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贾怀仁从象姑馆出来,时间已接近午时,象姑馆离家将近70里路,他乘舟从商区东南渡口换乘时,看到秦河对面的谭家庄很多人家已盖起了两层楼房,本来南下路上还想着去瞧瞧贾家庄的姐姐,看到两手空空也就作罢,到家时已过午时。
见丈夫才回来,石小芳便问道:“咱家那几块地的庄稼长的怎么样?”
贾怀仁笑着道:“本来准备去,谁知道出门碰到一个发小,带工匠出城伐木,我俩已十几年没见,抓着我的胳膊不让走,非得拉着我“喷空”。”
又道:
“说来也巧了,你猜他嫁到哪儿啦?”
石小芳好奇道:
“哪儿呀?”
贾怀仁:
“就是商区对面的谭家庄。”
“前几天工匠帮他选好建房的枞木,他今天过去张张眼,他点好数又单独挨个做了几号,就带我去了商区的豪华饭馆,还对我讲他家女儿彩礼送20万,又购置了宅基地,准备建房子,让女儿单过,说是向贵族生活看齐。”
石小芳笑道:“什么发小,不就是给你炫富嘛!那他从哪儿搞那么多钱嘞?”
贾怀仁回道:
“刚开始他还也不说,后来独自喝了几杯酒,就全秃噜出来了,原来他儿子去了蜂窠村后,受不了那边劳动的路,嫌那挣钱太慢,就去了新划定的象姑馆,好像级别还不低,是个什么“地级”,从那以后,每月给家里好几万。”
石小芳听罢,撇撇嘴道:“这有啥显摆的,都不知道丢人,以后你少跟他打交道。”
“老石妹子在家不?”门口传来了声音。
石小芳听着像媒人金嫂的声音,便起身去接,边走边回道:“在家呢,金嫂,来…进屋,老贾,快倒点水。”
金媒婆:“石妹子啊,你是知道我的,我说过的媒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吧,不过说真的,没有像你们家这么费劲的,从来没有过,你说我跑了多少趟啦。一般的一桩媒从见小孩再到双方谈话,最后送彩礼订婚,也就一个多月,咱家这事都三个多月啦,老谭家也有姑娘,也老大不小了,也该结婚了,这哥哥不出嫁,妹妹哪能赶到前头啊!”
又道:“今天那边的媒人也说啦,后天农历六月初二,是个好日子,让咱们准备准备订婚吧。”
又补充道:“现在的谭家庄跟镇上也差不离了,你们也可以去看看,又盖了多少新房、楼房,人家那边条件多好,咱们为人父母的,总得多为孩子考虑考虑吧。”
石小芳夫妻两个一直陪着笑脸,忙说道:“您放心,金大姐,我们家都念着您的好呢,本来就准备找您去,这下正好,那就后天去送彩礼,到时候还得指望你啊。”
听得这话,金媒婆心里就有底了,折腾了几个月,事后得两千金石币的介绍费,也不算白忙活。知二人还有很多事要商量,很快便起身告辞了。
金媒婆刚走,石妙音从次间探出头来,显然一直在听,此时已不赌气,平静的说道:“娘,我去蜂窠村找一下谭和善吧。”
石小芳知彩礼已无商量余地,但是孩子已老大不小了,不可能一直靠庇护,社会现实早晚要经历,碰碰壁未必不是好事,便道:“去谈谈心也好,要记住一点:不要动气,早点回来。”
戌时,村长兴冲冲来到石小芳家,说道:
“一个好消息,证件的事有着落了;一个坏消息,如果人不太正常,得花两三万块钱。”
石小芳没想到,办一个证件居然这么多钱,大女儿又要送彩礼,家里没有富余的钱了。
见石小芳脸色,村长又说道:
“小芳,我也没想到这收费这么高,你放心,明天我再去找找关系。”
说过就要回去,贾怀仁立马拉住村长,道:
“老石哥,你跑了一天啦,说啥也不能走啊,正好两个孩子也在,在家里吃吧。”
其实村长也想了解两人的情况,又客气一番,就坐下了。
石小芳带着梵音去做饭,路过杂物间时,又喊两个侄子去堂屋陪客人,梵音却拉着石破天去了厨房烧火。
石顶天见一个50多岁的人,想来就是这石后村的村长,快步上前喊道:
“老叔,早就听说过您,办好事的好村长,大家都念您的好;您的资源也广,还受上面器重,啥事到您手里都不叫事;我们兄弟俩的事,您就费心啦。”
石顶天的话,很受用,村长笑呵呵道:“小伙子可以啊,还会下套嘞,你这说话中啊,一会儿咱三喝两杯。”
听到喝酒,石顶天就发怵,上次就喝断片穿到这儿的,发怵不是不是怕喝酒,也不是怕喝多了难受,而是刚梦幻开局,还没真正享受,别喝多了再穿回去,那就悲催啦。但话不能这样说,便道:“放心吧,叔,就是酒量不中,我也得给您陪好。”
几个下酒菜上桌,贾怀仁拿出一坛自酿的高粱酒,石顶天倒酒,三人碰杯开喝,一杯下肚,石顶天估计这这酒得有50多度,纯高粮酒,绝对不带勾兑的,又接着碰了几杯,便问道:
“石叔,您当村长多少年啦?”
这可对上了石村长的胃口,就喜欢这样的问题,便开始了一篇关于自己前半生的演讲:
“自小手段高,就想成英豪,养性熬日月,不枉废徒劳,在女儿国,男子能干的最大的职务就是村长了。”
石顶天又单独敬了村长几杯,期间陪着村长小解,被村长无意间看见了家伙,面对村长的震惊,得意的道:“见笑啦,叔。”
三人又喝了一会儿,贾怀仁便送村长回家了,石顶天也晃晃悠悠的回屋睡觉去了。
石小芳看着梵音和破天收拾完桌子,便让二人早点歇着。在堂屋留着油灯,自己也回屋躺着了。
听到闩门的声音,见丈夫与大女儿一块回来,看到大女儿脸上的泪痕,便说道:“正担心你呢,赶紧去睡吧。”
夫妻二人躺在床上合计着女儿的婚事,虽然两个孩子上学及其它花销也不少,但凭着二人多年省吃俭用也积攒了一些钱,12万金石币还是够的,只是还要考虑小女儿。
“哎……,走一步算一步吧,老贾,睡吧。”一声叹息在寂静的子夜格外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