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罗文斌与入侵的部队撞了个正着,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被两面夹击,很快被平定了。罗文斌发现这支小队的代理班长竟然是肖逸尘。肖逸尘是罗文斌高中时期班上有名的帅,他的皮肤白皙,五官端正,鼻梁高挺,手掌也很宽大。来当兵也是受了罗文斌的“蛊惑”。此刻他躺倒在地上,“鲜血”从头盔、胸口以及四肢不断渗出,一动不动。
战斗结束后,罗文斌并没有清点尸体,他走到了楼顶,目光中尽显悔恨和沮丧。张恒宁怕他做出傻事,也跟了上来。两个平时无话不谈的战友,此刻却变得沉默。四十八人的部队,几个小时内就阵亡了一半,他这个当代理排长的自然有着最大的罪责。两人就这么挨着,在楼顶上席地而坐。半个小时后,他们才下楼。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因为情绪原因,那半个小时内宿舍没有任何布防,张建军早就战死了。两人不由得一阵后怕。罗文斌好似调侃般对自己说道:
“读了一个月兵书了,到头来把最简单的忘了。”
这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张恒宁听了过去。张恒宁也十分自责。是啊,把最简单,又是最重要的忘了。
罗文斌细细点了一下部队,仅剩二十三人,还有两人受伤。不过战争永远不相信眼泪,罗文斌调整好状态,马上设立了明暗双哨,由新兵担任明哨,有经验的战士担任暗哨。这种战术苏班长尚未教学,张恒宁猜测罗文斌又是从书中学来的。
罗文斌这才带上张恒宁来清理走廊中的“尸体”。他们来的确实有些晚了,所有“尸体”的裆部都一片潮湿,张恒宁猜测应该是杜小龙用电流控制的肌肉排尿,模拟死后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大便……就算了吧,太脏了。
“尸体”上明显带电,张恒宁用手背一碰,一下就缩了回来。因为微弱的电流可以控制肌肉,“尸体”的肌肉都是绷直的,两人很难把他们掰直塞入裹尸袋之中。整个临时“停尸房”弥漫着一股下水道死老鼠和臭鸡蛋混合的味道。虽然知道这种味道是模拟出来的,但还是惹得罗文斌和张恒宁一阵恶心。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琐事。分餐食,清点物资,分铺位,给新兵讲战斗要领。说实话,导调组发的单兵自热食品罗文斌他们也是第一次吃。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盛在公发的19式饭盒上,看着挺诱人,但是罗文斌和张恒宁一点也吃不下,尸体腐烂的气味在两人心中挥之不去。为了防止浪费,两人硬塞进了胃里,拼尽全力让自己不吐出来。
不过讲解战斗要领进行的就顺利多了。学霸硬核讲解,自然还是比较好懂的。对于仅仅经历过役前训练的新兵们来说,罗文斌和张恒宁讲得一切他们都极为好奇。
在清点物资的时候,罗文斌发现极为缺少手榴弹和闪光弹,子弹也有些缺。虽然他们已经从阵亡尸体身上取下了一些武器,但是抢食物时排里阵亡了一半的人,那一半的武器装备都随着他们的尸体曝尸荒野了。
一天下来,枪声没有丝毫减少,直到黄昏,太阳落山,导调组又在原地发完食物。食物足够支持剩余二十三人战斗两天,所以罗文斌决定不再冒险。发完食物,枪声才渐渐减少。罗文斌目测,今天应该阵亡了二百多人,好像比起总数三百六十人很少。但是算到平均,每个小时大约将近三十人阵亡,平均两分钟就有一人阵亡,这个“阵亡效率”还是很恐怖的。
当最后一缕阳光从西方消失,整个村庄终被黑暗笼罩。不时响起的枪声仿佛是在祭奠战死者的灵魂。寒冷中,只有昆虫和泥浆不离不弃守护在战死者的身边,有的甚至到了战死者身上。罗文斌转身看向张恒宁,说:
“张恒宁,把荒地里那些尸体都拖回来,你看则么样?”
张恒宁有些诧异:
“什么是‘都’?”
那片荒地里除了中午抢食物时阵亡的己方战士,还满铺着其他战士。而且,两次导调组都在那里发食物,导致那里尸体非常多,篮球场大小的荒地上起码有五十具尸体,周围也零星分布着。尸体流出的鲜血早已将泥土染得血红,这一块那一块地抹在遗体的军服和作战靴上。将这么多脏乱,腐臭的尸体带回来绝对是不现实的。
“把我部战士拖回来,把外部战士的武器装备和物资都带回来。”
“保证完成任务!”
张恒宁此时已经彻底将罗文斌认同为了自己的上级,既然上级已经下了命令,他自然要完成。而且,烈士遗体的收殓工作是要计入演习总分的,为了总分,张恒宁也必须得做。
张恒宁本想带一个班去,但罗文斌只让他带五个人,三把枪。罗文斌一本正经地解释说:
“张恒宁啊,不是我不给你人。夜晚那么黑,放心,绝对打不起来。大家都打了一天了,厌战情绪是很大的。而且,带的人越少越不易引起注意。你知道圣诞节停战的事件吧?”
所谓圣诞节休战日指的是1914年英德军队圣诞节相互休战一起活动、游玩的事件。但是张恒宁还是有些膈应,这不是让他送死吗?刚才他还听见外界有枪声呢。
“得了,大不了一死。反正我跟罗文斌也是老友了,班副给他也没事。就是死了他也会给我收尸的。”
张恒宁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领着五个人走了出来。
张恒宁惊奇地发现,荒地里已经有三五成群的战士在收殓遗体了。也对嘛,天下熙熙皆为“分”往。但是明明这么多不同阵营的战士却能和睦相处,空气中似乎透着一种诡异的和平。所有人没有任何交流,也不会相互攻击。后来,张恒宁才明白,大家都累了。
牺牲的战士遗体已经明显被人翻动过了,但是并没有将所有物资全都拿走。遗体进一步腐烂后,尸僵已经消失了。张恒宁专门给新兵们展示了如何搬运尸体。他把汪子敬摆正,膝盖弯曲,类似仰卧起坐的准备动作。张恒宁又将汪子敬的脚顶住,同时用力拉汪子敬的双臂。汪子敬被拉得一下站了起来,张恒宁就马上下蹲。等待汪子敬再次下落刚好落在他的背上,他一把抓住汪子敬的一条腿和手臂,把汪子敬牢牢背在背上。几名新兵也学着张恒宁的样子背起遗体,顺便往遗体的突击包、携行具里塞满物资,背了回去。
由于张恒宁他们自己就背着装具还要背个人,体力消耗极大,没两个来回,新兵们就受不了,张恒宁又换了个手法。众所周知,携行具的背后都是有提环的,实在不行也可以拽肩带或者拽尸体脚。架不住新兵们的热情,张恒宁又示范了第三种。他叫来杜之林分别处于尸体两头,把尸体翻正。张恒宁一把把手从背后伸进了尸体的腋窝下,把尸体抬了起来。杜之林顺势抬起尸体的双脚,两个人把尸体架了起来。
张恒宁突然发现,在不觉之间,他已经能叫出大部分新兵的名字了,整个队伍也在战斗中一次次磨合,新兵们从不敢开枪到现在已经熟练掌握多种技巧。张恒宁脑中突然闪过“以战练兵”这个词语,不由得有些惊愕。
抗日战争时期,新兵入营后,只要能活过三次战役,就能够被称为老兵。因为平均一千个新兵入营,一场战役后活下来的只有一个人。在战场上,新兵是死得最快的,也是能力提升最快的。张恒宁嘴角微微翘起,这老祖宗留下的经验竟然在这里应验了。
回到学生宿舍时已是十一点钟,张恒宁带回了所有的牺牲战士以及三千发子弹,一百多个手榴弹等武器装备,圆满完成任务。与罗文斌谈到刚才在外面的遭遇,张恒宁在诧异的同时也对罗文斌敬佩有加,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点书。
临近黎明,整座村庄才彻底陷入寂静之中,零星的枪声也消失了。但是在这种和平的表象下,作为暗哨的张恒宁却突然发现,大量的部队却在往这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