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台下一片欢快地呼声:好!
工作人员:土地改革是群众运动,要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让广大的农民兄弟们分得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台下欢呼一片。
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要让亿万农民兄弟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你们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当家作主的主人。
台下爆发地响起:好!
台下角有二人私语,一人说:那不是王家北坊村的王元胜嘛?另一人说:谁说不是了,可惜了。
***
柏家墩村长接到了两名土改组工作干部。村长满容欢迎:我是西都乡柏家墩村的村长,受全村村民来欢迎两名土改工作组领导。
两位身着军装的土改干部称号:一号干部,二号干部。年约皆近中年,平和得笑容,亲近得姿态。
一号干部:我们要住在村中最贫困的农户家,这一原则是不能含糊的?
村长:两位领导放心,乡长的指示就是国家法令。我小小村长能不遵行?村中最贫困农户是柏老爷子家,一辈子都为地主打长工,替别人种田做佃户,被雇主雇工。有一女儿,早年失了母。女婿是隔乡不远入赘来的,也是三代的贫苦农,为人厚实,有一手杀猪的活计,七里八乡的农户家都请他去杀猪。他家孩子多,家底浅,在解放前是村中最穷苦的。可穷是穷,苦是苦,家中的女人可真是一把好手。手一张,嘴一张。文化人说是:心灵手巧,会表辞达意。家中收拾的干净、亮堂,出门那个个是体面得很,虽然是布丁打布丁的。弄得饭菜干净得很。村中人叫她:阿姥。就是姑妈,我们都随孩子们叫着,本家的姑娘嘛。她人缘好又贤名在外,住在她家,两位领导的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当得多?
二位土改干部笑着应允。
***
柏老爷子家,三间瓦顶的正屋,两间土墙草房依挨着正屋东面,正屋西面一间低矮草泥房是厨房。门前一块高出路边的土墩院,屋后的鸡棚、鸭棚一笼笼的,破瓦盆食依次而放,后墙角靠着大小扫帚。前院的东首摆放着四季农田上的耕具,竹竿晾衣架架落在西尾处。大小盆筛上晒放着腌制的咸菜,院前草屋旁处一棵桅子树正欲吐花芽?
村长领着两位领导进了院。
一号干部:家家都没围院。
村长:每家院多大,一目了然。无需砌墙围院,这样还显地广院大了?
两位领导欣喜地点点头,以示认同。
村长高呼:名松,名松,两位领导来了。
二姑娘从草屋出来,接着三姑娘。梅妻抱着小姑娘从正屋出来。梅名松、大伢、二伢、三伢相继从草屋出来。一家人忙围上去,观星赏月般?两位领导一时被围愣住了。
梅妻:村长,多谢村里让二位土改组领导住进我家。多谢土改组啊,我大做长工一辈子了,有了自己的田地,高兴地几日几夜都兴奋着。孩子他大都高兴哭了。感谢共产党阿!
一号干部笑了:我们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兄弟们有土地,当家做主人。大嫂好福气啊,儿女成群的。
梅妻:这是我大伢,十六了,个子都窜上他大了?
大伢健壮的体格,少年的眉目清澈、阳光。
一号干部对大伢很是赏识:小伙子好精气神啊!
梅妻骄傲:是吧。这是二伢十一岁,可皮实着。
一号干部:是很调皮的?
梅妻:这是三伢。
一号干部:是小儿子,很乖巧呀。
梅妻:这是我二姑娘。
二姑娘齐肩的两条乌辫,一双明目羞羞怯怯。
一号干部:二姑娘很斯文,大嫂好福气啊。
三姑娘梳着两条短短地叉股辫机敏地对一号干部自我介绍:我是三姑娘。
一号干部笑了:三姑娘长得好看。
三姑娘很满意所要的答案。
一号领导对梅妻怀中的小女孩逗了逗:小姑娘可爱着。
梅妻:刚学会了走路。
一号干部问道:柏老爷子呢?
梅妻:我大在地里,有了自己田地后,恨不得整日宿地侍弄着?
“呵……”一阵欢快地笑声。
村长:阿姥,两位领导的房子整出来了吗?
梅妻:整出来了,正屋西房。
村长很满意。
一号干部看着正屋和草屋问:大嫂,你家之前是怎么住的?
梅妻不明其意:我夫妻俩带着小姑娘住正屋东房,两个姑娘带三伢住西房,我大带两大伢住草屋。怎么呢?
一号干部:大嫂会持家呀。这外面不是两间草房么,让姑娘们搬回正屋去,我俩就住一间草房,与柏老爷子和两大伢邻着住自在着。我们看中了大伢,可愿跟在我们土改组中做个通讯员?
大伢欢喜了得,直点头:愿意!
一号干部问大伢:可识字?
大伢傻住了:不识字,你们还要我吗?
一号干部笑了:不识字怕什么?学呀。有大名么?
梅名松为难了:孩子们的大名还真不知怎么起?
梅妻活络:两位领导是文化人,给伢子们起个大名,走出去也显有学问的?
一号干部想了想,郑重地说:斗良成刚,意义非凡。孩子们什么辈份字?
梅名松:百字辈份。
一号干部:大伢叫梅百斗,二伢叫梅百良,三伢叫梅百成。大哥,再生个四伢叫梅百刚,如何?
梅名松看了看妻子,欢喜非常: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