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东北农村的秋天是有味道的。冷空气中各家各户燃烧木柴的烟雾味道夹带着乡间小路旁成熟玉米散发出的清香冲进刘旭阳的鼻腔,刺激着他的神经。
骑着车放学回家的刘旭阳晃了晃头,试着驱散脑子里混乱思绪的杂音。明天就是交学费的日子了。因为是高三,学校加收了晚课费。高昂的学习费用让刘旭阳萌生出了退学的想法。
回到家中,母亲王燕萍早就做好了一桌饭菜,父亲刘伟军也已经倒上了一杯白酒。听到自行车车轮辗过地面的声音,母亲急忙打开大门,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几下,接过了刘旭阳的书包:
“高三学生就是累,回来的都比以前晚,是不是以后都这个点到家啊,那我做饭做得晚点。“
“嗯,高三得上晚课和晚自习了。妈,你和我爸不用等我,你俩先吃就行了。“
“等你一会也不能咋地,我俩也不饿,赶紧洗手吧,今天炖的排骨,寻思高三第一天,给你补补。“母亲坐到了炕头,把书包放到旁边,递过一双筷子。
“你爹我今天也是沾上你的光了才能喝上口酒吃两块肉。”父亲笑着,端起了酒杯。
“爹,我想退学。学校说高三得补课,要多交一笔上晚课的钱,太贵了。”
“退学?”,酒还没入口,酒杯就被父亲猛的墩在桌上,震出了几滴浑浊的酒。
“大军!干啥啊你要,说话就说话,摔什么东西。“母亲放下筷子,瞪了父亲一眼。转头看向刘旭阳,问到:
“得多交多少钱啊?”
“老师说一学期得多交五百块钱呢”
“不行退学!这刚几个钱,况且你在咱镇里高中也是能考第一第二的学生,指定能考上大学。你老老实实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咱家就也算是出息了。咱家再穷,供你读完大学还是能做到的。连高中都读的半拉咔叽的(东北方言,指未完成),不和你爹我一样,成文盲了吗!“
饭桌上,刘旭阳试探的表达出退学的想法,不出所料的被父亲刘伟军严词拒绝。自母亲患乳腺癌以来,由于切除乳腺影响了胳膊的肌肉,母亲无法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外出养家糊口的担子就全部落到父亲的肩头上了。
家庭的贫困,让刘旭阳从小就很重视每一笔钱,也让他早早的理解了父母养家的不易。看着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的劳作的劳累,母亲辛辛苦苦地操持家务导致的驼背弯腰,刘旭阳不理解为什么父母坚持要让自己读完大学。明明自己今年也已经年满18周岁,已经是成年人了,能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他不理解。
一家人在沉默中吃完了晚饭。
收拾完碗筷,刘旭阳披上一件外套,推开平房房门,走到院子里,坐在了柴火垛旁。
从很小的时候,每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刘旭阳都喜欢跑到柴火垛旁边坐坐,和柴火垛说说话。可能是因为柴火垛给小小的平房带来温暖的同时,也能温暖他的内心吧。
他很迷茫,迷茫于自己的未来。从小到大,他时常听父母说,考大学,以后上南方工作,别留在东北。可他不知道考大学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南方。他从生下来就没离开过东北,他觉得东北这片黑土地把他养育的很好,不知道为什么父母都叫他离开这里。
他很内疚,内疚于自己又加重了父母肩上的担子,内疚于自己并不知道父母投资在自己身上的时间与金钱是否能得到回报。
秋天的夜晚带有一丝寒意。他裹紧了外套,背靠在柴火垛上,看着天上的繁星在一片平静的黑暗中荡起波纹。
“儿子,别坐这,多冷啊,再冻感冒了。“
不知何时,母亲来到了刘旭阳的身边,递过一件外套。
“我知道你在想为什么你爸那么坚持让你念完书。其实你爸高中学习也很好,但那时候你爷爷更穷,况且你爸还有两个哥哥,是真没有钱供你爸上学了。“
“再加上你爷爷当年劳动改造留下的病根也得要钱去治,你爸就退了学出去打工挣钱了。”
母亲叹了口气,坐在了刘旭阳的旁边。
“要不然你看你今天说要退学你爸反应那么大。他就怕你也走他的老路,也怕自己和你爷爷似的拖累了你。没读完高中也是你爸的心病了。他经常想象自己读完高中考上大学之后的生活,说要是当年读了大学,咱家现在也不至于过得这么苦。”
“我爸从来没和我说过这些。”
“他和你说这些干什么,他也怕给你压力。再加上你爸啥性格你也不是不知道,好面子好的不得了,让他在你面前说这些可比要了他的命都难。行了,别想那么多,你现在就只管学好习就行了,家里的事还用不着你操心。“
母亲站起身,拍了拍粘在身上的柴火杆:
“回屋吧,儿子,你爸肯定有解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