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必诛之中国好特工 / 第二十八章 陸安晖的酒经

第二十八章 陸安晖的酒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十八章陸安晖的酒经
  陸安晖的商行大门紧闭。潘事佛在距离商行一百多米远的地方停住了脚步。眼前这个时节,正值隆冬,正是酒类大卖特卖的旺季,陸安晖怎么着也得有个看店面的伙计在门面守着,可现在门都没开,让他不油然心中一紧。
  难道说他的店铺被日本人给端了?
  他环顾四周,行人稀稀落落,看不到有军人和警察在活动,陸安晖的店面门口也和往常一样有个卖烤红薯的老人在懒洋洋的靠墙站着,一幅幅恬淡闲适的模样,如同国内那些提倡性灵的文学家一样。
  如果这里有军警出现国或者正在控制的话,那个卖红薯的老人绝不会依然故我。
  潘事佛将衣领拉开,以正常的步伐走过陸安晖的门口,走到卖红薯的摊位前站住,和老人攀谈了两句。
  老人很健谈,提及身侧商行的生意赞不绝口,因为老板经常会拿一瓶清酒或者来自中国的竹叶青让他品尝。
  “嘿嘿……我这把老骨头,能喝出什么等级优劣?!路桑是个宽厚待人的淳朴君子,让我免费喝他的酒,怕我难为情,说让我帮他品鉴品鉴,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最大的能耐就是年轻时候暴揍了隔壁村的井田小五郎,还把她老婆睡了,那个坏蛋在村子欺男霸女,我已经用正义的手段惩罚了他,对了,我现在看一下红薯皮就能识别出红薯肉是白的黑的还是黄的红的!这位先生,您是路桑的朋友吧,尝尝我的黑瓤红薯吧,水分和甜度都刚刚好,我用了奶油和朗姆酒烤制而成的,免费送您了,请务必收下,路桑每天都照顾我的生意,您是他的朋友,请一定代替他尝尝我坂田家传的烤红薯手艺!”
  潘事佛接过烤红薯,剥开外皮,黑中透黄的红薯肉飘来阵阵浓郁的香甜气息。
  陸安晖跟他介绍过,这个叫坂田的老人在这里摆摊已有九年。他为人倔强,和老婆、儿子关系都很紧张,索性搬出来住,又不想离家太远,就在这条巷子租了两间方子住下,离家只有一条街区的距离,烤红薯纯粹是无事可做,不过他的手艺的确不是盖的。
  潘事佛尝了一口,唇齿生香。他已经判定,陸安晖没有出事。
  他走过去,拍了拍商行的大门。
  门内没有回应。
  他又拍了拍,还是没有回应。
  他再次拍了拍,终于门开了个缝隙,一张瘦而黑的脸露出个轮廓,声音低微:“请问您是佛门中人吗?”
  “我是佛。”
  “您贵姓?”
  “免贵,姓潘。”
  “您请进!”
  潘事佛坐下后,瘦脸匆忙关上门,给潘事佛沏茶,并奉上一本《幽梦影》。
  “陆先生说,如果您来的话,请一边品茗,一边看书,他待会就出来。”
  潘事佛想问陸安晖现做何事,话到嘴边忍住没有发声。如果陸安晖现在做的事可以告诉他,自然就已告知,现在一壶祁门红茶,一本书,正是让他静候的意思,他真的很没必要多问。
  他打开《幽梦影》。这是一本清人张潮写的小品文,幽默诙谐而不失深刻,让他看起来好几次会心微笑。
  这绝对是一本妙书。书中有对世间美丑精致的刻画和描述,却没有刻意而强烈的、尖锐的批评,只有不失风度的冷嘲热讽。而这些不平、讽刺,给人的感觉也都是温和的。
  以陸安辉的身份,应该看世界枪械博览或者侦查守则,再或者退而求其次,看蒋委员长的《剿匪游记手册》;
  然而他却偏偏收藏有这种雅舍类型的小品文。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面的文章。
  心中有小不平,美酒可以浇之,心中有大不平,唯宝剑方能消之!
  说实话,潘事佛挺看不上这种咋咋呼呼的文字。就好像街上俩人争执,口气越大的那个,越不会先动手打人,非得争出个子丑寅卯来也不罢休的那种货,是绝血性可言的。
  这种只会打笔墨官司的人,太平时期粉饰生活还可以凑个数,临阵对敌,连炮灰都做不成。
  这样的书不冷不热,更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或者干脆就是中药里的清凉散。
  他想不出陸安辉这样冷峻务实的特工,怎么会收藏这样的书。
  “这样的书或许更适合调剂身心,你觉得呢?”陸安辉不期而现,坐在潘事佛的面前,手里捧着一杯普洱茶。浓郁的陈皮香味在空气中悠然蔓延开放,让他心头泛起一阵久违的醇香。
  潘事佛眼神一凛,他感到陸安晖的精神状态非常疲倦,似乎经历了重大的劫难,难道他遇到什么无解的谜题了吗?还是某些地方遭遇了重创?
  陸安晖仿佛又看穿了他的心绪,呵呵一笑中捧出一坛陈旧却完整的酒来:
  “我们同属华裔,近日身在异国他乡,仁兄可知道这“同盛金烧锅”的来历?”
  潘事佛略知一二,“同盛金烧锅”是满洲人的民族特色佳酿,在北平有总店,天津上海都有分店,东三省更是拥趸者众多,不过他并不喜欢那种酒,感觉不够爽净。
  陸安晖见他不为所动,也漫不经心的娓娓道来:
  “当年满洲人入主中原后,仍保留着饮酒狩猎的传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酒是祭祀、征伐、庆典过程中必备的物品。当时,作为奢侈品的酒,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烧制的,要想开办烧锅制造美酒,必须要拥有由清政府颁发的龙票,也就是朝廷批准的许可。当时有一个叫高士林的满族贵族,持特许的龙票在辽宁锦州开办了‘同盛金烧锅’。
  高士林创建‘同盛金烧锅’之时,满清政权已经由东北迁入中原一百多年,而紫禁城中的皇帝却一直保留着返回东北祭祀祖先的传统。祭祀的仪式需要大量的美酒,皇帝返回盛京路途上必经锦州,这样一来,为皇帝一行备齐足够美酒的任务和荣耀就自然落到了‘同盛金烧锅’身上,从那时起,‘同盛金烧锅’酿造的美酒便由普通的烧锅酒演变成为奉献给皇帝的宫廷贡酒。
  ‘同盛金烧锅’大量使用当地特有的粮食品种,如锦州的北宁薏米、义县的黑壳儿红高粱等,使得‘同盛金烧锅’酒品质优异、别具特色,进而形成了具有皇家特色的酿酒工艺。
  这坛酒是嘉庆六年的珍藏,恐怕戴老板和委员长都不容易喝到的吧?”
  潘事佛轻抚这坛酒,出了一口长长的浊气。他凝望窗外迷蒙的月色,夜空中闪烁着稀疏的星星,眉宇微蹙,心事浩茫连广宇。
  他在考虑,如果能发展陸安晖成为自己人,无论是自己在日本的情报搜集和对国内的抗日军事行动,都会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