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细想这些类型的相似之处在整起事件中起到什么关系,突然皮探长的手机响起。
他看了看来电号码,“何警官?”这是他的一个得力下属,赶忙接了电话。
“喂?”
“皮探长吗?又有事发生了,您在附近吗?”
对方猜的没错,他们就在附近,吃饭的餐馆离公寓不过几条街。皮探长满眼都是犹疑,刚从那里过来,还没听到有什么事,不过一顿中饭的时间。
十分钟之内,皮探长和阿溪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何警官正在楼梯间盘问,巡查。等到他们过来,赶快拉到一边。
“没想到,真没想到。”
“谁发现的?”皮探长不明所以。
“那个老头。”对方用嘴指一指外边正在做笔录的一个老人。对方大概有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外边套着深色的制服,在这里做楼道清洁的工作。每日早、中、晚各清理一次,早上很早,六点不到就开始上工,好在下午六点多做完当天最后一波清扫后就可以下班。时间长了,适应工作节奏,倒也平稳。
今天中午大概十二点多,那人来到楼道里照常收东西,推着很大的筒。往常这个点,回来吃饭的人不会很多,出门上班,大多就地吃饭,除非离得特别近,不然一般没有人回来吃中午饭。这里需要收的东西也不是很多,因为早上六点多刚做过一次清扫,人们出去上班,不过一个上午,不会有太多的杂物产生。
然而有什么吸引了老头的主意,他慢慢地转过身,看到在两层楼之间的楼梯里,有一个年轻的女的蜷缩在地上。虽然之前从未碰到过这种事,但他还是很快给物业打了电话,物业又给他们打了电话,何警官接到电话后立刻抵达。
“那个女的大概是什么情况?”皮探长现在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还沉淀在之前找出斜对面打电话的男人和四号房女人之间的关系而激动,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但现在情况错综复杂起来,小辰并没有放出来;二号房的年轻的妻子早上去上班,而五号房女人的年龄段也不对。
“二十多岁,单位说今早没去上班。”
“楼梯间有监控吗?”
“当然没有,只有电梯门口才有,很少有人走楼道。”
“这人和之前事件有关系吗?”皮探长迷茫地问,他并不期待对方答得上来。
“有关系。”事实证明,何警官是个机灵的小伙子,反应速度完全跟得上。“她们都住在一栋楼里,这是其一;其二,都是女性。”
但这种试图往性别上靠的思路和皮探长最近的一次发现是对不上的,因此他沉思片刻,不置可否。
现在是中午,外边居然还有人穿着紧身的运动衫,悠闲地跑着步,对这里发生的事件一概不知。与此同时,也说明是情急之举,因为早上会有上班的人,中午还有跑步的出现,除非在夜晚,不然大概率总会碰到人。
皮探长立刻决定兵分两路,自己去询问那个老者,何警官从年轻女人的背景着手,看有没有发现。他之所以这么安排,主要在于一个是旧的线索,他们早上和这些人有过接触,事情也有新的推动;而何警官那边干劲十足,适合跟进新的线索。
他往外看了一眼,那是一张平静而饱经风霜的脸。出来用双手做事,得到一份收入,习惯了倒也心安。
楼道里挂着厚厚的棉被般的帘子,仍然挡不住太多的寒气。如果在屋里,皮探长自当发挥出在长航分局挂职锻炼时潜移默化之间领悟到的人情世故,请对方坐下,然后倒一杯热茶驱寒。
但现在没有,他们站在过道里。
“您是中午发现的?”皮探长不经意地问。
“对。”对方很谨慎,没有过多言语,但神情之间却有些局促。的确,这是让人胆战心惊的事。
皮探长看着笔录,没有找到半个疑点。阿溪站在大厅里,她没有相应的证件,自是不能入内,只能远远地看着。
皮探长盯着她看了片刻,希望可以找到一些灵感。
“走楼道的人多吗?”
“很少,除非电梯坏掉,因为楼道里推着杂物。”
他四处看了看,关键在于和南方的楼道不同,这里没有窗子,只有电梯那里才有。也就是说,楼道相当于一个封闭空间,不通风。因此这里有着灰尘和杂物的昏暗感,一般人不会轻易从楼道走,除非等电梯要用很长时间。那为什么是这个年轻的女人?而且,就在同一层。
皮探长感到有些困惑,现在回想起来,他们中午第二次来见那个斜对面男人之时,就站在这里等电梯。因为那时注意力都在这个新的突破,如果当时回头看看楼梯间,不知是否会看到这一幕。
想到这里,他有些后怕。当然,在皮探长的字典中,怕字是不存在的。但此时却想到之所以忽略掉,是有原因的,因为之前已经来过三次。第一次,事件发生之时,已经过来进行仔细的勘测;第二次,早上七点多和阿溪来到这里,对事件潜在的参与者依次有过交谈和初步的认识;第三次,一个小时前杀了个回马枪。本来以为满载而归,现在想来,却几乎擦肩而过,差一点,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抓出那只手。
差之毫厘。
皮探长看着阿溪,目不转睛。但他此时几乎是眼神放空。虽然不能说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但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当时他如果东张西望就好,但作为一个沉稳的男人,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需要在来过几次的电梯口流连。
那个老人的脸上的表情却渐渐复杂起来,有些犹疑。皮探长突然想到,对方还要干活,做完笔录,又没有别的细节要问,让人耽搁在此总不是个办法。
“没有别的事,您一会还要工作,我想他们也没有别的事。”他感到应该有礼貌地把对方送到门口。
但老人却很有尊严地转过来,平静地说,“我想有一件事你们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