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垂柳拂水波潋滟,远山如黛梦难圆,正是西湖最美,也是最易思念的时节。
眼见杭州事了,西湖再无余忧,李寻欢每日放水西湖狂歌之余动了思乡之情。
这一个月来,他结识了不少江南好友,纵情山水,舞文弄墨,日子过得委实惬意。
只是惬意之余,李寻欢见不着脑海里经常浮现的那个人,身畔胜友如云,终难及林诗音那一低头的温柔。
李寻欢举杯狂饮,终难解心底那份疯狂的思念,他决定回保定李园。
当燕子掠过湖面,一波波涟漪荡开的时候,李寻欢告别兄长朋友,踏上了归途。
江南一众才子与豪爽大方的李寻欢一见如故,出城一路相送,直至拱宸桥方停。
“李兄,后年京城会试见。”江南众才子与李寻欢道别。
“李兄,就算明年过不了乡试,后年我也去京城找你。”
“好!”李寻欢拱手道:“到时候大家京城再会,共谋一醉。”言毕翻身上马。
拱宸桥畔小舟上一名中年书生摘下头上斗笠,露出杨纯那张精明而嚣张的脸,向李寻欢挥手送别。
李寻欢一怔,他没想到杨纯居然会来送他,远远朝杨纯拱手相谢,随即一声长笑,转缰策马,一骑绝尘,不多时便已经消失在古道尽头。
“好俊才的人物,幸好李兄不打算久待江南,否则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字怕是要改一改了。”
“这位李公子当真是不世人物,能够结识此等人物,实乃三生有幸。”
众人纷纷附和,望着尘烟四起的古道充满向往之色。
朱八在一旁撇嘴道:“你们这一个多月的开销花费都是他一个人掏的钱,自然是三生有幸。”
“朱掌柜——”
“朱少爷......”
朱八却横掠七丈跳上杨纯的小舟,得意洋洋的顺流而去,只留下两岸杨柳青青和朱八的一声长笑。
有人摇头笑道:“这位朱掌柜虽然口中缺德,其实也是位豪爽人物,并不比李公子逊色。”
“哼!我要是活财神朱富贵的公子,每天请你们上楼外楼进绣春楼......”
小舟上刚戴回斗笠的杨纯无语地望着朱八:“小王爷,你连这点舟马费都要省吗?”
朱八朝着杨纯瞪眼道:“我祖上早无王爷之实,你最好管住自己嘴巴。”
杨纯耸了耸,无语矗立船头,任凭轻风激荡。
柳色青青,碧波荡漾间留一下一串笑声,惊起三两水鸟振翅飞起。
李寻欢回到李园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空。
门口守卫发现小少爷回来了,欣喜之余点点向小少爷嘘寒问暖,早有人飞报去李园女主人。
李寻欢站在门口沉思片刻,没按例先去进母亲,而是选择了去往同心小楼的方向。
经过冷香小筑时,眼见台阶上长了薄薄一层青苔,心中微有惆怅。都说李园人声鼎沸,原来他不在的日子,冷香小筑便无人来了。
他并未进自己小楼,绕过梅林,穿过一片碧色,踏上了碎石小桥,前方便是林诗音的同心小楼了。
一直如歌如泣的琴声从前方小楼传来,凄清之音绵绵不散,熟识音律的李寻欢认得是一曲《湘妃怨》。
这首曲子李寻欢六岁时便已能弹奏,那时候的他并不解此曲之意,只是随着母亲学而已。后来林诗音偶尔也会弹起,他才慢慢懂了这首曲子。
携琴上高楼,楼高月华满。
相思弹未终,泪滴冰弦断。
李寻欢的脚步突然一停,心底一塞,自己在杭州呼朋唤友,游湖登山的时光,陪伴她的是不是只有一曲寂寞?
思心如春草,无人共言说。愿风吹散云,诉与天边月。
闻及此处,李寻欢始知林诗音对自己的感情丝毫不比自己少。
梦魂飞不到,所欠惟一死。
听到最后一句李寻欢心中一痛,原来自己在雕刻她雕像的时候,她何尝不是在思念自己。
一曲终了,小楼中传出一声悠远的叹息声,林诗音走到三楼窗前,望着点水掠过的燕子发呆。
“诗音——”眼见往昔明媚靓丽的容颜消瘦憔悴,轮廓分明,李寻欢眼中有雾色弥漫。
林诗音的身体骤然一僵,目中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缓缓回过身来,看见了小桥上的李寻欢,明亮的眼中亦有薄雾升起。
两月未见,小李少爷神采飞扬,明亮如昔,只是好像又长高了一些。
林诗音纵身跳出了窗户,平时连走路都不敢大声的她居然从三楼跳出了窗户。
因为她相信小桥上的那位少年,那是她在这个世间最信任的人,她知道自己一定能落进他怀里。
眼见林诗音从三楼窗户跳下,李寻欢的身形毫无征兆的忽然掠起,犹如乳燕掠空,往空中的林诗音迎去。他此时的轻功或许还不如青衫人,相去却已不远。
林诗音如愿以偿地落进李寻欢的怀里,她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红晕,在李寻欢的离开的时候,她才知道看不见他的日子有多难熬。
远处飞掠而来的护卫发现是小李少爷回来后又傻笑着退走,连他们都有点不习惯那位小少爷没在李园的日子。
中年美妇见到李寻欢后拉着他问了半天,详细到他在杭州住的房子朝向都问到了。
李寻欢耐心地站着,不厌其烦的回答着母亲。
“你大哥今年会回家过年吗?”
“娘您已经问了三遍了。”李寻欢无语道,这个问题中年美妇问了三遍,他也已经答了三遍了。
“是吗?”中年美妇有些迟疑地拍着自己脑袋,恍然省起李寻欢已经长大了,自己似乎也老了。
李寻欢抬头看见母亲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多出了几根白发,不由心中一颤,原来自己不过离开了两个月,母亲居然就老了。
“娘!是我记错了,您没问,大哥说了今年比往年闲一些,过年会提早回家。”
“那就好!”中年美妇咳嗽了几声,脸色似乎比以前更白了。
李寻欢背过身,他以前从没想过风华绝代,被誉为保定第一美人的母亲头上也会出现白发。
他不是离开了两个月而已,为什么就感觉李园的时间仿佛过去了好些年。
“娘!还有个好消息,年底爹也会辞官归乡了,今年咱家能团圆了。”
“嗯?”中年美妇微微一愣,伸出手比划了片刻,喃喃道:“原来思乐去任杭州知府已经八年了,明年该进京城了。”
李寻欢心底掠过一阵惊艳,原来李家最敏锐的是母亲,她只不过凭一句就推断出朝中局势,断定大哥后年要进京为官了。
“晚饭去酒窖取坛酒,娘也陪你喝点。”中年美妇笑道。
“娘您不是从不喝酒的吗?”李寻欢奇道。
中年美妇笑了笑,并不答话,而是道:“晚上叫诗音也陪你喝点。”
李寻欢:“......”自己去杭州的这两个月这两个女人都学会喝酒了?
直到晚餐时中年美妇只喝了一口便连连罢手,李寻欢才知道母亲根本不会喝酒,不过是儿子回家太高兴了而已。
反而是林诗音,虽然喝了第一口咳嗽了半天,依然坚持着把一小杯酒喝完,脸已比她经常穿的那件红色披风更红,如果不是李寻欢眼疾手快,只怕是要跌倒在地了。
中年美妇心中叹了口气,郎才女貌的一双璧人却因为李家祖上奇葩的规矩现在无法成婚。
很多年后林诗音回忆,这是李园最团圆幸福的一年。
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开始下的时候,李谦便辞去了官职,提早回到了李园。
远在杭州的李思乐也在小年夜前回到了家,和李思乐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位时而婉约如水,时而凌厉如剑的江南女子。
这一年富甲江南的花家与保定李园定下了亲事,渐渐的林诗音发现李寻欢对于那名女子似乎很熟悉,一口一个七姐叫的比谁都亲。
李谦本欲将这门亲事定在来年春天举行,李思乐却坚持要等到李寻欢殿试结束再举行。以李寻欢的绝世文采,他中了状元后,李园在举行一场宏大的婚礼,才是真正的喜上加喜,双喜临门。
这一年不但是李园最幸福的一年,也是李家在保定最耀眼的一年。
月上柳梢头,花市灯如昼。
这一年的保定城元宵花市灯谜被李家父子三人横扫,据说不少待字闺女看着李家两位少爷时露出了狼一般的目光。
李家父子三人横扫灯谜一条街的事迹成了保定街头巷尾的美谈。
过完元宵李思乐便要回杭州了,临行前告诫李寻欢:“秋闱时大哥就不回来了,你可别给李家丢脸,咱爹是第一名解元,大哥也是第一名解元,你如果拿了第二名以后可别喊我大哥了。”
李寻欢躬身道:“大哥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