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送走魏向华,裘中华望望远处的县城,似乎想起什么,立即回头找到罗书峰,并提到魏向华来找他之事。罗书峰诧异道:“他不是跟了王立训吗?咋会来找你呢?”
裘中华笑道:“他是来给我送委任状的,大红印章盖着,王立训要封我为第十五纵队上校司令。名头倒挺轰动。”
罗书峰也笑道:“哟!上校同志,人家封你这么大的官,你也不留人家吃个饭?”
“你以为他是真心的?再说了,咱好不容易拉起的队伍白白让人家给收编了?我是担心这个。”
“有道理,毕竟是两条道上的人,咱自己还是得留一手。中华,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咱得抓紧跟特委联系上,胶东这边现在抗日武装不少,咱现在像没娘的孩子,光是闷着脑袋蛮干可不行。万一敌人有大行动,根本没个协同。”
“你说的很对。哎,趁小日本撤走现在没啥事儿,我还想进县城看看,你去不去?”罗书峰笑道:“咋的了?想去看丈母娘了?”裘中华微微摇头道:“瞧你这话说的,你不也有个老丈人在城里吗?咋样?一起去看看吧?”罗书峰道:“要不这样,你还是自己先去,不行再带两个人。队伍里有啥事我在家掌握着。还有,去一趟不容易,就替我看看小梅她爷爷,再帮我买点东西捎给他。”
罗书峰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洋给裘中华,裘中华心说,还是罗书峰想得周全,便痛快地接了大洋,回屋里换了一身棉布长袍,盒子枪也不带,另外找一顶礼帽戴上,乍一看像极了教书先生,肩上又背个包裹,里面放几件换洗的衣服做做样子,大摇大摆地朝县城走去。
一到县城门口,倒有警备队的两个兵在门口站着,检查却也不严。大概这崔久之也知道自保,身前身后没有靠山,轻易不肯得罪人。
等进了县城之后,裘中华先就近去看望钱掌柜和月娥她娘,还给他们捎了两斤猪下货。钱掌柜一见到裘中华,心里说不出是苦是甜,自己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倒嫁了个担惊受怕的男人,这还不说,早晚有一天,万一日本人得了势,怕不连他和老伴也给搅缠进去?
不过,毕竟是女婿特意来看他,倒不好给他白脸。只得往屋里让:“这些日子没回家看看?月娥和旺国都好吧?”裘中华将猪下货放到柜台上,答道:“都好,你们不用挂念着。爹,俺娘呢?”“她在里屋呢!她娘,中华来了。”
只一声唤,月娥她娘却从里屋出来,看见裘中华,立时眼泪汪汪:“你可来了,咋就你一个人来呢?月娥和旺国没跟着回来?”裘中华心说,还是母女感情深,却笑着道:“她们都在俺老家,都挺好的。前些日子她还说要带旺国回来看你们,那时日本人还没走,我没敢让她回来。”
“还是少让她回来的好。那些日本兵一个个就爱盯着大姑娘小媳妇看。你不知道,上次有两个日本兵进了店,直拿眼珠子瞪我,把我都快吓死了。幸亏您爹在场,又是作揖又是递烟,好不容易把他们给打发走了。”
她这边说,钱掌柜却拿眼直瞪她,道:“这帮家伙,看着挺碜人的,不过好像也没那么坏。”
“他们这些日子没做啥坏事吧?包括,征粮要钱啥的?”
“这倒没听说。只是听说崔久之以前征的粮都留给小日本了,他们临走时还拉了两汽车呢!”
“噢,我知道了。”裘中华心说,小鬼子是第一次来东莱,而且有吃有喝,当然做事不会太出格。看样子,他们倒是做长远打算。就告辞要走,月娥她娘道:“中华,你吃了晌饭再走吧?”他却不肯,说还有其它事情要办。
他沿了杂货铺一直往南,经过前期合并的县立中学,因为曾有日本兵进驻,现在依然休学,学校大门分明紧锁着。他顺着南大街又向西,一直走到西城墙附近,再往北一拐,就到了彭先生家。
这次来看彭先生,他又买了一瓷坛莱水老烧,彭先生好喝酒,而且喜欢高度的莱水老烧,这点倒是符合他的脾气。
意外的是,彭先生并不在家。他四下里仔细搜寻一遍,彭家小院却不像遭到破坏。难道日本人进城之后,彭先生外出躲避了?没奈何,他只好提了酒往蔡老先生家方向走,心说,别是两个蔡先生也不在家吧?沿途路过烤鸡店,索性又买了一只烤鸡捎着,反正花罗书峰的钱不心疼。
很快到了蔡府,一敲门,还是桂荣开的门,说老爷和蔡先生都在家,而且蔡小梅和孩子也已经从大水泊东村搬回来了,这倒是个意外,早知道把罗书峰叫上好了。因为日本人进城,县立小学至今也未恢复,她也不能教学,只好在家呆着。另外彭先生原来是到蔡府来了,真正是意外之喜。连忙小跑着进了大厅,却看到三个人正在坐在那儿闲聊时局。
三位老人一见是裘中华来到,都异常兴奋,目光中还透露着亲切。裘中华先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声明是罗书峰让他捎来的。蔡老先生当场让桂荣去准备饭菜,连那烤鸡一块儿撕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生了孩子,蔡小梅现在的模样越发漂亮耐看。裘中华忍不住多瞅了她几眼,看得她有些不好意思,幸亏以前跟他无话不谈,便笑道:“中华,你在外边也这么看人啊?”裘中华笑道:“老罗现在可是在桃源涧,我这是替她多瞧瞧你。对了,要不你跟我一块去吧?”蔡小梅微微摇头:“他一离开家,哪里还有时间想着我?其实不光是他,你也一样。嫁给你们这些男人,俺们女人可是瞎了眼。”
蔡铭铨老人闻听,十分不悦道:“小梅,他们都是为了国家才抛头露面,你们女人可得都多担待着点儿。”
蔡小梅笑道:“爷爷,你还真替他们说话啊?行,反正俺们都是自找的,你们先说会话,我到桂荣那儿帮帮她。”
一边说着,一边抱着小云走了。
眼看着蔡小梅离开,四个人一时将话题拉到日本人身上。蔡老先生说:“那小日本民国三年就来咱东莱作过孽,想不到又来了,之前以为这东莱县城又要毁于一旦,没想到他们竟又走了。”彭先生说:“小日本亡我中华倒不是一年两年的打算。他们是一直觊觎咱中华物产丰富呢。这一次,我看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要不是前些日子有抗日队伍夜袭县城,他们恐怕不会走吧!”
蔡铭九附和道:“彭先生说的是,他们当时一定是惊弓之鸟。叫我说,咱东莱是胶东出入门户重地,他们早晚还是得过来。老哥,咱俩这重修县志,可是又要添上一笔国仇家恨了。”
彭先生倒关心裘中华的近况:“哎,你们史志上的事儿多一笔少一笔没啥意思,倒是中华这边,听说已经拉起抗日队伍了?”
裘中华连忙点头道:“是。”
“拉了多少人啊?”
“大概三四百人。”
“我问你,前些日子夜袭之事,你们有没有参加?”
裘中华心里琢磨,这三位老人都是他十分敬仰的人,一个个都活得爱憎分明,便痛快地道:“参加了,我一共带了有百十人,从南关城门攻进来,不想被鬼子抄了后路,没办法,我们又从东门打出去了。”
“砰!”彭先生突然挥掌猛击一下桌子,把在座的人都吓了一跳。
只见彭先生冲他直竖起大拇指笑道:“我就说呢!中华,我还真是没看错人,那天晚上的枪声我可是都听到了,小日本的机枪挺猛。那小日本虽说人数少,可是战斗力却不弱。一个中队按编制应该是一百七八十人,分三个小队,一共九挺歪把子,另外还有三门掷弹筒,那种东西近距离支援步兵作战非常厉害。当年,就是这样的三个中队五百来人,把沈阳北大营给占领了,上万东北军落荒而逃。对了,打鬼子的那天晚上,你们损失不小吧?”
“嗯,一共死了十来个,还伤了二十多个。我们本来是配合王立训分别进攻,但他的队伍没有攻进来,要是他们能够攻破东城门,估计遭殃的该是小日本。”
“你说啥?王立训那小子也拉起抗日队伍了?”
“嗯。”
“这小子前些日子还找过我提过抗日的事儿,我倒不信。虽说是我外甥,打小我就不看好他,做事根本不决断。他当年能当县中学校长也是他跟那李明复臭味相投的缘故,真是没想到,现在竟也出息了。”
“彭先生,他拉的队伍可是名头不小,他现在是东莱县长,同时兼着游击第十八支队中将司令。”
“个屁!这是哪个王八蛋逗弄傻子呢!还中将司令,他要能消灭鬼子一个小队,我老彭从此当他是东莱英雄。中华,其实你那天黑夜打的可是一场恶仗,真是好样的,今天倒要好好跟你喝两杯。”
小梅一时手脚勤快上了酒菜,彭先生果真兴致勃勃,先跟裘中华连干三杯。裘中华却也心情不错,先敬三位老人一杯,然后随了彭先生的意连干三杯,然后大家再谈些当前未来形势。裘中华又问到修史志事情,铭铨老先生道:“倒忘了,日本人要是再进城扎下,咱那些宝贝咋办?中华,要不你把它运出城保管吧?”蔡铭九却摇头道:“不妥不妥,他们的队伍眼下势力不是很大,而且居无定所。若是一场仗不利索,损失恐怕更大。”
彭先生低头一寻思,提议道:“要不这样,我那儿横竖是不怕他们,现在看起来,无论谁都对我比较客气,所以我家比你们俩举人秀才这边要安全些,你们要是同意,还是放我那儿吧?”蔡铭铨点头赞同:“这个意见不错,俺们俩看上去一肚子学问,真要应付乱世,根本就是一对草包。我是完全同意你的提议。不过,眼下县志还剩下些未整完,还是等完全结束之后再说。”彭先生摇头道:“你们还是不要太拖拉。日本人一来,现在连个正牌县长也没有,你这肯定整好了也不能印。已经修完的还是先运走,否则一出事全完了。”
蔡铭九也劝他:“大哥,彭先生说的极是,就听他的好了!”
便又商议运送的时间,大家一齐议定,等打跑了日本人,东莱县真正成立新的县政府,再把它交出去。大家慢慢喝着酒,裘中华一阵喝得有些上头,连连说不能喝了,啥时候要运送县志,由他派人过来帮助。彭先生说不用,就那堆东西,我们几个也就办了。裘中华见再无其他事,只是吃了一碗小米饭,就告辞回去。
因为太高兴,裘中华今天这酒喝的的确有点多。他摇晃着身子出了城,见那荷塘内依然是枯黄的荷叶,忽然想起当年荷花盛开时,和罗书峰曾一起漫步荷塘,听他讲满池荷花看上去败落,却也潜藏着生机。后来遇到歹徒抢劫,他却三拳两脚打得人家落花流水而逃。这辈子,咋就跟罗书峰分不开了?
他步行几十里回到桃源涧之后,再撑不住,干脆躺在指挥部小屋的土炕上睡了小半下午。直到天黑之后,一睁眼,眼前一个人影把他吓了一跳,只见罗书峰正坐在他身边看着他笑。裘中华坐起来,揉揉眼睛道:“天已经黑了?看我这一觉睡的。”罗书峰笑道:“真是无战事无心事,咋喝这么多呢?”裘中华跳下炕连连舒展着胳膊道:“这不全都仰仗您那老丈人待客热情?对了,小梅她们已经从乡下回来了,托我给你带个好。彭先生也在那儿,他们一说起那天夜袭打得挺好,我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醉酒是要误事的,幸亏最近没大事,以后再不敢这样。”
罗书峰却也告诉他,经过一段时间考虑,明天他准备去一趟胶东找特委汇报,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需要裘中华独自承担抗救会的工作。裘中华从言语里听出,罗书峰有点担心他喝酒误事,主动表示道:“你放心去吧,我在家等你的好消息,放心,自你出发后,我保证一滴酒不会再喝。”
第二天一大早,罗书峰就带上一个叫高玉生的战士出发了。高玉生反应机灵,罗书峰一直挺喜欢他。
罗书峰不在的日子,裘中华心理上深深感受到孤单。以前只要有烦心事,他都可以找罗书峰聊聊,两个人一交流,便可以得到好的主意。可是现在呢?虽然有周三太和周大春他们,有可能是文化差异,有时跟他们却交流不到点子上,倒不如自己静下心来想一阵子。
幸好,他是一个很善于转移自己心思的人。这段时间里,他除了练兵,就是派出几个战士化妆成货郎,专门摇着货郎鼓走四乡打探消息。就有一天,一个叫李玉朗的小货郎特别紧张地带回来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说王立训的三路纵队已经全部转移到打鼓山上。
王立训现在占领了打鼓山?裘中华闻听吃了一惊。那打鼓山扯北向南绵延十余里,中有数里阔的山谷,传说大唐李世民东征高丽时经过东莱县,曾因大海天气恶劣,在此山驻扎月余,每日早晚练兵,以军鼓为号,每每击之,声传数十里外,乡民皆以为奇。其本人离开后,此山遂被称之为“打鼓山”,又出山向南有一涧,涧上筑有一石桥,李世民曾在此桥拴马歇脚,此桥便称“秦王桥”。
凡部队进驻此山,只有两条出路,向西为一山口,出山则为通天大路。另一出口就是秦王桥,出桥则分成两条大路,往东通莱东,往南则通莒城。
裘中华现在最担心的是,桃源涧正好夹在东莱县城和打鼓山中间。现在王立训的四路纵队大概有两千来人马,全部驻扎在打鼓山上。如果东莱县城再驻上日军,他们就成夹在中间的包子馅了。王立训如果前进一步,可以挤压或者吃掉裘中华的抗救会。即使他们能够与抗救会平安相处,据守打鼓山也可以裘中华的队伍作为屏障,从而不受日军的直接骚扰。
这还不说,王立训一进打鼓山,居然又派人给裘中华送来一张委任状,这次竟委任他为游击第十八支队少将参谋长,意思是在第十八支队内,目前位置仅次于王立训一人。
这张委任状,裘中华没有立即还给王立训,他是担心王立训再次遭拒之后恼羞成怒,立刻发兵攻打他们。对了,现在罗书峰刚走,一时半晌肯定回来不来,裘中华知道等不及和他再商议。他深知以王立训的两千多人马想要攻打抗救会根本不是难事。一时想起蔡先生跟他讲过的,东莱山山高涧深,地势险要无比,索性准备向东莱山转移。
不料,他刚刚开始准备转移计划,进县城侦察情况的小货郎李玉朗又带回来一个消息,中村带着鬼子又回到了东莱县城。
小日本又杀回东莱县城了?这件消息似在意料中,又令裘中华十分不安。经过那天夜里的激战,他已经认识到日军虽然凶悍,但并不可怕,无非他们的武器装备要超过自己,并且打起仗来颇有章法。其时尽管打死一些日军士兵,但自己的损失也很惊人,裘中华深知小日本的战斗力非同小可,就像彭先生所说,硬碰硬恐怕要吃大亏。
那么,既然日军已经回来,桃源涧这地方的确没法子再待了。
于是,他立即召集手下三个中队长开会,把身边的形势分析给大家听,要求全部做好准备,下半夜时开始转移。
当天夜里,裘中华立即率领队伍离开桃源涧,一头扎进了东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