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骂谁清官呢? / 021-给这个世界开开眼

021-给这个世界开开眼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许准火热的目光,直接把薛直吓到了。
  薛直把书抢了过来,警惕道:“你这是要干嘛,你若是想看,和我说,我又不是独享的那种人。”
  “滚。”
  许准翻了个白眼:“我问你,这书好卖吗?”
  这话刚刚问出去,许准就后悔了,这特么还用问吗!
  自古以来,这种书籍就没有不好卖的时候,不夸张的讲,起点但凡不禁这种题材,哼哼,写其他题材的没几个有活路的。
  想到这里,许准起身来到薛直的书箱前,开始翻了起来。
  “你到底在干嘛呀?”薛直问道。
  许准头也不回道:“少废话,把你的存货都拿出来,让我看看。”
  “你早说啊,用得着这幅样子吗,怪吓人的。”
  薛直在这方面还是很坦诚的,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奇怪的分享欲。
  然后许准就看到薛直从被子低下拿出了三四本,又从书箱中翻出了两三本,全部丢给了他。
  许准看着咧着嘴笑的薛直,不由得竖了个大拇指:“你爹让你住在州学算是住对了,你还真是个此道高手啊。”
  说完,许准就翻动起薛直给他的那些书籍。
  他看的很快。
  基本上都是匆匆的扫上几眼,晓得是个什么情景,什么文风,就换下一本。
  很快。
  许准就把这几本书,全部了解了个大概。
  果然。
  如他所猜测的那样,所有的书籍都很小儿科,完全没有把这个题材,真正的魅力开发出来。
  太保守了!
  这样是不行的呀。
  他觉得他需要给这个时代开开眼。
  至少对于霸州人民来说,应该很需要他这个小皇叔的开拓者。
  ……
  之后的几天里,许准详细的进行了调研,初步已经确定了霸州在这方面发展的滞后,同时也开始深入的调查霸州,以及整个大明印刷行业的现状。
  总体来说,大明印刷行业处在一个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且规模和数量也在逞井喷式的上涨。
  这主要也源于大明的开放政策。
  大明朝对于刻印书籍一事,不同于宋元,宋朝时因为儒家士大夫的文化专制,许多书籍被定性为‘异说书籍’禁止刊印,而元朝更为严格,因为统治者是少数民族的缘故,书籍的刊印,审查严格的夸张,从士绅至当地官员,层层审查一直到中书省,只有审查通过的,方准许刊印。
  而明朝,朱元璋是一个拥有大气概的英雄人物,他比较重视文化的传播,不仅把笔墨印刷之类的税收全部免除,连刊印书籍的审查流程也全部取消了。
  对,没有错。
  是全部取消。
  意思就是只要你有钱,不管你是什么人,官员也好,商人也罢,哪怕是个太监,你都可以让人刻印书籍。
  也是因此,文人墨客把出自传,文集等雅事,逐渐也演变成了一种风气。
  再加上朱棣编撰《永乐大典》,以及朱棣曾亲口说过‘凡人积金玉,皆欲遗子孙,朕积书亦欲遗子孙,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岂有穷’之话,导致大明上至皇家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对购书一事颇为热衷。
  这就导致了大明朝文化的兴盛。
  书籍刻印容易,民间购书情绪高涨,这般发展下来,也就不怪明中后期,为何各种小说杂书满天飞了。
  甚至明后期许多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香艳类书籍,及皇家秘闻之类的,也是大卖特卖,让朝廷禁都禁不过来。
  这种开放的程度,完全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开放的王朝之一了。
  只是没想到,后世竟还有人说大明禁锢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乱搞文字狱之类的,简直可笑到了极点,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这是那个朝代干的事。
  说回正题。
  刻印书籍变的容易了,印刷行业水涨船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官方的国子监,司礼监,六部等都有各自的印刷作坊不说,民间像是北京城的永顺书堂,高家经铺等都有着规模较大的印刷作坊,至于南京城,建阳,杭州等地相比北京城亦是不遑多让。
  但是霸州,却因为距离北京城较近的原因,并没有太大的印刷作坊,最大的两家一个是州学所有,一个便是林家书斋的印刷作坊,其他的就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作坊,印印劣质本,缩印本还行,档次好一点就搞不了了。
  了解清楚这些后的许准,亲自开始动笔撰写起稿子。
  幸运的是,他这辈子文笔很不错,完全能够把他脑海中想到的一些情景,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
  他也不贪,打算先来一个邻家少妇系列试试水。
  人设嘛,就是某县教谕的夫人,没办法,这时候不暗讽一下老梆子,什么时候暗讽。
  至于男主角就宽泛了,什么生员,邻居,捕快,县令等轮番上阵,用女性第一视角描述了夫人对爱情的最新理解。
  等到许准写完一个章回后。
  突然有人跑过来,说是有人在州学外找他。
  许准纳闷,把书稿藏好,一边琢磨着是谁来找他,一边向着外面走去。
  而当他刚刚来到州学门外时,一个乞儿模样的少年,便向着他直直的冲了过来,然后噗通跪在了许准的面前。
  “许相公,求你施以援手,借我些银钱,只要能把我妹救过来,我马三郎愿给许相公一辈子当牛做马。”
  许准一惊,本还以为遇到了匪徒了呢,不过看清是马三郎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因为如果说原主还有一个朋友,那么就只能是眼前的这个马三郎。
  即便马三郎只是个乞儿,也在原主孤寂的心中,照出过一抹亮光。
  而说起马三郎,他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据说家里曾是宣府那边的军户,八年前因为战事,父母带着他们兄妹四个,从宣府一块逃了出来。
  但却不知道因为什么意外,父母死在了路上。
  随后马三郎兄妹几人就相依为命的流落到了霸州。
  而那时候年龄最大的马大郎也才十二岁,几乎可以说没有一点谋生的能力,兄妹几个自然而然的也就走上了乞讨的路。
  其中艰辛,许准不得而知。
  但却知道这几年下来,他们兄妹几人不曾离散,全都顽强的活了下来。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