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吴锋的一番话,,把那少年给说蒙了,少年虽然尽力显示自己的成熟,就像小大人一样,但毕竟见识有限根本不明白记者是个什么东西。少年只是呆愣愣的望着王铮三人,也不说话,正待三人一鬼在山岭上大眼瞪小眼之时,突然听到山岭下一声清朗的声音响起:“石头,怎么了?上面出什么事了?”那少年听到这段话语一个激灵,忙出声应道:“队长,这有三个老乡,他们说他们是~~”说到这里少年明显的迟疑起来,他已经忘了“记者”这个称呼。王铮连忙出声提醒道:“我们是记者”
“哦,对!他们说他们是记者,他们不肯撤,怎么劝也不听,还说鬼子不敢伤害他们。”
“记者?什么记者?”随着话音落下,只见在山下众人中快步走上来一条大汉。王铮三人定眼瞧去,只见走过来的是一位身材魁梧,明显是华夏国北方的汉子,只见他上身穿着一件藏蓝色的粗布上衣,双袖挽起,腰间扎着一条黑色腰带,腰带上还别着一把明显是老旧的驳客手枪。腿上穿着一条淡灰色长裤脚上蹬上一双布鞋布鞋。此刻浑身上下显的是风尘仆仆,而他头顶端端正正的带着一顶,灰色的八路军军帽。这大汉不见如何奔跑便快速的来到了王铮三人眼前,上下打量了王铮三人一眼,口中疑惑的问道:“记者?么都没带的记者?”王铮正在想办法解释,却听到旁边吴锋说道:“我们真的是记者,我们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不信你看。”说话的同时还伸手探入怀中,掏出一支笔和一个记事本,递给了王铮,又在衣服中掏啊掏,摸出来三个硬塑料包裹的证件出来,最后在众人包括王铮和丁勇目瞪口呆中的眼神中,又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数码相机出来。那位队长接过,三个硬塑料皮的证件翻看了一下,只见上面有汉字也有英文,更是有三人的照片翻来覆去,怎么也看不懂。王铮偷眼撇去却发现居然是他们三人为了方便,办理的特种出入证,而汉字下面哪里是什么英文,分明是汉语拼音。吴锋拿着数码相机,对着远方的山景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调出来给那队长看,那队长也立即将三人的证件递还了回来,并且在看过照片后,王铮三人说:“原来还真是三位记者朋友,十分感谢你们来我们华夏,可是现在我们这里马上就会发生一场战斗,这里十分危险,你们还是赶紧向山中撤出去吧。”
王铮他们依然是明白了,这些必然是抗樱花入侵战争时期,阵亡在这里的将士们。他们在这里恐怕是重演着当年伏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但此刻王铮他们有哪里肯撤离,王铮便随着先前吴锋的话头说道:“这位队长,我们三人都是纽约时报的战地记者,我们来此处正好遇到你们,就请让我们访一下你们。”
王铮原以为自己说的已经十分恳切了,谁知道那位队长闻言却是不耐烦的说道:“鬼子在扫荡,你不知道吗?你们还不走,等会鬼子上来,抓住你们,你们可就没命了。”王铮摆手说道:“队长同志你放心,我们三个都是外国报纸的华人记者,我们都是有美国人身份的,鬼子不敢对我们怎么样的。”
也许是听到了“同志”这个称呼分外亲切,那位队长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不少,但还是疑惑的问道:“采访我们?我们有个啥采访头?这里是非常危险,你们还是赶紧撤吧。”王铮立即说道:“队长同志,我们就是专门来采访这华夏大地上,许许多多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们的,我们也将会将这些侵略者丑恶面目,在我们纽约时报上揭露出来,让全世界人民,都看看这些侵略者的真面目,以让国际上更多国家爱和个人,协助华夏共同抵抗樱花侵略者。”
队脸面上表露出感激的声色,但是却人说道:“可是我们待会就会和小鬼子交战,到时候打起来,我们怕照顾不到你们。”而王铮却蛮不在乎的说道:“队长同志您放心,我们是战地记者,有保护自己的手段,而且我们只在这山岭上,远远的观看拍几张照片,不会影响你们战斗,而且我们还想顺便想采访一下咱们的战士。”那队长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咬了咬牙点头说道:“大概还有两个小时,你们别跟我下来吧,不过采访完后,你们一定要回到山岭上,千万不可下来,待会儿和鬼子交上火以后,我们如果~~”说到这里那队长动了动并没有将话说完,立刻向王铮三人说道:“如果鬼子围了上来,你们就出示你们的相关证件,千万不敢耽搁,那鬼子杀起人来,可是毫不手软的。”说罢便转身带着王铮三人,向岭下走来,走之前还不忘吩咐:“石头,继续警戒!”就在三人向岭下走去之时,还在听到那懵逼的石头,这还在嘴里嘀咕:“记者,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
向下走了约有数百米,三人这才看清,原来在这半山腰处约有数十名老老少少的男子,正在挥舞着铁锹镐头,修筑着防御工事。只见他们在地上拼命的挖掘着三条壕沟防线已然快成型了,只不过他没有大量的麻布包,无法像电影里那样,将一包一包的沙土挡在身前,只能将挖掘出来的土堆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土堆。此刻已经形成了一个交叉纵横的阻击阵地。而王铮则是站在阵地前仔细扫视了一番,他发现除了这位队长腰中别着一把驳克枪外,队伍内数来数去也只有八条样式不一,长短各异的步枪。倒是各种冷兵器,几乎人手一把有红缨枪,有大砍刀,有铡草的铡刀,还有木匠用的砍树的斧头。手榴弹倒是发现了两箱,但是类似轻重机枪一类的重火力武器是一概未见。王铮看到这里一个跨步,便踏上了众人正干的热火朝天的阵地,拉住那位队长出声询问道:“队长同志,你们究竟是什么队伍呀?还有您怎么称呼?为什么你们30几个人总共才有八条枪呀?”那位队长,一边指挥众人继续修筑工事,一边,头也不回的回答王铮:“我叫鲁有功,我们是八路军红山县大队的葛家村区小队。我们昨天接到报告,鬼子从张庄派遣一个中队,来我们这边扫荡,我们奉命在此地阻击鬼子这个中队,以掩护附近几个村的村民撤退,至于你说的枪嘛,没办法我们区小队就这点枪。”王铮此刻正装模作样的拿着笔在小本本上记着,一边记着一边继续向那位鲁队长套取情报。此刻突然听到丁勇在旁边啧啧有声:“这是汉阳造,这是老套筒,还有一条三八式,这怕是缴获来的吧?”这一番话说了下来,那位鲁队长向丁勇投来赞赏的目光,顿时话也多了起来“
哟,这位老哥看来是,当过兵呀,对枪很熟悉吗。”丁勇在一旁呵呵的笑道:“只是见过还真没摸过。”而此刻吴锋却如同自来熟一般在战壕里窜来窜去,拿起相机东拍拍西拍拍,吴锋见修筑工事的战士们,将每个射击点后边都挖的十分大,别好奇的询问其原因,只见一个年纪略大的老战士,瓮声瓮气的回答道:“这坑挖的大,是因为这要蹲五个人。”吴锋随即问道:“为啥一个火力点要五个人呀?”谁料到,那名老战士却是回答了一番令三人都无比震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