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天,李萌正在看中药书,苏阳说,想吃炸小酥肉。
李萌说:“看完这一章,就去炸小酥肉。”
苏阳笑道:“看个中药书,这么起劲。”
“都学到了什么,讲给我听听。”
李萌说:“如果只能种两种中药材,就种萝卜和生姜。”
“因为,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
苏阳笑道:“还讲得有模有样啊。”
李萌说:“不然呢。”
苏阳说:“我想吃炸小酥肉。”
李萌说:“我这就去炸小酥肉。”
“先给你炸一盆素萝卜丸子,怎么样。”
苏阳说:“当然没问题。”
李萌把中药书,放在桌子上,去厨房洗白萝卜,切白萝卜丝,准备炸萝卜丸子。
李萌把切好的白萝卜丝,放在不锈钢菜盆里,放了点食盐,十三香,搅拌均匀。
然后,放了点面粉,清水,搅拌均匀,使萝卜丝挂糊。
然后,把油锅烧至八成熟,用筷子叨起一点挂糊的萝卜丝,放入油锅,炸至金黄,然后捞出。
然后,可以陆续下入萝卜丝,炸至金黄捞出。
一会儿功夫,一小盆炸萝卜丸子就做好了。
李萌把刚才,切好洗好,用调料调制好,挂好淀粉糊的猪肉块,用筷子叨起一块,放到热至八成的油锅里炸。
炸至金黄捞出。
然后,把挂好淀粉糊的猪肉块,陆续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
炸小酥肉做了一小盆。
李萌喊苏阳来吃炸小酥肉。
苏阳笑道:“这么快就做好了。”
李萌说:“都做过多少遍。熟能生巧了呗。”
说完李萌叹口气说:“中药书好难。”
“看的时候勉强看懂,记的时候记不住。”
苏阳说:“慢慢学,又不着急考试。急什么。”
李萌忍不住感叹:“我真是竞赛型选手。”
“适合搞学术。”
“只要效率不高,我就忍不住会着急。”
“而且,只能专注一件事。同时做两件事。也容易着急。”
苏阳笑道:“没关系,急什么。慢慢学。”
李萌问苏阳:“你们男生都是怎么做的。”
苏阳回答:“对于男生来说,成长是必修课。没有哪个男生,从小被教育,可以依赖女人。也没有哪个男生,从小被告知,可以借助爱情得到成功。”
李萌说:“男生有可能借助爱情,得到更大的成功。”
苏阳说:“那也是建立在男生自身实力和能力都很强,而且爱情存在的基础上。爱情事业双丰收,何乐而不为。”
李萌问:“你是不是想说,对于女生来说。成长是选修课。”
“我还不够努力。”
苏阳说:“你也可以这样认为。”
“我也曾独自走过一段,无人同行,独自成长的路程。”
“有人陪伴,就结伴同行。”
“无人陪伴,就独自成长。”
“这对我们男生来说,是很平常的事。”
“你天天把成长二字,挂在嘴边说,却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和探索阶段。”
“你还是搞学术,比较有优势。”
“我希望你在学术领域,取得成绩,扬长避短,找到自信。”
“至于实践领域,尽力提升就好。”
“我相信你会努力。”
“但是,着急没用。”
“还有,希望你能自保。”
“也希望你有余力,照顾你母亲。”
李萌沉默了一会儿说,信息量有点大。
“既然成长是个苦差使,多数时候要一人独行。”
“我就自己慢慢琢磨,该怎么学好中药书吧。”
苏阳笑道:“加油哦。”
李萌点点头。
下午,李萌对苏阳说,我想去跑步。
苏阳笑道:“等我。我换好衣服和你一起去。”
李萌问:“你不看农学家寄给你的资料了。”
苏阳说:“你运动量太少了。”
“难得你想跑步,我当然要鼓励一下了。”
李萌和苏阳,一起来到,村子里的广场跑步。
有人在打篮球。
李萌问苏阳:“你会打乒乓球吗。”
苏阳说:“会呀。”
“这有何难。”
李萌说:“你教教我吧。”
苏阳说:“等我有空了。”
李萌说:“那就先跑步吧。”
两个小时后,李萌和苏阳从村子里的广场,回到家。
李萌对苏阳说:“我想好了,学习中药书的方法。”
苏阳问:“什么时候想好的。”
李萌说:“刚才跑步时。”
苏阳笑道:“说来听听。”
李萌说:“我想到的办法是,先学习目录和标题。”
“静态看中药药方,需要记忆力。”
“动态看目录,看大标题,小标题,看中药药方,把知识点联系起来,对比起来,自然会有逻辑。”
“这样就用到理解力了。”
“不用死记硬背,记忆起来,事半功倍。”
苏阳问:“中药学知识点很多。”
“你打算怎么入手学习。”
李萌回答:“我打算分三个阶段学习。”
“先按药方学习药方内的药材和相关知识。”
“再学习药方外的药材和相关知识。”
“然后按所需,精研所需的药方,药材和相关知识。”
苏阳赞道:“不错,这个学习方法不错。”
李萌笑道:“能得到你的赞美,实在不容易。”
苏阳说:“确实是很务实的学习方法。”
“我都有点想学中药学了。”
李萌笑道:“我都苦苦琢磨好几天了。终于想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苏阳笑道:“别得瑟了。”
“好好学吧,多看书,多积累。”
李萌说:“我知道了。谢谢你对我的鼓励。”
苏阳说:“没关系。”
几天后,李萌废寝忘食地啃完了整本《金匮要略》。
苏阳很高兴。特意买来一个电子写字板,送给李萌,让她记药方用。
李萌苦恼地说:“囫囵吞枣容易。”
“背会可难了。”
苏阳还是慢悠悠地说:“不着急,慢慢来。”
李萌说:“也对。”
“像你这样的实践型选手,永远都不会着急。”
苏阳说:“你以为我没有,急脾气的阶段。”
“主要是着急没用。”
“不过,理论比实践简单,试错成本低。”
“如果连理论都搞不定,就更不用谈论实践了。”
李萌说:“有道理。”
“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苏阳说:“加油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