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西陈代明 / 第106章 盛世非盛

第106章 盛世非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文强是步行横穿兰城的。
  一路所过,兰城的场景仿若让他见到了盛世的场景。
  兰城大街上充满了烟火气。
  从兰城城西门开始,一整条主街两侧,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客栈火爆非常。
  即便是涨了十倍的价格,还是有无数的商人进入其中,豪奢的拿出银锭,让店家把马喂了,给随行的三四十号人安排房间。
  相熟的商人用地方语言自己交流,大街上突然多了很多听不懂的声音。
  也有人前一句在说陕西话,后一句又用兰州话,转瞬又用客家话和旁人打招呼。
  甚至于,入乡随俗,连说官话的人都变少了。
  如果盛世有颜色,一定是这表面的浮躁色。
  其实陈文强也想了许久关于盛世,究竟该如何定义。
  若他记的不错的话,后世有人将这个时代称为永乐盛世?
  可他看的不错的话,永乐盛世一共发动了超过三十兵力北伐五次,其中一次大败而归,对安南用兵近十次,有西番作乱西宁,汉中一带,白莲教,建文余党还在各处作乱。
  几十个亲王被抄家的抄家,幽禁的幽禁。
  别的不提,前年临夏白莲教就鼓动百姓造反,临洮卫去年才平息下来。
  所以。
  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被称之为盛世!
  远远的。
  陈文强就看到邓通站在一个巨高的楼阁上,背靠着兰城,盯着振远桥和兰城码头。
  “都他娘的动作麻溜的,快搬快搬。”
  “别给弄混了,弄混了有的是你们的麻烦。”
  “三号码头的船快点开走,在干什么,磨磨唧唧的。”
  “把振远桥的路让开,直接出城,出城。”
  “禁止明火,都给本官眼睛放亮点,明火滚远点。”
  邓通亲自站在兰城码头所在,双手叉腰的骂骂咧咧指挥着整个搬运工作。
  似乎听到汇报,回头看了一眼的邓通,急忙又从楼阁跑了下来,满头大汗的笑道:“陈大管事。”
  “见过七公子。”
  “五公子。”
  “里边请里边请,实在是忙不过来,邓某多有怠慢,还请二位公子见谅。”
  陈文强自然客气的拱手笑道:“陈七见过邓知县。”
  陈文志有模有样的学道:“陈五见过邓知县。”
  陈文强笑了笑,上前一步笑道:“邓县公若是忙不必陪同,我们也只是好奇这兰城盛景,这才前来一看。”
  邓通当即笑道:“不忙不忙,七公子请。”
  陈文强也没有客气,当即走上了阁楼,站在阁楼顶层,可以清楚的俯瞰整个码头。
  兰城码头被火烧了大半,邓通抓紧修补了一番,从外观上看其实非常丑,但这并不影响兰城码头运载能力。
  可以看到,在河面两岸,来来往往的船只载着一船一船货物运送到这边。
  上边的码头稍微靠上游,载着重物顺流而下,空船又返回,这场面,就差把整个江面都搭成浮桥了。
  而另一条路就是振远桥了,不过,振远桥虽是铁索桥,且两岸黄河铁牛重千斤不可撼动,但终究是木板索桥,车马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的,运载能力有限,不如河渡的转运能力。
  “这副场景,可真是辛苦邓县公了!”陈文强感慨的笑道。
  “辛苦倒是不重要,主要不敢有一丝大意啊,出了事,我这官位保不保都是其次,人头不保啊!”邓通感慨万千,甚至刻意在陈文强面前提及此事。
  这次丝绸之路开启,他最怕的就是陈家主事之人前来兰城。
  陈家马帮负责转运,他还能指挥的得动。
  可陈家主事要是擅自改一改马帮的规矩,他就得跑断腿。
  这几百万两的货物,要是在兰城出了事,他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辛苦,只要能安稳的把这一波货物送着离开兰城,他就谢天谢地了。
  “都是十几年的规矩了,怎么可能说改就改,就怕一些商人不懂规矩。”
  陈文强自然明白邓通说的什么意思,可他也给邓通提个醒。
  陈家马帮负责转运货物的事情必须得执行到底,就这么一波,最少一万两白银到手。
  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是自然,路引在马帮的手里,除了马帮还没有人从我这拿到路引。”
  邓通自然而然的保证道。
  “县公辛苦,朝廷定不忘县公功绩。”陈文强笑呵呵道。
  仅凭劫匪劫掠自然不可能牢牢控制这条运输线。
  而路引,便是强力而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
  凡是货物过关,必须要有路引,而兰城路引就在兰县县衙的手中,从西安一路而来,所有的关隘都要沿途官府盖印。
  只有拿着盖了官印的路引去下一个关隘,才能继续通行,若是没有上一个关隘的印章,可以当场抓起来货物全部没收。
  这是不讲任何道理的。
  也得亏邓通没有太深的背景,若不然,雁过拔毛,仅凭这一次丝路开启,所有过往的货物刮一层皮下来就能把邓通养成一头肥猪。
  当然,这要是被宣政司查到,邓通也得被扒皮点了天灯。
  “若是年年有这么一茬,就好咯!”
  邓通也是忍不住的感慨,这几日整个兰城所有的力量他都压在了这里。
  虽然辛苦,但只要这几百万两的货物不出任何问题,今后他的功劳簿上就要写上这么浓重一笔。
  “不知县公已经过了多少的货物了?”
  陈文强也是好奇的询问,对丝绸之路,他也是陌生,第一次接触。
  “西安府那边发过来的货物是五百六十二万两,朝廷免检的货物有两百四十万两。”
  “总计八百一十二万两。”
  “朝廷的货物已经放了一半,商团的货物过了一百二十一万两。”
  “今天过两百万,预计四天把货物过完。”
  邓通没有隐瞒的必要,随口就把官方数据说了出来。
  这个价格是按照西安府大规模对所有货物进行核定,并给出的货价。
  因为西安府涉及到了出关商税,必须进行清点的,朝廷免检货物所有关卡是不收商税的。
  沿途所有关隘进行清点货物价值,只是为了保证这批货物是流向外贸的,不会出现西安府清点后,商团把货物在陕西两省顺手卖掉。
  “八百一十二万,能买多少东西啊!”
  听到邓通的话,陈文志傻不愣登的惊叹了起来,两眼直勾勾的瞅着黄河码头堆积如山的货物。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