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年的端午节,原美滋滋食品厂的部分员工,在成都一个公园内的餐厅,举办了一次聚餐。
聚会的人有黑黑、阿辉、肖笑笑、小赵、瘦仔等人。
成都的初夏总是温柔而热烈,花儿在枝头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这座城市的悠长历史。
在这样一个夏意盎然的午后,成都某公园内的一家餐厅里,一群男女围坐在一张圆桌旁,他们的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生动的画面。
这些人是原美滋滋食品厂的部分员工,加上当时还算不上打工妹,才十六周岁去帮忙做事的肖笑笑。
他们曾在同一个小企业、不同的岗位上并肩作战,共同见证了美滋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它的日常运作及工作情况。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滋滋食品厂,他们青春年华里奉献了劳动的企业,早已不复存在。
他们这些年轻人,相继离开了那个厂,走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有了不同的打工经历和人生际遇。
在美滋滋食品厂经营困难的那段时期,有个别有先见之明的员工,抢先一步另外找了工厂打工,有的则辞工回老家休息,有的转行做了与食品不相干的行当,有的则继续在食品行业继续干活。
当时的状况是,一直都按时发工资的美滋滋食品厂,由于经营困顿,不能按时发打工者的工资了。
打工人的人心就涣散了。
有个别的员工,在美滋滋食品厂倒闭之前就另谋出路了,而大多数人,都是坚守着在工厂站完了最后一班岗,领了最后一次薪水,才与他们热爱又敬畏的阿姨“十八铲”及她的两个儿子老板们告别,离开美滋滋食品厂,去寻找其他打工的企业。
那个时候的通讯不是特别发达,有手机,还没有微信,还是有人留下了老同事的联系方式。
这次聚会是由曾经的生产车间青工张娃发起的,他在社交媒体上建了一个群,联系到了一些老同事。
消息一传出,大家纷纷表示要参加,毕竟多年不见,那份同事情谊依旧深厚。
聚会的日子终于到来,大家陆续到达餐厅,彼此间的热情拥抱和问候,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张娃作为组织者,早早地到了现场,他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李娃,你还是那么精神!”
“哈哈,小王,你这是发福了啊!”
“哎呀,这不是我们的肖笑笑吗?这么多年没见,风采依旧啊!”
大家相互调侃,回忆起当年的趣事,笑声此起彼伏。
服务员开始上菜,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川菜,辣子鸡、麻婆豆腐、水煮鱼……每一道菜都勾起了他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那个时候,他们在美滋滋食品厂,吃阿姨“十八铲”供应的包吃伙食,后来又由肖笑笑操作了菜谱,吃是吃饱了,品尝的味道不是很开心。
大多数来打工的人,都是四川人,
像“十八铲”那个广东来的外地人,哪里可能员工们爱吃哪些麻辣口味的菜吧。
至于肖笑笑,大家都别与她计较了,年龄小不说,又有大姑“十八铲”照顾着,还是老娘“十八铲”的心腹小棉袄。
肖笑笑下厨耍的花枪,不提也罢。
这次大家聚餐,是他们在成都的第一个相逢。
俗话说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活跃。
张娃站起来,举杯说道:“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我们能在这里相聚,实在是不容易。虽然美滋滋食品厂不在了,但是我们这份情谊永远不会消失。让我们为过去的岁月干一杯,也为我们各自的未来干一杯!”
众人纷纷响应,举杯共饮。
酒杯碰撞的声音,就像是时间的钟声,提醒着他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有的人谈及了自己的子女,有的人聊起了自己的新工作,还有的人提到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你们知道吗?我回家后,开了一个小吃店,生意还不错呢!”李娃得意地说。
“真的吗?下次一定要去尝尝!”肖笑笑兴奋地回应。
肖笑笑就是喜欢吃,纯纯吃货一个。
“对了,我最近在学习烘焙,做了些蛋糕,等会儿给大家尝尝。”李娃笑着拿出一个精美的蛋糕盒。
大家围着蛋糕,唱起了生日歌,尽管这天并不是任何人的生日,但这首歌代表了他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愿。
聚会接近尾声时,大家依依不舍地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要常联系。
张娃提议每年都要举办这样的聚会,让大家的心灵有个寄托。
“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虽不再年轻,但我们的心永远年轻。”张娃感慨地说。
“没错,我们的友情就像这成都的夏天,永远温暖而美好。”肖笑笑补充道。
黑黑、阿辉、瘦仔几个人,虽然出自食品行业的美滋滋食品厂,可是他们对吃并不讲究。
他们更感兴趣的话题,是现在从事的电脑工作。
大家干过杯,吃了饭,这几个爱好电脑的人,就移步到旁边的小亭子内喝茶聊天,继续他们的谈电脑,交流电脑方面的心得体会。
大家在餐厅门口合影留念,照片中的每一个人都笑容满面,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和梦想的美滋滋食品厂。
这次聚会,就在这个端午节的午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它成了原美滋滋食品厂的员工们,唯一的人数较多的聚会,一次难忘的重逢。
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将我们带到何处,那份真挚的友情和共同的回忆,总能让我们在最不经意的时刻,找到彼此,感受到生命中最宝贵的温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也许他们都是普通人,从事的又是极平常的行道,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然而他们毕竟是来过了,停留了,又继续去赶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