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直到傍晚,赵瑗才停下,依旧还是有些沉闷,直到洗了一个澡,心情才略微好些。
主要他也是发现自己在为难自己,那些事情现在他能改变吗?
他没有任何办法,想得太多也是无用,又何必再去想,等有能力之时,再去改变那些便好了。
想通之后的赵瑗,吃了三碗大米饭,才缓解了不少,正当他要准备去看望张婉怡时,刘林却是匆忙走了进来。
“郎君,官家来了。”
赵瑗一愣,随即心中便是有些欣喜了,前些日子张婉怡才言让他在宫中静静等候消息,如今赵构便是来了,看来是上一次的事情,马上就要有结果了。
赵瑗当即整理仪表,随即快步走出,来到大门之外等候。
不一会的时间,赵构便是到来,赵瑗立即去往赵构驾前。
“拜见官家。”
赵构来到赵瑗身前,一身的酒味传入赵瑗鼻中。
“瑗儿起身吧。”
赵构随即带着赵瑗往里面走去,一边走,赵构一边说着话。
“今天有一件喜事,金国答应议和了,过些日子就会派使者前来,我大宋,总算不用再遭受战乱之苦了啊。
二哥,你说这是不是一件喜事?”
赵瑗能够感受得到赵构的心情非常的好,脸上的笑意就没有消失过。
那一身酒味,赵瑗也能猜到,恐怕正是有这么一件喜事,才会让赵构这般的吧。
说来也是可悲,不过是金人答应议和,派使者前来,就能让赵构高兴成这样,还大宋免遭战乱之苦,更多的,恐怕是议和协议一旦签订,他赵构就不用担心金人南下了吧。
赵瑗听闻,也只得顺着赵构的意思开口。
“此确实是一件喜事,全靠官家极力促成,不然哪有大宋的和平,官家之功,当载入史册。”
听着赵瑗的话语,赵构脸上的笑容都快压抑不住了,看向赵瑗的目光,更加很是满意。
“这话夸大了,我身为官家,自当为大宋着想,载入什么史册,只要世人记住就好了。
不过促成和谈,确实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所幸的是,这些都是值得的,用些钱财就能换取大宋安平,何必要让军士前去送死呢。
你说是不是?”
赵瑗听着赵构的这些话,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这得多不要脸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合着北方的百姓,北方的那些土地,就不是大宋的了是吧?
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自身安稳,戴上这么一个大帽子,却是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为大宋做出了牺牲,当真是‘楷模’呢。
即便他心中再怎么反感,此刻都只能附和,无他,谁让他如今还得依靠赵构。
随即赵瑗便是缓缓开口。
“官家说得是,臣定当记在心中,官家之言,当真醍醐灌顶。”
赵构放声一笑,当来到屋中,赵构才再次开口。
“一转眼,你也是不小了,本来准备让你明年出宫,但瑗儿你很好,各方面都不错,我准备让你提前出去。
就过两日吧,你可有什么要求?
你现在尽管提来,若是合适,我便允了。”
赵瑗心头一紧,他知道,赵构这次来找他的重头戏来了,之前上次他没有任何要求,这次他可不会放过了,若是错过这次,他就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
赵瑗装作思考的样子,尽管他心中已经有了想要的,但必须得做个样子给赵构看,这是他临时想到的,不是蓄谋已久的。
过了一会,赵瑗才缓缓出声。
“官家,我想好了,我想入皇城司,皇城司护卫皇城,乃重中之重,如今岳飞之事正是关键之时,我想领皇城司,为官家监察百官,尤其是众多武将,护卫皇城安宁。
我知皇城司重大,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想领皇城司。
臣有许多话,一直想对官家说来,如今快要出宫,以后恐怕也无多少机会,便是趁着此次,向官家说一说。”
赵构此刻脑子也清醒了不少,深深的看着眼前的赵瑗,看着赵瑗的忐忑不安,以及不容易鼓起的勇气,那稚嫩的脸庞。
过了一会,赵构才开口。
“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来便是,我都听着。”
赵瑗表现得很是挣扎,最终才出声。
“官家,自进入宫中,这么些年,我知代表着什么,官家对我的好,对我的恩,我一直记在心间。
此次想领皇城司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将来若是有皇子诞生,臣愿为皇子清扫障碍。
若是依旧如同现如今,我不想放弃。
请官家允可。”
赵构就这样深深的看着赵瑗,没有开口,其实宫中的很多事,都不是什么秘密,赵瑗如今也大了,能有这些认知,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赵构意外的是,赵瑗对他说的这些,尤其是关于皇子的,赵构很是感兴趣。
赵瑗与赵璩两人,他却是更加偏爱赵瑗一些,但也仅仅只有一些,因为他感觉赵瑗更像当初的自己。
至于赵瑗此番说的想要领皇城司,赵构也能够理解,出宫代表着什么,他知道,他会安排赵瑗后续再入宫的事情他没有说,赵瑗有这个反应也很正常。
毕竟入宫这么多年,在他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不想争他这个位置,那是假的,赵构自己都不信。
加上他自身的遭遇,赵瑗也清楚,如今想要这皇城司,赵构确实能够理解。
但是,情理之中归情理之中,这皇城司,可不是一般的部门,关乎着皇城以及行宫,权柄可是不小,可以说极大。
他若是让赵瑗领皇城司,其中更是代表了他的态度,尤其是赵瑗是否能够一直如同现在这般,谁又能够知道?
如今现在,他还不想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即便他对自己诞生子嗣已经差不多死心,他也不想这么快做出抉择,这件事,不能因为他的一些许偏爱,就这么匆忙的定下。
尤其是秦桧的反对,他也是非常看重的。
过了许久,赵构思索一番之后,才缓缓开口。
“瑗儿如今孝心,我心甚慰,如今你年龄还是太小了些,但我也说过,让你出宫历练,让你尽管提要求,如今你提的,我也不能不答应。
这样吧,你先暂领皇城司提举三个月,待三个月之后,你便进宫,继续学习。
如今的你,欠缺的还有很多,需要学的,也是不少,切不可骄傲自满。
如此,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