眉,他知道钱翠花是在气头上,但他还是尽量保持冷静地回答道:“翠花,我知道你们不容易。但这笔钱是我能提供的最大帮助了。如果你们不信任我,我可以写下借条,等我有钱了再还给你们。”
钱翠花听了谭想的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她看了一眼贝台,又看了一眼谭想,最终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我们就相信你一次。但你要记住,我们不是在求你施舍,这是你应该还的债。还有,我们不要一点钱一点钱的还,要还就一次性付清。我可不想被别人说是催命的债婆天天跟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