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虽然二哥最后拉了胯,但是大家的兴致并没有受到影响,大家依次走下楼梯,和网吧老板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网吧。
“就此别过,大家保重。”
“山高水长,多珍重。”
“江湖路远,后会有期。”
“拽什么文,大家再见!”
“十五天后要去报志愿呢,到时候再见!”
不准备去整点儿油条的人就直接离开了,刘至然和李成双、李川以及他们三个从网吧后院取回来自行车后,就朝着早餐摊走了过去。
“就前面那家吧,他家豆腐脑的卤子不错。”刘至然指着前面一家早餐摊说。
“行,那就这家。”大家也没什么意见,就想着随便吃点儿赶紧回家补觉去。
“老板,给我来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在摊上吃。”刘至然停好自行车后直接开始点餐。
“给我也来一样的。”李成双紧跟着说。
“我不要油条,要油炸饼,一碗豆腐脑。”李川找了一张没人的桌子坐下。
“好嘞,油条正在炸,油炸饼你直接过来拿。”听到刘至然他们的话,老板用火筷子指了指旁边的滤油网。“豆腐脑一会儿盛好给你们端过去,卤子在那边的锅里,两勺咸淡正好,多少自己看着加。”
“等油条出来我们一起拿过来吧,我们不着急。”李川擦了擦桌子,拽过来几把凳子后问道:“你们这几天准备干点儿啥?”
“今天我们租的房子就到期了,明天我们就回老家了,快到割麦子的时候了,得下地干活儿。”李成双拿起来三双一次性筷子,掰开后蹭了蹭递给了刘至然和李川。
“谢谢。”刘至然接过来筷子:“我是没什么事儿干,看看小说,玩玩游戏,不过我准备去学学打鼓。”
“打鼓?什么鼓?”
“架子鼓,一直很喜欢,但是一直没时间,现在空闲了准备学学试试。李川你呢?”
“我也得在家里干活儿,我家不是有个生产塑料的小作坊嘛,我去给爸妈打下手,能省一个人的工钱。”李川叹了口气“虽然有时间出来玩儿,但是没你这么自由。”
“你们都是有产有业的,不像我,白天爸妈都要上班,晚上偶尔值班,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不找点儿事儿干不行。”
“油条豆腐脑来咯!小心别烫着!“三个人刚刚坐下没一会儿,老板就把他们要的东西送了过来。“卤子在那边桶里,自己加,我家辣椒油比较辣,适量放。”
“谢谢老板!”刘至然三人端起豆腐脑过去加卤。
豆腐脑口感细腻、色泽洁白,上面浇上一层卤,点上红油、葱花、蒜泥、虾油后味道清淡鲜美,不油腻。滑嫩入口,丝丝缕缕的豆腐纤维感在舌头上融化,令人陶醉。它的汤汁澄清透亮,微微带着豆香的味道。与此同时,丰富的配料也增添了它的口感和风味。葱花和香菜带来了清新的香气,辣椒油则增添了一丝火辣的刺激,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刚出锅的油条又黄、又香,口感松脆有韧劲,一口油条一口豆腐脑是最好的搭配,三个人都在专心的吃着,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没用多长时间,早餐就进了肚子,也是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不像你们都住在城里,还能约着出来玩儿,我这一回去就只能半个月后再见了。”李成双看着刘至然两人说,“来日方长,再见。”
“来日方长,再见。”
“再见!”
三个人互相道别后,骑上自行车回了各自的家。
刘至然选择了一条和昨天晚上去网吧时候不同的路,这是他这三年来第一次这么悠闲的穿梭在这个古旧的县城里。
三年的高中时光里,每天都是早晨五点半就要起床到学校上早自习,等到晚自习结束回家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钟了,寒暑假放假的大多数时间也是在房间里写字台前度过的。上学放学的路上也是来去匆匆,刘至然突然发现县城里在他不经意的地方建起来了新的建筑,开业了新的店铺,盖起了新的小区,他印象里暮气沉沉的县城居然有了新的活力。
孤竹县是永平市治下的一个海滨小城,虽然有海岸线,但是县城并不靠海,距离海岸线最近也有四十公里的路程。刘至然小时候去一次海边,去那边只有乡村道路可以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种情况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得到了改变,因为这个时期国家在海边建设了一个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也修了过来,县城到港口也修了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也是因为港口的建设,孤竹县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县城开始朝着港口方向规划,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好景不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港口被永平市从县管划归了永平市直管,顺便划拨走了港口附近一大片土地,孤竹县的发展又停滞了下来。
然而事情的变化让人琢磨不透,港口主营项目是煤炭,导致港口的环境很差,很多在港口工作的人纷纷跑到县城买房居住生活,这才使得县城在这几年重新焕发了生机。
刘至然骑着车看着两边向身后退去的建筑,心中在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好像三年高中时期没有出现的念头现在一股脑的往外冒,以至于他父亲的手机在口袋里响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刘至然停下自行车,接下电话,刘新和的声音就从里面传了出来:“至然,从网吧回来了吗?”
“爸,我在回家的路上了,还有十来分钟就到了。”
“早饭吃了没?”
“吃过了,和同学一起吃的油条豆腐脑。”
“那好,你妈和我这就去上班了,我有一台手术,中午不回家吃饭,要是困了就好好睡,中午的时候你妈回家给你做饭,做好了再喊你起床。”
“好的,爸。还有什么别的事儿吗?”
“没有了,你这段时间自己安排吧,但是要把练字再拾起来。”
“嗯嗯。”
“慢慢骑车,我先挂了。”
“好的,爸。”
刘至然继续蹬起自行车往家里走去。要不然父亲的提醒,他都快想不起来练字这件事了。
都说医生写字别人看不懂,但是刘新和的毛笔书法却是在县城里小有名气,很多酒店都找他来写自家的招牌。刘至然小时候就被父亲按着脑袋练字,虽然不情愿,但是现在他也算是练出来了一手不错的大字。
和刘新和不错的行书楷书不同,刘至然十分喜欢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隶书,工整精致。
“还真是好久没练字了。”刘至然心里感叹。高三以前他总能抽出时间来练字,但是一到高三学年,他的时间就被铺天盖地的卷子给淹没了。
胡思乱想中,刘至然骑车回到了家中,用前轮顶了顶大门,发现大门纹丝不动。
“看来爸妈都已经出门了。”刘至然掏出钥匙打开大门推车进了家。
刘至然喝了点水,在水龙头前随意的摸了两把脸就当把脸洗干净了。回到自己屋里坐在写字台前,看着上面成堆的试题和辅导书有些恍惚,一晚上的包夜好像隔开了两个世界。
想起晚上估分的成绩,如果没有太大差错,上个不错的大学是没啥问题了。是时候和这些东西说再见了,是时候把压在桌底的漫画请出来重建光明了。
坐在椅子上的刘至然精神突然一阵恍惚,虽然是精力最充沛的年纪,但是包夜的后遗症虽迟但到。他从椅子上起身,躺在了旁边的床上,随便拉开过来一条被子盖住肚子就沉沉的睡着了。
--------ZZZZZZZZZ---------
“至然,起来吃饭了。”刘至然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在喊他。他以为是做梦,翻了个身,并没有起床。过了一会儿,刘至然突然感觉到有人在拍他的肩膀,睁眼一看是他的母亲在喊他。
陈雯看到刘至然睁开了眼睛,说:“起来吃饭吧,十二点半了,你要是还困的话就吃快点儿然后继续睡。”
“我醒了,妈。我去洗个脸就吃饭。”刘至然伸了个懒腰,坐了起来。稍微清醒了一下,他起身去玄关的水龙头那边洗脸,让自己更快的摆脱睡意。路过客厅的时候,看到茶几上已经摆好的饭菜正在冒着热气,都是他喜欢的菜。刘至然用冷水快速的洗了两把脸后就坐到了茶几边上。
“饿了吧,赶紧趁热吃吧。”陈雯说。
“还行,早上回来之前去吃了油条豆腐脑,回到家就困得不行,立刻就睡了,现在还不是太饿。”
“昨天晚上玩儿的怎么样?”
“玩儿的还挺好的,我们十几个人整的挺热闹,就是后半夜不少人坚持不住了就眯了一会儿。”
“昨天晚上考题的标准答案出来了,你看了没?”
“本来不想看的,谁知道有一个人没忍住,我们就都看了,然后大致估了估分。大概能有570吧,语文和英语有作文,不好估计。数学有几道题记不清答案了。”
“这个成绩还是挺好的,比你平时成绩还要高一点儿。如果真是这个成绩的话,考上一本是没有问题了,如果报志愿报得不错,211也可以试试,不过985就没指望了。”教了半辈子高中毕业班的陈雯对于高考分数还是有一定的估量。
“我算出来570左右的时候其实有点儿不相信,以为550-560就不错了。”
“英语怎么样?”作为英语老师的陈雯比较关心刘至然的英语成绩。
“妈,我正要和你说这个。”刘至然把有一道他做过的题被原封不动的搬到试卷上的事儿和妈妈说了一遍。
“啊?是吗?”陈雯也和白老师一样诧异。“我上午把英语考题看了,没看到相似的。”
“我绝对看过,我还以为出题老师会故意埋伏一下,结果完全一样。如果判卷老师心情好的话,有希望给我个140。”
“那可就太好了,140的话单科成绩能在省里排前十了。”听到刘至然说的英语分数,陈雯很开心。
“妈,我吃好了,你慢慢吃。”刘至然放下碗筷,拿起杯子喝了口水往下顺了顺。
“行,你接着休息去吧,我还得吃两口,等下收拾完就去上课了。”
刘至然转身准备回房间的时候,固定电话的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回过身接起了电话:“喂,哪位?”
“孜然!是我,我回来了,刚刚到家的时候我还看到马锦涛了。下午有事儿不?约一下?”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
“没问题,下午几点?”听到两位好朋友都回来的消息,刘至然觉得觉也没啥非睡不可的。
“三点吧,我刚到家,先吃点儿饭眯一会儿。到时候你直接来我家,反正我和马锦涛家离得近。”
“那就这么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