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 第二十五章 官家 三

第二十五章 官家 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氏?
  这五人中只有一人为李姓,显而易见所说的便是李清照。
  如此大名鼎鼎的才女,到底与旁人不同,赵翊不由得多注意了些。
  “家父著作佐郎冷李格非,奴为家中长女,今年十岁又七。”
  赵翊瞧见一眉目清绝,如花似玉的少女自右侧起身,规矩的俯身行礼。
  当真是左家娇女,他不由得感叹。
  明明与方才的潘越容皆是极好的相貌,身上却有一种别样的气质。
  许是博览群书所带来的气质………
  赵翊这般想着。
  ………………
  李清照如实禀明自己的家世与年龄,紧接着便是言自己所擅长的习技。
  她正要开口,却突然想到了什么。
  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进宫之前父亲李格非曾语重心长对自己说过的话,告诫自己在宫中务必要收敛性子,时时刻刻谨言慎行,对官家,太后的问话都不能提及诗词,要言自己擅长女工。
  李清照犹豫了。
  她想说诗词,但父亲的淳淳告诫萦绕在耳畔,一时间竟没有立刻开口。
  “许是擅长诗词。”
  见李清照秀眉微瞥,似乎对说自己擅长什么感到些许犹豫,赵翊便直接开口。
  毕竟在现代,李清照的才名谁人不知,随手一写便是千古传唱的名诗名词。
  李清照这厢还在挣扎着是否要违背本心言自己擅长女工,此时听见官家亲自为她出言,惊得一双清亮的眸子微微一深。
  “回官家。”
  李清照终究还是未听从父亲的劝言,只是如实回着:“奴不才,百习之中,唯诗书作词尚且算可。”
  “诗书作词可不是后宫中人该会的。”
  向氏皱眉道:“作诗作词那都是文人做的事,你是女儿身,如今又入了宫,自是该改一改了。”
  李清照一时默言。
  虽然在入宫前便已经做了心理准备,可此刻听了却还是不免心中一空。
  “只要不是犯了大忌,作诗作词便不必多加管束。”赵翊开口道。
  “多少文人墨客想作诗词还作不成。”
  向氏止住了话。
  “元符二年,朕尚未御极,曾读了你写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现如今谎话说得得心应手的赵翊由衷道:“当真是好词。”
  李清照心中一动。
  明明自己就是凭借此词名动京师,不知得了多少名人文士的极口称赞,可得来的触动竟都比不上此时官家这温和的一句。
  心中莫名雀跃,李清照竟开始有些理解潘越容方才为何那般脸红局促了。
  …………………………
  “嫣宁。”
  屡屡闹心的向氏微皱着眉,开口以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提醒。
  太后的声音在耳旁响起,终于将向嫣宁从满心的酸意中拉回了些许神志。
  低头一看,才发现衣袖已经在自己手里攥的发紧,皱成一片。
  看着自己的侄孙女自皇帝笑着说潘越容生得生得一副好相貌起便一直闷闷不乐,此刻竟全然忘了身处何地,竟自顾自的捏着衣袖小角,独自在那儿抿着嘴伤神。
  自己让嫣宁入宫是为了延续她向氏一族的荣誉,怎么现在官家还未有过多表示,一贯聪明的侄孙女嫣宁就先被迷成了这副样子。
  向氏心中是又气又无奈。
  向嫣宁回过神来后也意识到自己失了仪态,她只能尽力压下心中情绪,努力恢复端庄。
  “官家打算给个什么位份。”
  向氏心里疲惫,这会儿的话说得都缓和了一些。
  赵翊瞧了一眼面前的李清照,罕见的思索了片刻。
  “封为才人吧。”
  赵翊一锤定音。
  才人?
  此话一出,众人不免微惊。
  一般入宫的采选之女皆为御侍,由请托入宫的官宦之女则相对较高一些,为国夫人或县君、郡君。
  “官家当真要封李氏女为才人?”
  向氏皱眉出言,言语间透着些许质疑之意。
  按照过往旧例,后宫品级晋升大致有两条路可走,一最为简单,便是生下皇嗣,则即刻晋升。
  二则是熬资历,眼下后宫中虽也有了几位美人和才人,但也多是伺候官家有了一些时日的。
  如今李清照刚刚入宫,在一没有生下皇嗣,二没有熬出资历的情况下便封为才人,多少与后宫一贯的晋升规矩有些不符。
  “是。”赵翊回的很干脆。
  北宋后宫中的确有不少女人入宫时的身份都是御侍,在生下皇嗣后才被封为才人,美人。
  但都是针对于平民甚至是贫微之女。
  李清照不同于徽宗生母陈氏出身贫微,她生于书香门第,且本人在京师以及文人中享有声誉,故而封为才人也多少带了些政治考量。
  “朕心意已决。”赵翊态度明确。
  向氏一早便察觉出与其他请托入宫的官宦女相比,皇帝对李氏女多少有些不同。
  当下见官家这般出言,知道自己说再多也无济于事的向氏已经没了法子,当下也只能开口应允。
  “既然官家喜欢,那便封为才人吧。”
  “谢官家恩典。”
  李清照在一众官宦女艳羡的目光中行礼谢恩。
  …………………
  “太常博士欧阳议之女欧阳氏封郡君。”
  “大理司直之女杜磐之女杜氏封县君。”
  “国子监丞蔡供福之女蔡氏封县君。
  ”通直郎潘隼之女潘氏封郡君。”
  “著作佐郎李格非之女李氏封才人。”
  徐纪宁一一到来,将赵翊方才的决定逐一禀报复述。
  待禀述完毕,向氏开口询问:“官家听了可有改意,若是没有,便这般定下了。”
  “等再过些时日便择选封号。”
  赵翊回道:“封号以及居处,大娘娘安排就是。”
  说罢,见事情已经大致安排妥当,他也就不欲再过多停留。
  “琐事繁杂,大娘娘若是觉得不支,便让皇后从旁帮衬一二。”
  “福宁殿还有事,便不留了。”
  赵翊朝向氏行了简单一礼,而后便准备离开。
  “恭送官家。”
  众美人纷纷行礼,不约而同的目送着官家出殿门,直到彻底瞧不见了身影才堪堪移回目光。
  ……………………
  “官家。”
  赵翊正准备坐轿辇,却在此时听到后方突然传来一道女声。
  他回身看去,却发现来者是太后向氏的侄孙女向嫣宁。
  向嫣宁刚刚以自己身体有恙为由向太后请求离开,向氏正忙于处理新人的居处一事,便允准了侄孙女的请求。
  看着面前的少女胸前起起伏伏,白净的额头上出了些许汗珠,赵翊能感觉到对方是急匆匆赶着过来的。
  “这么急做甚。”
  赵翊停了动作,开口询问。
  向嫣宁面色涨红,心跳如雷,话虽说的断断续续,但异常坚定。
  “我也会读很多书。”
  “也会学着作词。”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