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曹操跟我打天下 / 11.雄主曹操

11.雄主曹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无奈,曹操独自策马回乡,募兵买马。
  他树起“忠义”大旗,并得其妾、温婉大美人卞氏支持和鼓励。
  随后,曹操率部投奔陈留太守张邈。
  他按李白所教,又于陈留当地,找到卫兹,以求资助。
  卫兹甚是豪爽,也为曹操胆识震撼。
  他甚为佩服曹操敢在此时首先起兵伐董。
  他不仅散尽家财,资助曹操,还放言:“将来得天下者,乃此人也!”他此举令曹操十分感动。
  ~~
  曹操也得以又招募兵马五千。
  其同族夏侯渊、曹仁、曹洪,还有乐进、李典等人皆率部来投奔。
  ~~
  也在此时,曹操感觉到李白确非常人。
  曹操心里暗赞李白:此子胆智过人啊!
  还是神算子,他连曹某将来到哪里?
  何处募兵?
  何时起事?
  在哪起事?
  李太白竟然都算到了。
  ~~
  若吾成事,将来揽此人于麾下,霸业定成。
  哦,不!太白已待在太后身边,已成汉室相国。
  其身居高位,必不肯为吾所用。
  怎办?
  难道将来,吾与其刀兵相见?
  唉,以后再说吧。
  ~~
  曹操整顿军马,发檄文讨董。
  这檄文,也只有他才能写的好。
  曹操雄才,霸气侧漏。
  若非他执笔,天下谁会响应?
  ~~
  昭宁元年,冬。
  大雪纷飞,北风呼啸。
  但是,这个冬天却不冷,反而热气腾腾,天下暖心。
  因为有人在呼号诛贼,有人在为此四处奔走。
  于是,在曹操的鼓动下,各路诸侯也因此找到借口,纷纷积极回应。
  古时出师,必须师出有名。
  ~~
  李白、何太后的许都小朝廷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他们过上了几个月的安稳日子,并抓住机会,派宦官出“宫”,招收新宦官,招收新宫女。
  同时,让孔融出面招兵买马,壮大实力。
  ~~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使者、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奔赴许都,救援何太后和刘辩,讨伐董卓。
  就连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长沙太守孙坚也率部跑来,刘备与关羽、张飞也随公孙瓒前来讨伐董卓。
  他们每人麾下,均有数万人马,并共推袁绍为盟主。
  ~~
  不过,孙坚是哭丧着脸而来的。
  曹操位卑,好友袁绍乃给其一个行奋武将军头衔。
  伐董大军,声势非常浩大。
  若事成,真可恢复汉室雄风,威武天下。
  历史轨迹在变。
  原定酸枣会盟,改为许都会盟
  时间节点也在改变。
  不过,各路兵马并无到达许都。
  ~~
  【本书暂以昭宁作为年号,毕竟刘辩是汉室正宗皇帝。因为李白及时入京勤王,刘辩并没被董卓毒杀。】
  ~~
  雒阳。
  消息传来,董卓非常愤怒。
  他本无代汉之心,此时则有之。
  ~~
  首先,他掌权后,对关东士族非常不错。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均是董卓任命。
  其次,董卓不怕,其麾下均是并州和凉州能征善战之士。
  不过,董卓也会盘算,其控制区域主要在西部。
  ~~
  西部穷,运输成本也高。
  往往因为路远路难行,需经峻山险岭。
  运输队伍沿途运送消耗物资比到达目的地之物资还要多。
  而满朝士族公卿,望向董卓的,都是卑视的眼神。
  他们那份对董卓的轻蔑,根本没有隐藏。
  恐惧是恐惧,但他们仍然蔑视董卓。
  在他们看来,董卓虽然位高权重,但也只是一介兵痞。
  ~~
  盟军数十万奔赴许都而来。
  华雄、李肃、李傕、郭氾等诸将只得率部回师,撤离许都。
  他们会合吕布大军,阵兵于虎牢关下,阻击各路兵马。
  董卓也斩杀袁绍和袁术之叔父、当朝太傅袁隗及其家眷仆役五十余口,以此立威。
  他又令吕布携袁隗首级前往虎牢关滞敌。
  吕布携袁隗首级,耀威扬武而来。
  ~~
  昭宁二年,春。
  阳光灿烂,天地回暖,桃红柳绿。
  在这个赏花的季节里,冀州治所邺城,城外的盟军大营,传来哭声一片。
  袁绍、袁术接报其叔父袁隗被董卓斩杀,均嚎啕大哭,落泪如雨,难过异常。
  他们兄弟俩于中军大帐设灵位吊唁袁隗,借此激励士气。
  ~~
  各路兵马首领纷纷前来吊唁,并纷纷举袖抹泪安慰袁氏兄弟。然后,他们又纷纷握拳,誓言要为袁太傅报仇雪恨。
  但鲜有真正落泪者。
  很多哭声也是假的。
  对有些诸侯而言,袁隗惨死更好,可以打击袁绍、袁术兄弟俩的四世三公地位及两袁兵马士气。
  因为各路诸侯皆想着将来自己的大业,谁会真心拥护袁氏兄弟呀!
  能成一方诸侯者,都是聪明人,也皆是狠毒人。
  在此乱世,无毒不丈夫,谁也不想别人比自己好。
  有人举袖抹泪,抹来抹去,因无泪水,竟将脸皮擦伤。
  ~~
  袁术也是佯哭,一直无泪。
  他是后将军,地位远高于袁绍的渤海太守之职,岂甘于位居于袁绍麾下?
  不过,真正的重心,还不在于吊唁袁隗,而在于李白。
  在此之前,各路兵马首领没碰面,不好议论李白。
  现在,他们碰在一起了,得对李白了解清楚。
  ~~
  稍后,各路诸侯出来,又议论李白究竟何人?
  此子年纪轻轻,竟为相国,何太后会否已疯?
  陛下会否被李白挟持?
  有人反驳说,当年甘罗十二岁拜相,现今李白已十八岁,对比当年甘罗拜相,已大六岁,有何不可!
  ~~
  【甘罗:甘氏,名罗,战国时期秦国人。甘罗自幼聪明并入吕不韦门下,任少庶子。十二岁时,出使赵国,妙计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获秦王嬴政授上卿,赏田及宅。】
  ~~
  也有人称赞李白当上相国乃是天下大势使然,他敢单兵抗董贼。
  现如今保太后和陛下安全也唯有李白一人。
  当今相国之位,舍李白又能其谁?
  ~~
  可忽然又有人说李白岳父乃是蔡邕。
  他说蔡邕此前在陈仓,曾与董贼一起,并称皇甫嵩老将军可以作证。
  这次董贼另立新君,也曾召蔡邕入朝为官。
  可见,李白是在谋夺相国之位,并非真心护汉。
  说此话者,乃袁术袁公路也!
  ~~
  顿时,各路诸侯一片哗然。
  他们纷纷怒斥李白无道无德无能,乃卑鄙无耻小人也。
  有人宣称,此战之后,必清君侧,诛李白。
  也有人握拳举誓,此战过后,入许都营救何太后和陛下。
  ~~
  还有人怒骂李白比董贼更可恨,必诛之而后快。
  说此言者,乃是张飞张翼德。
  众诸侯侧身看张飞一眼,便又不理会他了。
  因为此时,没有人会瞧得起刘、关、张三人。
  ~~
  张飞乃直性人,但听李白如此可恨,便起身怒吼。
  一直坐着不动的刘备急急起身伸手捂住张飞大嘴。
  关羽也伸手按着张飞蹲下。
  ~~
  参加此次会盟,曹操好心,给了刘备一张木凳子坐。
  关羽和张飞则是站着,连坐的位子也没有。
  ~~
  刘备低声劝说张飞:“我等位卑,尽量不言少言。如此是非,若传出去,更于我等不利。成大事者,须忍!”
  张飞拨开刘备之手,侧身低吼:“忍忍忍!我等已忍多少年?再忍下去,小弟老矣!还谈何建功立业?”
  刘备脸红耳赤,一时无语应对。
  ~~
  关羽急急低声相劝:“三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听兄长所劝,来日方长。不成大业,我等不死。愚兄以为,此战之后,我等必定扬名天下。有了名声,便有地位,便能募兵,便会有人厚待我等。”
  张飞伸手掩耳,但也不再吭声。
  他听这些屁话,已经听出耳茧,实在不想再听。
  以他之性格,最好现在就杀出去。
  不然,迟早会憋屈而死。
  ~~
  袁绍袁本初嘿嘿冷笑,一直没有吭声。
  他四世三公,竟不如李白一介少年人,心里早气。
  他甚盼其同父异母之弟袁术哗众取宠、妖言惑众成功,待此战之后,领盟军,入许都,清君侧,诛李白,夺相位。
  ~~
  袁术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他想的却是有点不同。
  盟主之位给其兄所夺,心里甚不服气。
  他原本就瞧不起袁绍。
  因袁绍非其父正室所生。
  而且,袁术官比袁绍大,兵比袁绍多,凭什么由袁绍来当盟主?
  这是什么世道?
  ~~
  可曹操在联络各路诸侯时,已先声明可让袁绍作盟主。
  他盛赞袁氏四世三公,袁绍雄才伟略,可堪大用。
  他虽无指定之权,但是,他先声夺人。
  而且,袁绍长相帅气威严,还是袁术兄长。
  故公推盟主之时,各路诸侯便纷纷推举袁绍作盟主。
  袁术心里全是雾霾。
  他想若此战败董贼,盟军入许都,诛李白,夺相位,再杀袁绍。
  ~~
  曹操观察许久,心里暗暗叹气。
  他有不祥预感。
  此次伐董会师之后,各路诸侯未必同心。
  肯定会有人要除掉李白。
  无论李白如何了得,但其年轻德薄,难以服众。
  而且,李白军旅行伍经验不足,仅曾配合皇甫嵩击败过王国叛军。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