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冕居紫霞”,一个坐落于博爱市幸福路的小区。
别看名字取的高雅,却已是18年前修建的老小区了。
三年前博爱市市政府就一直闹着要拆迁,但从中有个别钉子户“宁死不屈”,死话不肯签字,这件事就一直这样拖了下去,没个着落。
这对夫妇,男的叫许丞,女的叫林莲清。他们估摸在十六七年就搬进来了,应该算得上是这个小区的第一批住户。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冕居紫霞的布局与大多数小区不太一样:许林夫妇所居住的那栋楼,就整个小区的版图来看,是凸出去的。
意思就是:他们那栋楼出了门的那一面,三面都临近小区的边缘,靠近其他建筑。
正因如此,这栋楼的房价要比其他楼便宜一些,所以也是最早住满的。
这种不合理的布局,使他们的房子挤在新建的几栋参天高楼里面,显得格格不入。
原本门前是他们唯一的空缺,而现在夕阳的余晖都被一棵高而茂密的梧桐树挡住了去路。
陈旧的大楼连一扇最古老的磨砂窗都没有,不过在4楼和5楼的楼梯转角处,有一面蜂窝状的透光墙……
阴暗潮湿的楼道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恶臭……似乎十多年前就这样。
博爱市发展较快,在十六七年前就安上了声控灯。说来也奇怪,在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声控灯应该早就坏了。
可是就只有这4楼,每次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它立刻就会用它残存的余晖闪烁起来:惨白的灯光在昏暗的楼道里一闪即逝,而后又一闪……
节奏也不稳定。
虽然住户嘴上这样说,但没有一个人敢说它是多余的。别说是夜归,都是大白天上楼,也经常有人磕磕碰碰的,不扯着嗓子喊两声,不靠这残存的微光,上楼也有点困难。
在安声控灯以前,就这一栋楼,老百姓们也编出了属于它的故事:
张大爷故作惊奇的说道:“大家都晓得嘛,每层楼都只有八级台阶,但是上次我去许林那两口子那串门时,就在4楼楼梯口那儿,还多出来一级台阶。”
那栋楼6楼的住户李大妈摆了摆手:“上次送我儿去车站,到半夜阵才回家,那天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到我爬到了6楼,手电筒一打看,结果才到4楼……”
但这种问题在安了声控灯之后基本就解决了,虽然只有四楼的还能发光。
但这个灯抛开它照明的效果不说,在午夜摇曳而发出惨白色光的残灯,给人更多的,是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那天,从来没和其他人说过话的五楼住户突然冒出一句,在灯闪黑的一瞬间,楼道里突然出现过一个驼背而长发的老太太。
但神奇的是,这句话说完没多久,五楼的那个住户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从邻居们的表情里,看出来有几个隐隐约约知道实情的,但都不愿说。
居委会大妈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更是高举起戴着红袖章的那只手,高喊相信科学,相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