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件给小杨名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儿,跟刘国庆有关。
这件事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杨名不记得了,他只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不热也不冷,格外的舒服。
那天,他们刚到幼儿园没多久,老师突然给他们一人发了两束假花,然后就开始教他们。
“都跟着我学,看谁最乖,最乖了一会儿奖励好吃的,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老师一手拿一束花,边喊,边跟着节奏上下摇。
杨名打小就是个乖孩子,在家听爸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他们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绝不捣乱。
他十分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一边摇假花,一边扯着喉咙用最大的声音喊‘欢迎,欢迎。’
可他听话,不代表别人也听话,有几个一向捣蛋的,不但不听老师的指挥,还搞破坏,不一会儿就把假花弄坏了。
老师当然很生气了,杨名还记得有个年纪大的女老师,用小棍子狠狠打了其中一个人的脑袋,当时就把那人给打哭了,然后老师扯着他的胳膊,把他拖出了教室。
这一下,再没有人敢捣乱了,孩子们都学的还认真。
他们练了一小会儿,都学会了后,老师就让他们出去排队,领着他们去了村里的造纸厂。
原来是刘国庆做了件轰动全镇,乃至全市的大事,出名了,领导今天要来给他颁发奖状,记者也要来采访他。
村长刘茅岗临时得到通知,就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来充场面,欢迎贵客的到来。
本来这种事儿以前是不用孩子们出面的,光看热闹的村民就够了,可现在村民们都忙着挣钱,没时间来看热闹,村里闲着的只剩下些干不动活的老头老太太。
刘茅岗怕他们不听指挥,又嫌弃他们不好看,上不了台面,就想着让孩子们出面,孩子们又听话,又可爱,谁看了都喜欢。
这也是他跟电视上学的,那几年,有外国领导人来我国访问,一下飞机都是小孩子去献花的,他也算活学活用了。
杨名人生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活动,表面看似懵懵懂懂,摇着小花很开心,很单纯的样子,其实内心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看着刘国庆被众人簇拥着,心里很是羡慕,觉到刘国庆跟小人书的英雄似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但很快他的这种看法又变了,只是因为,一个看起来更厉害的人出现了,完全盖住了刘国庆的光芒。
杨名他们在厂门口站了一会儿后,很多小汽车开了过来,带起一阵尘土,等尘土消散后,从车里陆续下来很多人,一个个都派头十足。尤其是一个身穿大衣,个子并不高的中年人,更是气势逼人,一出场就成了所有人的焦点,被人围在中央。
村长,刘国庆个子都很高,可在他面前全都弯着腰。
杨名虽然才三岁,但立马就判断出这个人是最厉害的,虽不知道他是谁,但心里已经畏惧起他来,不敢看他。
见他笑眯眯地冲着孩子们过来,还抱起自己一个同学,杨名更害怕了,好在他只抱了一个,就就被众人拥着进了造纸厂里,杨名才放下心来,他们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回到幼儿园后,老师给他们每人发了两小块巧克力糖,杨名还从没有吃过巧克力糖,第一次吃,印象太深了,深深的记在了脑子里,顺便把那个大人物和刘国庆也记了下来。
但两者对杨名的意义完全不同,只隔了几天,杨名就忘记了那个大人物的相貌,只记得他身上散发出的光芒,而刘国庆不同,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杨名都视刘国庆为偶像。
刘国庆也的确够资格被杨名崇拜,他最初的目的,还真就只是只是纯粹想做好事。
这一年,他看到新闻里大兴安岭火灾,涌现了很多救灾英雄,很感动,就想学学人家,做些什么。
后来又看新闻,看到很多港澳台,海外同胞给那里捐款捐物,他就受了启发,也想给灾区捐款,他但也不知道捐哪,于是就直接给当地政府汇去了2000块钱。
那时候的普通工人一个月才挣一两百块钱,两千块钱可不是一笔小钱。
尤其是当地政府收到钱后,一看竟是个名不经传的‘普通人’从某个北方小镇寄过来的,就更受感动了,等救灾活动结束后,立即就给刘国庆所在市,以及刘国庆本人分别寄了感谢信。
市里收到信后,先是惊讶,再是感动,最后就觉得这是难得的宣传资料,于是果断派出记者前去采访,宣传刘国庆的好人好事。
本来刘茅岗接到通知,是镇长要带着市里的记者来的,他想着搞些孩子欢迎一下就行了,已经算是给足市里记者面子了,至于镇长,那是自己人,不需要整的动静太大。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最终竟是县长大人亲自过来了,这一下,刘茅岗的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是县长来,他哪怕自己掏腰包呢,也一定让全村人都来,把场面弄得热热闹闹的。
现在这么冷清,太影响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形象了。
刘茅岗整整懊恼了一整天,县长都走了,他也没缓过劲儿来,直到三天后看到电视里,县长抱小孩子的镜头里,把自己也给照了进去,自己在电视里看着还挺精神的,心情才舒坦起来。
刘国庆则跟他正相反,记者来的那天,他很高兴很自豪,觉得自己这两千块钱花的真值,不光上了电视,还跟县长认识了,简直太划算了。
可刚过没几天,他就高兴不起来了。通过电视一报道,县里,镇里各个单位,企业都来他造纸厂参观学习了。
刘国庆也是老江湖了,知道光表面学习肯定是不行的,作为东道主的他得管烟,管酒,管饭,要不然非把大家都得罪了不行。
可这样一天两天行,一桌两桌也不算什么,可全县有多少单位,企业,轮着让他管,他一个小造纸厂怎么承担的起
就在他愁眉苦脸,不知这件事什么时候结束时,突然一个东北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刘国庆的命运。
这个东北人找到刘国庆,一开口就要跟刘国庆签个长期供货合同,说是以后刘国庆厂里生产的纸箱他全包了。
刘国庆刚开始并不信他,还以为他是个骗子呢,毕竟当时那个时代,骗子多的很。直到那个东北人,一件货都没看的情况下,直接在刘国庆面前甩下3000块钱定金的时候,看着真金白银,刘国庆才有些信。
再后来一问才知道内情,原来那个东北人是东北某大型企业的采购,这几天正好在刘国庆所在市出差,偶然间看到了刘国庆的采访,被感动了,就主动找到了刘国庆,要和他合作。
刘国庆一听就呆住了,心里直感叹‘好人有好报’
这好报到这里还没结束,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客户都主动上门,找到刘国庆,要买他的货,一时间,他厂里的订单都排到了一年后,忙都忙不过来。
以前刘国庆的生意虽好,但好的程度,还在村民的接受范围内,但如今,造纸厂连续招了两批工人,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人三班倒,拉货的车依旧在厂门口大排长龙,这就实在让村民看不懂了。
‘怎么这么多人排着队要,难道现在纸箱子这么好卖吗?’
很多人都简单的以为是纸箱好卖,于是乎,随后几年,大河镇村村都开始兴建纸箱厂,大河镇也因此,又进入到了一轮新的大建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