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英语学习机 / 英语学习机

英语学习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小时候玩的玩具很简单,不像现在电脑游戏,手机游戏,乐高的积木,电动的汽车、飞机,还有“小霸王”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学习了”。我们玩的是摔纸宝、摔破锅、跳皮筋、跳方格、打陀螺,滚铁环都是带有一定体力支出的,很有益身体健康。陀螺要自己用老树根削,底下的钢珠,要到收废铁的哪里去找,摔破锅用的淤泥也要到很远的地方找粘度最适中的,方能轻易的捏成锅形。锅底又要超薄,这样用力反过一下扣在地上,用冲力把锅底炸开。对手就负责输一块可以堵上破洞的泥,多次较量,最后以谁拥有淤泥的多少论输赢。
  还有一个游戏是捣幸银子,就是杏核,杏核里面是杏仁,那时就知道,杏仁是中药材,街上的收购以二元钱每斤收购,这对于当时的小孩来说是巨资,如何把别人手中的杏核赢过来,于是就有了捣杏核的游戏:拿一块方砖,参与的人每人放一粒杏仁在砖上,大约三米外划一道线,每人用一粒较大的杏核做“母子”,往那道线前扔去,以最接近而又不超过那道线排名先后,站在线上依次用“母子”砸砖上的杏核,谁砸下来归谁。作为“母子”的杏核是要加工的,首先要挑一个最大的,先把侧面摁在水泥地上磨,再用小刀把磨的壳很薄的地方挖一个小孔,用掏耳勺伸进去把杏仁捣碎,再一点一点扒出来,这时候就要技术了,要找个牙膏皮(那时都是锡的),把牙膏皮建成小块,放在铁皮上用炉火加热直到熔化,再把锡水通过自制的小聚口灌到杏核里,这样你的“母子”又大又重,扔起来不会飘,砸下来的杏核也就多。
  还有制作火柴枪的过程也很有意思,现在不赘述了,不然要被人说怎么还没讲学习机,扯太远了。
  但作弊器还是一定要讲的,这个是归在我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初中的一次考试前,同桌的吴言说“一点不会,怎么考啊。”我说“我也不会,你下午带根结实点的线来就行了。”
  中午到校后,我先把窗户上嵌玻璃的小钉子晃松了,再拔下。带着课本来到操场,用砖头砸钉子在课本的左上角订一个小孔,把棉线从小孔里穿过去,再撅一根二尺长的树枝,回到教室。同桌都看楞了,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把拴着课本线的另外一头从桌子位肚最里面的缝隙穿下,拴在小树枝的一头,调整了高度,树枝倾斜45°时,课本在位肚的最外面,当用脚把树枝踩下,课本就被拽回位肚的最里面,考试的时候,每当监考老师背对着我们时,我就把课本拖出来,在位肚边缘翻好,小树枝倾斜45°踩在我脚下,然后把两手都放在桌上抄写答案,老师转回脸,发现我低着头看桌子下面,就走过来,而我不动声色地轻轻一踩,让课本收了回去,老师过来发现我两只手都没动,课桌下面也没什么东西,就放心的走了,然后我把书抽出来继续抄,这是作弊器。
  说“学习机”了,刚学英语那会儿,“Iam,youare,heis,sheis”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区分的,经常会说“Iis,youis”如果后面再配上单数复数错误就更多了。
  我带着神圣的使命感,用了星期天一天的时间制作了一台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而且是用电的。
  用锯子裁下一块40cm*30cm的纤维板,在上面固定了从手电筒上拆到的电池夹子、手电筒上小灯座和小电珠,板的下部用T字形木条做成三个不同宽度的卡槽,卡槽内用铜皮做了许多触点,在板的背面连了许多电线,按第一个卡槽的宽度,做“I”“You”“He”“She”“We”“They”六块小木板,按第二个卡槽的宽度,做了“am”“are”“is”三块小木板,按第三个卡槽宽度做了“astudent”和“students”两块小板,然后在每块小板的反面不同位置再钉上铜皮,用以能连上卡槽内不同的触点。这样每当是“Iamastudent”三块小板同时插进槽里时,就形成了闭合的回路,小电珠就亮起来,如果是“Sheareastudet”三块小木板插进去时,小电珠就不亮,说明搭配错了,很直观,其实呢也没什么用,就像现在用几千架无人机在空中拼字一样,很无聊,但在四十年前,老师看到后大为赞赏,到各班讲课都带着我制作的学习机,而且用了好几届,也没有人付给我专利费,所以那些小板上钉铜皮的规律我至今也没有透露,属于我的商业机密。
  《潜伏》外传
  ——给翠平讲“鸡肋”
  余则成拎个手包回到家里,翠平迎上来告诉告诉他站长太太约她打麻将的事,还说了她们在一起谈论公鸡追母鸡的趣事。
  余则成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一个细节不漏的详细听着。翠平咯咯笑着讲了那几位太太聊的男男女女之事,她是怎么云里雾里也跟着讲了一通,那些太太对她在山坡上、小树林里的疯狂举动羡慕不已,余则成迷茫的说道:“我怎么不知道你在老家有过这事”。
  翠平说:“我那是应景胡编的,还真是唬到她们了。后来李涯来接他老婆走,我们牌局才散”。
  “李涯去了?”余则成问。
  “嗯,他还给站长家带了两箱美国的牛肉罐头,站长太太说不喜欢那味口,说是鸡什么的,不想要,还给我一箱带回来”。
  “她说鸡什么?是要鸡肉罐头吗?”余则成问。
  “不是,她是咧着嘴说的鸡,后面一个字。”
  “鸡肋,是不是?”
  “鸡肋?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哦,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你可别给我扯知乎,说人语。”
  余则成斜了她一眼:“就是说鸡身上肋巴骨那一块没有什么肉,而且也不入味,吃起来没有什么味口,扔掉了又可惜,舍不得的意思。”
  翠平说:“还把什么给肋扔了?我们山里游击队哪次不是把鸡骨头渣子都吃完的。”
  余则成说“站长太太在家天天吃天然无公害的,她看到罐头这些有添加剂的垃圾食品,肯定索然无味,嗤之以鼻了”。
  “那就能说了鸡肋了?”翠平问。
  “这也不是我说的,是杨修说的,其实我也觉得鸡肋可以啃啃,还是有点味道。”
  “杨修是谁?”
  “杨修是三国时的谋士。”
  “三国?是我们民国、美国还是日本?”
  余则成此时有点后悔了,怎么扯上了三国呢?就说:“那是古时候的事。”
  “怎么个古时代的,不就是毛主席带我们打老蒋,古时代是什么时候的事?”
  余则成动动脑筋启发她:“诸葛亮这人你知道吧?”
  “这个我知道,他桃园三结义,‘啪’的一个响头磕在地,从此形成结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
  余则成打断她,“你打住吧。那是刘、关、张,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不是他们结义兄弟,是他们的谋士。杨修是曹操的谋士,后来被曹操杀了。”刚说完,余则成更后悔了。
  果然翠平追问了:“为什么杀自己的谋士,他们都是中国人的名字,怎么是三个国家的?”
  余则成眨眨小眼,扶一下眼镜,在纸上画了民国时的地图,包括外蒙古的扇形,并在旁边画了个小圈代表日本,用箭头指到远处说还有美国。然后在扇形里大致标注出了魏蜀吴的地盘。他以为这样就能够讲清楚杨修为什么因为“鸡肋”就会被杀了。
  “那时候曹操携君子以令诸侯,以中原之地要一统天下”。他的手指指在地图上,并向外画了个圈。
  “噢,天子就是秦始皇,我知道孟姜女哭长城,曹操拿的是什么鞋?”
  余则成说:“什么鞋,不是脚上穿的鞋,你听我慢慢说。这儿与秦始皇也无关,你听过古书霸王别姬的故事吧?”
  翠平说:“知道,我还知道霸王抹脖子自尽了。”
  “是的。他是打仗输给了刘邦,你就知道老刘家就行了”。余则成停顿一下说:“曹操就是保着老刘家的后代皇帝,可是刘备也说是他老刘家的后代,也要占一份天下。”
  “噢,这叫一山不容二虎。”
  余则成说:“算你说对了,曹操打仗这边也有一个谋士就是杨修,此人经常自作聪明,感觉自己能揣摩到曹操的心理。”余则成喘了一口气,总算引到了正题。
  “一次曹操去视察一座宫殿,临走时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只有杨修说丞相是嫌着房子太大了。”余则成接着说:“不待别人发问,他说丞相在门上写了‘活’字,就是阔,太阔了,应该改低调点。”
  翠平用手指头比划了一下“阔”字,若有所思的说:“还真的”。
  “又有一次,曹操带兵攻打汉中。”余则成想说成语“久攻不下”,又怕翠平听不懂,就说:“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取胜。”翠平抢着说:“不就是久攻不下嘛。”余则成白了她一眼:“哦,你知道的挺多的嘛。曹操久攻不下,心情烦躁,晚上吃饭时见碗中有鸡肋,刚好副官来问今晚的口令。口令你肯定知道。”
  翠平说:“那当然知道。我在山里打游击就是每天都要变换口令的。”
  “曹操说今晚的口令就用‘鸡肋’吧,杨修知道后,自作聪明的安排军队收拾行装准备撤退。”余则成停了一下,“众人都问杨修,你这是啥意思?杨修说既然丞相把口令定为鸡肋,说明这一仗已经没有意义了。鸡肋的意思就是食之无味,弃之有味。你们看着吧,用不了几天就会班师回朝了。”
  翠平说:“就这两个字就泄露天机了?”
  余则成说:“曹操却借口说他妄猜圣意,扰乱军心,把杨修给杀了”。
  翠平说:“是啊。还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杨修也自作聪明地给分吃了,该死,做人就得像我这样会装傻,哈哈哈……”
  《潜伏》外传
  ——给翠平讲“宇宙大爆炸”
  2020年的元旦恰逢我在单位里值班,先为单位里写了一段新年寄语:“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让激情共鸣,让格局高远,把努力形成合力。让我们从‘新’起点,继续奔跑!”。
  寄语写完,百无聊赖,仍觉得意犹未尽,就想来调侃一下元旦。
  翠平从楼下一上来就追问余则成:“你那天说把‘过新年’叫成什么的?快告诉我。”
  余则成一脸茫然的问:“什么过年?我说什么了?吃饺子啊?”
  翠平说:“不是吃饺子,还吃汤圆呢?”
  翠平一顿,有点悟到什么了:“咦?汤圆,你那天说的是什么元儿?”
  余则成更是摸不着头脑了,但又觉得翠平有什么事,怕误了事就仔细想了一下:“你说什么汤圆、肉圆、团圆,这些都是确实与过年有关啊,但不是指的过年啊,”
  于是他问翠平:“你听到什么了,怎么想起来问这个的?”他生怕丢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会引起楼下那个谢若林的怀疑。
  翠平说:“刚才在楼下谢若林家里听他说美国在日本扔了两颗什么蛋,就和你说的过年的意思差不多。”
  余则成才恍然明白:“我说过年那是叫做‘元旦’,谢若林说的是炸日本的,那叫‘原子弹’,完全是两回事。”
  翠平仍然不依不饶的说:“向日本扔两个炸弹有什么用,我们在游击队的时候,他们一次就扔给我们根据地几百颗炮弹,炸死我们很多同志呢。”
  余则成来了兴趣,就想认认真真地讲给她听听,另外也觉得翠平的知识比刚到天津时候有了很大的长进,也可是他自己肚子里的知识太多了,胀的难受,但他又怕翠平听了一知半解,出去瞎说会误了事,上次翠平在几位官太太那里打麻将的时候说的那个“汉阳造”就差一点,她竟然描述出了“汉阳造”的枪栓是用铁丝钩着的,如果当时有精明的李涯在场肯定会看出这明显的破绽。
  余则成和翠平说:“这原子弹和炮弹是两回事儿,小鬼子向你们扔的炸弹,那是和谢若琳讲的原子弹不是一回事儿,和过新年的元旦更不相干。”
  翠平忙说:“我不是把过年当做炸弹,只是谢若林讲的那个什么蛋的时候,我拿你说的过年来加强记忆的。”
  余则成赶紧冷静了一下,翠平的文化是不高,但是天资聪明,什么事一点就透,有时候甚至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用很普通的语言就表述明白了,而且在理解上还有延展的空间,但也有一个缺项,就是她总能把很多事情联想到她当游击队长的那段时光里,也可能她就认为那才是她最辉煌的时刻。
  余则成说:“小鬼子打的炮弹和我们平时用的炸弹都是用常规的,是把炸药包在一个‘容器’里,用雷管引爆。”
  翠平听到“容器”就摆出一副不懂的架势。
  余则成忙说:“就是一个罐子,正规的说法叫做‘容器’。”
  翠平一撇嘴说:“那你还不直接说罐子拉倒,我干游击队长的时候就是用瓦罐装了火药,盖上盖子,再在上面撒上铁钉,等鬼子来了一拉雷管,炸他个鬼哭狼嚎,可管用了,可是并没有说什么‘容器啊’?”
  余则成说:“那你那是土炸弹,真的炸弹外面的‘容器’就要用铁制的,那样炸开来才有杀伤力。”
  翠平说:“这个真带劲儿,要是给我充足的火药,我就弄一个水缸那么大的炸弹,炸死鬼子千千万。”她接着居然低声地唱起跳皮筋的儿歌:“小明小红丢炸弹,炸死鬼子王八蛋……”声音越来越大,余则成赶紧打起了手势,让她打住。
  翠平说:“炸弹就是比枪痛快,我一开始打鬼子的时候用‘汉阳造’,后来当上了游击队长才有了驳壳枪,20响的,但是还不如炸弹,一炸一大片,‘轰……’。”
  余则成说:“你说的这些炸弹就是靠爆炸把铁块发射出去,打击敌人的威力还是不太大,土炸弹更是没有多少杀伤力。”
  翠平说:“怪不得我们缴获的小鬼子手雷都像菠萝一样,外面是一个一个的小疙瘩。”
  余则成接着说:“那才是最要命的,那个小疙瘩蹦出去,每一个小疙瘩都像子弹一样。”
  翠平说:“但是谢若林讲的,美国人炸日本人的原子弹才是最厉害的,为什么原子弹厉害,它一次能炸死多少人?”
  余则成斜了他一眼说:“原子弹不是说能炸死多少人,而是能摧毁多少平方公里以内的一切,包括一些建筑物和生物。”
  余则成接着说:“当然包括所有人。”
  翠平说:“我知道人就是一种生物,生物包含动物和植物。”
  余则成正在惊讶一个游击队长还有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就问:“你还知道什么,别再像上次‘鸡肋’一样的来‘羞理’我。”
  翠平忙说:“仅此而已,刚才你讲的那句话正好谢若林也讲了:能摧毁一切生物,包括人类。”
  余则成无奈的说:“那你在他家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他是个情报贩子,而且一直怀疑我们的身份,并且深信不疑。”
  翠平说:“谢若琳的老婆真是多愁善感,听到死了很多人就‘嘤嘤’的哭了,谢若林冲他吼叫骂她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余则成又问:“下午你在他们家,谢若林还讲了什么,有关于党通局和天津站的事。”
  翠平又想了一下,十分神秘的说:“有,他还提到了你们站里的李涯和苏联人的什么事。”
  余则成来了兴趣又启发她说:“他们说苏联的什么事,天津站怎么会跟苏联挂上了钩,难道是苏联也和原子弹有关系。”
  翠平说:“对了,谢若林讲的是苏联也试验了原子弹,并且还有一种什么更厉害的炸弹也试验成功了。”
  余则成说:“那一定是‘氢弹’了,去年他们就有报纸在报道了。”
  翠平说:“是的,是‘轻弹’,我当时也奇怪,明明是‘轻弹’又不是‘重弹’怎么能比原子弹还厉害。”
  余则成说:“不是你说的轻重的‘轻’,氢弹的‘氢’是氢气的‘氢’。”
  翠平说:“谢若林他也是这么讲的。”
  弄得余则成好尴尬。
  翠平说:“谢若林说从理论上讲氢弹可以做的无限大,直到一炸弹就把地球上所有的空气全部炸飞,从此人类灭绝。”
  余则成不知所云的长叹一声:“那就是宇宙大爆炸了。”
  说完他就后悔了,他发表了这个感叹和原子弹、氢弹不挨着,翠平如果要是听出来了岂不是露怯了,要知道他在翠平眼里一直是学识渊博,不瞎胡说的人,翠平对他知识面的广博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的。
  谁知道翠平还就真的感兴趣了:“什么大爆炸?那是多会爆炸的?”
  余则成只好顺着说下去,想找机会再圆回来,说:“这个大爆炸更厉害,不是摧毁一切。而是产生一切,叫做宇宙大爆炸。”
  翠平说:“这个我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炸弹不就是摧毁什么东西,怎么还能产生一切,你肯定吹牛?”
  余则成说:“我说的是‘宇宙大爆炸’,我得先告诉你宇宙是什么吧。”
  哪知翠平直接回答说:“那倒不用你费事,我知道宇宙就是天上的星星、太阳、月亮和地球,咱在游击队识字课上学过的”
  余则成说:“这个就好说了,‘宇宙大爆炸’是几百亿年前的事,那时候没有宇宙。”谁知这个更难说了。
  翠平撇撇嘴反问道:“你别胡扯,怎么会一开始没有宇宙,太阳和月亮一直都在天上挂着,你骗谁?”
  余则成说:“那都是大爆炸产生的,没有宇宙大爆炸就没有天上的一切。”
  翠平说:“你这个就太搞笑了吧,地球上的爆炸是摧毁一切,宇宙大爆炸是产生一切,你也太会吹牛了。”
  余则成说:“这个确实是正好相反的地球上的原子弹爆炸,是摧毁一切有生命的,宇宙大爆炸是产生的一切无生命的天体。”他对自己的这个解释很满意。
  哪知道翠平并不能听出来这里面的逻辑关系,说:“你凭什么说你那个大爆炸发生在多少年以前?都有谁看着了?有什么证据?”
  余则成叹息了一声说:“噢,这能有什么证据啊,也根本没有人看见,老实告诉你现在是1945年,美国在日本扔的两颗原子弹,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才有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设想的理论,你明白吗?到时候你会看到报纸的。”
  翠平说:“哟,你这个今天玩的又是‘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态,等到我们后人再聊起今天你对我的开导,那么就是‘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我真服了你了,连1949年新中国成立都能预测到,你知不知道这篇文章是2020年元旦写的?”
  绍兴印象
  一直以为的我的老家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走出去才知道,坐井观天啊!
  那一年我曾有幸在浙江绍兴生活半年,才见识到了真正的人文荟萃。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出自那儿,或是在那里生活过。国家领导人有周恩来,大文豪有鲁迅,还有女英雄秋瑾、教育家蔡元培、王羲之作《兰亭序》的兰亭、大诗人陆游的《钗头凤》和爱情名园——沈园……不胜枚举。
  更值得一提的是,绍兴的气候宜人,花草常年茂盛,郁郁葱葱……
  今天就单说说在绍兴街上游走的擦鞋族。
  常年穿梭在绍兴大街小巷里的擦鞋族是不卑不亢的,柯桥尤其多。
  他们身背一个小木箱,胳膊上挽着一个塑料凳子,这就是全副家当。他们做生意从不拉客,你要是想擦鞋,招呼一声,就会停下来为你服务,不喊他,也就若无其事地从你面前走过,他们目视前方,从来没有等待你叫他的表情。
  即使你正在谈生意、打牌、甚至在街边的排挡上吃牛肉面,都可以把脚伸过去,你忙你的,他干他的,不用脱鞋,他先在你鞋与脚之间插上两块硬纸板,防止鞋油弄到你的袜子上,挤上一点鞋油之后,他的两只手分别拿了两个鞋刷,在鞋的两侧一顿猛刷,那力道全部作用在刷毛与鞋面之间,鞋里面的脚几乎感觉不到受力,刷到脚面部位时,他两手交替的又一顿猛刷,不一会儿,就一切OK了,锃明瓦亮。
  活儿干得漂亮,收费也很规矩,不论贫富只取一元(公元2000年左右),从不多要,你可以直接给到他手里,他就伸手接了,你也可以就放在桌脚,他擦完了,收拾好行头,把那一元钱摸了就走,我注意看了,他们几乎都不说“谢谢”,可能是认为这个完全是平等的交换,或者是不愿意打扰客人,他如果说了“谢谢”,你势必要与他也打个招呼,会影响你谈事的或者影响你正在吃牛肉面的心情。
  这与在其他城市里的擦鞋境遇就有了本质的区别,他们没有那种不问青红皂白见到人就打问是否需要擦鞋的现象,在其他地方就会在街上经常遇到他们,身上背着家伙,在人行道上走也着,挨个地问行人:“擦一擦?”但是少有人搭理他,从这点看,绍兴的擦鞋族是很有尊严的。
  绍兴街上游走的擦鞋族,他们还没有破坏价格的现象,一律一元,完全不像在其他城市里遇到的,不论擦的品质怎么样,5块、10块的都会找你要,甚至于宰客的我也遇到过,他们在一排擦鞋摊子里吆喝“五毛钱一擦,五毛钱一擦。”等你坐在他的板凳上擦完了,他找你要20元,你说他漫天要价,他却说:“我们是最诚实守信的,五毛钱一擦,刚才为你少说也擦了40下吧,收你20块,还算多吗?”这时候他旁边的几个伙伴已经围拢过来,你敢不给?
  一次我从绍兴东站坐大巴去新昌办事,买到了立马就要发车的车票,因头一天下雨,我在外面步行了一段路,皮鞋受潮泛硝,有一片一片的发白,当时刚好有位擦鞋的小伙子正在过道里候客,时间紧迫,我就让他用黑刷子帮我简单地弄两下,把硝刷掉就行,他二话没说,十几秒钟就帮我搞好了,我给了他一块钱就要拎包走人,谁知他追到检票口还是把钱还给了我:“没有打油,不好收钱的。”转身就走了。
  留下我对着他的背影一阵感叹,仿佛受了他的施舍般。这让我对绍兴擦鞋族的尊严又有了新的认识。
  绍兴的擦鞋族里少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然生长于斯,被这里的风土滋润,久了,便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生存方式。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也很有可能不知道“不卑不亢”这个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与其他城市的从事擦鞋行当的人来说,或许,这是另一种生活态度……这就是所谓的橘生淮南吧。
  所以,我管其他城市的这帮人叫擦鞋的,对于他们,我称之为“族”。
  “抠门”的上海出租车司机
  外地人偶尔出差到上海,可以说除了外滩和南京路,其它的地方就是拿着地图也很难找到,而上海人的小气、抠门就是没有去过上海的人也都会知道,这就是“眼前有路不知怎么走,口口相传的秉性却天下知”。
  可是,多年前我去上海遇到的一件事却让我一生难忘。
  二〇〇〇年左右,我出差在上海的南京路附近,接到老家朋友的一个电话,他托我到上海的英雄钢笔厂专卖店买一个重要的配件,之所以说这么个小配件,足见我的故事的真实性,他告诉了我联系电话,我打通了,对方是普通话里夹了大段的上海话,我几乎都听不懂,对照着地图更怎么也找不到他说的那个巷子,关键是那时候的手机没有导航功能。
  我只好打的,并且把手机交给司机,由他听了再带我去,的哥是个爽朗的年轻人,他听了一下就知道怎么走了,一路上和我介绍了不少上海的风物,走了很长一段路,发现前面有施工,司机只好又把我的电话要过去,继续打电话问路,又问明白之后,他开车折回来一段路,七拐八拐的好不容易才把我送到地方。
  一看打表,要59元,我无可争辩地就要付钱,谁知司机师傅说:“只能收您37元,刚才施工的那段路他们第一次电话里已经告诉我了,是我没有听清,绕了不少路,不能收您的钱,并且耽误了您的时间,对不起了。”说完还无奈的耸耸肩,意思是汽油钱他自己贴了。
  谁不知道出租车会绕道宰客,更何况我把手机都交给他了,说明我既找不着路,也听不懂上海话,而且他们的两次通话全程都是上海话,我简直就是刀俎下的鱼肉,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不仅没有按表收钱,还跟我说明白的道理,这事根本不像发生在以小气、抠门著称的上海人身上,我简直不能相信。
  是啊,小气、抠门看来只能说上海仔细、节俭,而海派、大度,诚信才是他们真正的性格。
  全鸽宴
  一些看似简单的接待,里面都有暗藏玄机,有的时候你把钱花了,还会得罪人,我提醒你们两条,请在生活中注意。
  有一位朋友在我的家乡小县城里被我在一个特色的肥牛火锅店里宴请过两次,那个店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他们提供的食材都是挂在冷藏玻璃橱窗里的,作不了假,不仅是客人选哪儿割哪儿,而且把各个部位区分的非常仔细,什么里脊、外脊、肉眼、上脑等,不同的部位代表不同的脂肪含量和口感,据他们介绍,有点名堂的食材,在一头牛身上只能取三片肉,价格必定很贵。
  每次和这个朋友吃的都很开心,他几次都聊到他曾经在广州生活过,那里有一家特色的吃牛肉地方,百年老店,他说有机会一定请我去品尝。
  说实话,我对吃的方面不太讲究,一般情况下是说得过去就行,都好吃,我也能初步区分各种菜系,以及他们菜系里面的几道名菜,也就是宫保鸡丁、东坡肉、佛跳墙之类的,没有太多研究,尤其是对一些高端食材更是区分不了,觉不出来口感有什么差距,味觉毕竟迟钝,都好吃,具体哪儿好吃,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偶尔的机会,我真的跟这位朋友相聚在了广州,他一定要给我安排一顿正宗的广州牛肉火锅,以圆他长时间的梦想。
  找到这个饭馆不容易,打车子七拐八拐地走进了一条不宽的小街,看到两边停满车的样子,应该是个名气非常大的地方,果然,大厅里的卡座都需要排队,我们拿了号牌就在店门口的小凳子上等待了。
  这半个小时的等待,不仅把馋虫急出来了,而且从店里飘出香味也确实有诱惑力,有点让我神往的意思了。
  终于坐上了桌子,此时更已经有非常想吃的欲望了,架不住还得等汤烧开,等着切好的肉片端上来,其实也就三分钟,感觉到等了很长时间。
  朋友从我的吃相上已经看出来,口感确实不错,这家的百年老店果然名不虚传,不管是食材、汤料、蘸料都堪称把食客的味蕾拿捏住了,可能有点等待的原因,但是我真的觉得这一顿吃的最美味。
  那位朋友问我:“我说的对不对,这家好吃吧?”
  过了一会儿又问我:“怎么样,比你们那儿的肥牛店口味佳吧?”
  又过了一会儿,他又问我:“这家涮牛肉,口味无敌了,是吧?”
  这三个问题,我从由衷到被迫,都一一给予肯定的回答,已经使我的愉悦感打了折扣了。
  直到在返程的出租车里,他又问我:“哥哥,怎么样?今天这顿涮牛肉品质绝对吧,是不是比你那儿的肥牛店强多了?”
  我说:“本来确实是好好的一顿饭,被配音干扰的已经让我忘记它们的亮点了,索然无味。”
  “怎么了,哥哥,吃的不舒服?”
  “是的,很不舒服,你自己理解吧。”
  说的是又一次宴请朋友,本来我们是客场,因为业务合作关系,我们提前安排好的饭店,你知道对方却说这儿有个特色的“全鸽宴”,坚持让我们去品尝他们的特色,宾主各四人,一共八人。
  通过导航,我们终于聚集在一个繁华小镇的特色餐饮一条街上,果然都是与“鸽”有关的饭店,有“乳鸽王”、“鸽俩好”、“大内鸽皇”、“补气鸽厅”等等,把这里的风味推崇到了特色的极点。
  我们进了一家“全鸽宴”,感觉是最正宗的,店里面的装修都是用鸽子的各种形象的、抽象的图案来装饰的。
  想象中,这顿饭是不怎么好做的,八个人,怎么用鸽子做出一桌菜啊?难道鸽毛、鸽骨头都被开发了?还是会有什么珍贵的品种?我真的想见识见识。
  我们进了包间,桌上一只卡式炉炖着个不锈钢锅,周围放着十二个盘子,里面的食材四黑四白四绿,黑的是四只剁碎了的烤乳鸽,白的是四只剁碎了的新鲜鸽块,绿的是四盘各种蔬菜。
  我的感觉就是不够吃的,可能后面还有超出我们想象的补充。
  对方拿出了两瓶“茅台镇十五窖品鉴酒”这时候我想起了一句话,叫做“请你喝42度飞天茅台的,不是你混的不行,就是他混的不行。”更何况这个还不是“飞天”。
  鉴别真酒假酒还有个口诀,容我啰嗦,普及一下:
  茅台带个镇,买时需谨慎。泸州没老窖,马上往回绕。
  汾酒加集团,基本要玩完。西凤不带酒,必须躲着走。
  五粮春醇液,其余都是孽。洋河海天梦,其他不要碰。
  古井不带贡,喝了浑身痛。剑南没有春,别问真不真。
  酒鬼变湘泉,绝对不值钱。习酒写简体,直接瞧不起。
  长毛非老酒,瓶子刷酱油。大厂买嫡系,口诀要牢记。
  这酒瓶上还带个“镇”字,你说这差到哪儿了?但是盛情难却,我们还是一起喝了那“茅台”带“镇”的酒,闻起来是53度的茅香味,喝到口中也有那著名的酱香味,可惜还包含了点辛辣的回甘,咽下喉咙时候,有点烧灼感。
  那位主人诚恳地问我:“您觉得这酒跟‘海天梦’比怎么样?”看来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口诀“大厂买嫡系,口诀要牢记。”竟然抛出这么个问题,我真的难以回答,说他的不好,会得罪人;说“海天梦”不好,我心不甘。
  我只好回答:“这两种酒不是一个香型的,不好比。”
  他带来的人说:“还是这茅子的酒劲大。”
  我带来的人说:“酱香酒没有醇香,喝不出厚重感。”
  他带来的另一位说:“浓香型不如酱香型保健。”
  我带来的另一位说:“这个酱香型回甘不长久,怎么有点苦涩?”
  不能再吵吵了,一会儿要掀桌子了,我连忙说:“都来品尝鸽子,今天鸽子才是主角啊。”
  不到半小时,桌上烤的涮的八只鸽子就被吃的干干净净,那锅里用筷子搅了几圈也没有障碍物了,已经有人喝了一杯酒只能嚼一根鸽子的小腿骨了,还有人喝了一杯酒,就用勺子舀了锅里的一勺鸽子汤喝。
  他们的人用目光对视了几个来回,有人出去了,看样子是去加菜的,果然,不一会儿,服务员又端了两个盘子上来,竟然是两只剁成块的小鸡。
  这是待客之道吗?哪能降级子啊,全鸽宴掺了小鸡,还能叫全鸽宴吗?我真的不想拾掇他们了。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