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时间,徐凤心中思绪万千,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但最多的情绪却是焦虑和害怕。
如果真如易道所言,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易道似乎看出了她的焦虑,难得地安慰了句:
“其实你也不必太过担心,顺势而变不可违,但社会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还记得你生意最火爆的那几年吧,为了婚姻,很多人家掏空积蓄,从而产生了过重的生活负担,这些负荷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情绪发泄出去,从而引发社会效应。现在嘛,不过是集中爆发期而已。
任何变化首先都是从想法转变开始,受过教育会思考的人最先感受到变化,再慢慢向底层社会产生影响,这个过程通常都比较漫长,在我们这样的小地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想要转变过来没那么容易,这段时间你总会有一些生意可做的。至于以后嘛,就看你能走到哪一步了!”
似乎从中找到了些许希望,徐凤有些迫不及待。
“你的意思是,我还能走出来?”
“每个人都只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做决策,只有这样,才会感觉那是正确的。没有人会去做那些他自认为不对的事,所以我们常常无法与人有效沟通。
你看到的世界变了,你的困境也就变了,这像一个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局中,认知变了,原本的局就不再是局了,但新的局还会出现,只是还没到成为困境的时候。”
“我该怎么做?”徐凤又一次问出这个问题。
易道:“稳而不乱,求知求变!”
“能说的具体些吗?”徐凤抓住不放,这是她救命的稻草。
“首先,生意照做,不露声色,适当减少不必要支出,这是求稳;第二,积极了解年轻人心理变化情况,寻找其中的矛盾点,并找到解决办法,这是求知;第三,引领新的婚姻潮流,重新定义婚姻价值,这是求变。”
“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这些话听起来像是天书一样,每个字都识得,但不能将它们变成具象化日常生活细节。
对此,易道也无能为力,这不是说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做好心理准备,一到两年会见分晓!”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悄然而过,夜已深。
走出悟到茶馆,徐凤还是一脑子浆糊,此时,她看到了自己的困境,也有了一线希望,但具体该怎么做却没有现成的路径,压在心里让她喘不过气来。
何方圣也离开了,临走时没有多余的话,也许是看到徐凤的心绪不高,也许是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样的看法,甚至连相互道别都忘记了,就这么各自揣着心事各回各家。
第二天一整天,何方圣都没能静下心来,他放下了很长时间以来习惯抱在手里的书,认真地思考着昨天晚上的所见所闻。
然而,没能想出什么新东西来,如果有,也仅仅是强化了记忆。
给易道打了个电话,他很想与其深入的聊一次。
晚上,还是一样的地方,何方圣准时到来,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人还是昨天那些人。
是的,徐凤也来了!只不过她坐上了自己昨天坐的位置。
“何老板,今天不介意我也来旁听吧,一个小时前给易先生打过电话,他说你已经约过了,我寻思着,你应该不会反对我也来凑个热闹,不知道可不可以?”徐凤将也字咬得很重,像是在提醒礼尚往来。
易道也笑道:“我提醒过徐总,如果你不愿意,我也只能赶她走。”
“哪儿能呢!昨天晚上我获益良多,今天也不能忘恩负义不是,再说了,也不是什么特隐私的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徐总能参与进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何方圣自然不可能将人拒之门外,不管是昨天对方愿意留下自己旁听这层关系,还是与这个女人建立更好的关系,都是何方圣乐意去做的事。
没有过多的客套,大家直入正题。也许是昨天有过深入的交谈,今天的气氛更像是老朋友间的闲谈,少了些拘谨,多了些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