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鬼子军官被两个鬼子兵夹在中间,他环顾四周,看见己方人数还占绝大多数,随即轻蔑的一笑,举起军刀叽里哇啦大喊起来。
段连长看向了整个战场,国军士兵剩下的不足两百人,每一个士兵至少都被两个鬼子围攻,他心下一沉,说道:“速战速决。”
说罢,几人直接杀了上去,想乘着鬼子军官召唤的那些兵围过来之前,先把鬼子军官收拾了。
这一交手,陈静之才知道自己战场上现学现用的那点所谓经验,和最后这三个年纪比较大的鬼子相比,差距有多么大了。
鬼子显然训练有素,不仅刀术精湛,配合默契,而且对战场的敏锐感知,总能提前预判他们的动作,几次围攻,都被这三个鬼子的配合轻松化解。
此时,围攻国军的其他鬼子,开始分兵过来支援鬼子军官,面对如此困境,几个国军士兵开始显得慌乱起来,几次差点被这三个鬼子反击得手。
段连长见状,他深知,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各自为战,畏缩只会加速死亡,唯有拼死一搏,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大吼一声:“集中力量,突破一点!”五人不管其他的了,在扎刺刀的途中,心有灵犀的半途身形一转,变换位置,集中对着段连长前方那个鬼子攻取,一时之间,鬼子军官和另一个鬼子来不及救援,眼睁睁看着那鬼子被刺刀扎成了筛子。
鬼子军官恼羞成怒的大叫着巴嘎,看着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他那轻蔑的笑容逐渐凝固,不由的急了起来。他和另一个鬼子背靠背,装作凶狠的,挥舞着军刀,企图以个人勇武鼓舞士气。
就在这时,不远处,伴随着一声“小鬼子,我草尼妈。”轰然一声巨响,是手雷炸了,几个鬼子的哀嚎响起,看来又有国军将士临死之际,拉了手雷和鬼子同归于尽了。
鬼子的惨叫声传了过来,鬼子军官听到后,不由得看向了爆炸方向。
段连长见机不可失,如同一头猛虎般身子一低,大刀横着砍向鬼子军官腰间,同时,身侧的刘二和陈静之二人,也一左一右的向他两肋方向攻去,这次没有其他鬼子兵给他防守,逼得他只能连连后退,这一退,就把自己身后背靠背的鬼子兵挤得往前一趔趄,迎面撞上了另两个国军突刺过来的刺刀上,一命呜呼。
这下,段连长等人,加快速度,猛攻而去,鬼子军官格挡了几下,最终招架不住,被陈静之找到了机会,刺刀穿透了鬼子军官的胸膛,同时段连长的大刀也同一时刻劈在了这军官的脖子上,鬼子军官头一歪,掉了下来,只剩一张皮连着,在自己胸前一荡一荡的。
鲜血像喷泉一样,从鬼子军官的脖子喷出几米高,陈静之拔出刺刀以后,他才慢慢的跪了下去的,几人没再管他,转身提着刀迎向了冲过来的鬼子兵。
战斗的转折来得如此迅猛,鬼子军官的倒下如同断掉了敌军的主心骨,原本气势汹汹的鬼子兵们瞬间陷入了混乱。段连长、陈静之以及剩下的国军士兵们却士气大振,哪怕人数处于劣势,以一敌多,但每一刀的劈刺,都充满了复仇的力量和求生的渴望。
但终究人数太少,每个战士基本上被三个甚至更多的鬼子包围着,战场上的局势并未出现太大改变,加上鬼子兵中的一些小队长组织起鬼子兵们有序有效的抵抗,让为数不多,训练缺乏的国军将士们更是艰难。
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国军将士内心深处的英勇,依旧抵不过人数上的劣势,在鬼子的包围下,抵抗变得越来越弱,站着的人越来越少,一个个将士倒下,睁着那不甘瞑目的双眼,看着不公的老天。
陈静之和刘二此时背靠背,被八个鬼子包围着,刘二在身后兴奋又颤抖着说道:“陈三,哈哈哈,怕么?”
看着自己面前的四个鬼子,不时的突刺格挡着刺过来的刺刀,陈静之鼓足勇气颤声吼道:“哈哈哈,老子不怕,你是怕了吧?听你声音都发抖了。”
“哈哈哈,你抖得比老子厉害。”刘二一刀横扫开对面鬼子的刺刀,接着说道。
“那看今天是你砍的多,还是老子捅的多。”陈静之话虽这么说,但内心却悲哀万分,战友们基本上都是一对多,再勇猛的人,也双拳难敌四手啊。
和刘二对话的时候,稍一分神,对面四个鬼子抓住机会,四把刺刀分别从上中下四个方向刺了过过来,陈静之顿时心里一紧,奋力抬起汉阳造挡了过去,挡住了上方两把刀,还是没能挡住全部,只觉得大腿一疼,完了,难道今天就要交代在这里了吗?
疼痛让他反而没那么怕了,一手抓住从自己腋下滑过的那把枪,用力一拉,将那个鬼子拉了过来,陈静之紧紧的抱着他,单手握着刺刀向鬼子突进,三个鬼子兵投鼠忌器,一时间不敢继续刺。
被抱着的鬼子拼命挣扎着,陈静之死死的扣住了他的腰带,让他动弹不得。鬼子忽然有力砸着他的后背,砸的生疼,看着一眼自己嘴边的脖子,一狠心,一口咬了上去,鬼子疼的叽里哇啦的叫了起来,锤得更用力了,陈静之后背一疼,一口从鬼子脖子上撕下一口肉,顿时脖子上血如泉涌,喷出了半米高,从陈静之头上淋了下来。
此时的陈静之就像恶魔一样,满头满脸血液流淌着,嘴里咬着一块肉,肉上一节血管还滴滴答答的滴着血。
几个鬼子一脸惊恐,陈静之一把推开濒死颤抖着的鬼子,一脚踹了上去,踢向几个鬼子,然后龇牙笑了起来,大吼:“来吧,小鬼子。”
陈静之的疯狂举动不仅吓住了面前的几个鬼子,周边其他的鬼子和国军们,也纷纷被这声大吼吸引了目光,剩余的国军将士见此情景,点燃了战场上他们的斗志,无视恐惧,强作精神,抬头挺胸,提起汉阳造奋勇向前,拼死一搏。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击,每一次挥刀都是对侵略者的痛恨,每一次抵挡都是对生存的渴望。
鬼子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疯狂反击打得措手不及,原本有序的阵型开始松动,小队长们的指挥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慌乱开始在鬼子中间蔓延,他们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些中国人,即使在绝望中,也依然能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陈静之和刘二的背靠背战斗,成为了这场反击战中的一个传奇。激发了周围战友的士气,在段连长的号令下,更多士兵一边防守一边换动着方位,缓缓向陈静之二人靠近,逐渐汇成坚不可摧的堡垒。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逐渐进入白热化,虽然国军在数量上仍处于绝对劣势,但凭借着这股爆发出来的惊人意志,他们竟然奇迹般地稳住了阵脚,顶住了鬼子的猛烈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