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照国作为公认的第二强国,虽然军事上与慕国还有所差距,但经济文化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照国国都入云城,如天元一般镇守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之上。建国之初,入云城的选址遭到了一众武将的反对,如此地势,易攻难守,四面均是平原,若是被大军围住,城池无险可守,入云城内的所有人都插翅难飞。
但当时的照国国君却用一句话让众人无话可说。
“国都都被围了,你们还想往哪跑?”
入云城的东边,是当朝大员的居所,一众达官贵人都居于此地,照国对于官员住所的大小有着严格的规定,什么级别的官员可以住多大的宅院,一开始还有人尝试过居住与自身官职不符的宅院,但在一众胆大妄为的官员被全家流放之后,便再无人敢有所逾越,全都规规矩矩,宁可小一丈,绝不多一尺。
但有一个例外,一座占地百亩的宅院霸道地占据着东城的核心位置,这座宅院的规格已经远远超出朝廷规定的最高标准,但却无人敢说什么,只因这座宅院是照王所赐,而此宅的主人是个瞎子。
之前袭击众人的两位神秘人,来到了这座大宅院里,此宅院布置极为讲究,一山一石,一水一池,暗合八方星宿,穿过正厅,走在长廊之内,无数浮雕壁画栩栩如生,皆是出自大师手笔,长廊旁,是一面人力挖出的湖泊,长廊中央分出一道,直通向湖泊中央,湖中筑有一亭,上圆下方,高出湖面些许,乍看之下,仿佛亭子浮在水中,实乃鬼斧神工。
此时亭子正中坐有一人,正在闭目抚琴,琴音阵阵,竟引得天上飞鸟湖中小鱼闻声而舞,此人琴技,已臻化境。
两人来到此人身后,静静站立等候,直到一曲终了,身着华服之人方才开口赞道:“丞相大人的琴技越来越出神入化了。”
此人正是当今照国丞相照阳明。听见身后之人出言赞叹,照阳明只是微微一笑,说道:“琴瑟只是小技,左先生过誉了。”
左先生又道:“听丞相大人抚琴,不急不缓,稳如山岳,又变若流水,有海纳百川之势,见微知著,丞相之才,果然经天纬地,得良臣如此,实乃照国之福。”
照阳明摇了摇头说道:“于此乱世之中,贩夫走卒尚不能独善其身,你我之辈,又岂能置身事外,照王于我有知遇之恩,许我认这丞相一职,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与大人交谈,总能让人心悦臣服。大人所托之事,幸不辱命。”左先生笑道。
“如此甚好,有劳二位先生了。”照阳明对着二人点了点头。
“举手之劳而已,不过此次出行,倒是发现了两件趣事。”左先生说道。
“哦?究竟何事能让左先生觉得有趣?”照阳明问道。
“其一,龙语没死,他又出现了。”
“确实有趣。”
“难道大人不诧异?”
“此人身上不论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这倒也是,其二嘛,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
“是一个少年,虽然现在心智暂不成熟,他们共有兄弟三人,皆非等闲之辈,假以时日,成就不可估量。或许今后天下变动,都以三人有关。哦,对了,还有皇甫浩然的大弟子,宇文信,此人潜力极大,日后定是顶尖高手,不过不足为惧。”
“此人我也有所耳闻,实力卓绝,是个武痴。不过先生方才说的那位有趣的人,究竟是谁?”
“想必丞相也知道我镜花水月有一门心法,名为控魂夺舍,我曾对这三兄弟的其中一人试过此招,发现此人心性之中,全是兵戈之气,气息之强,就连大将军吴之岳也相形见绌,我想此人,或许对丞相的大计有所助益。”
“知道了,以后我会多多留意他们的。但在这之前,还得劳烦先生走一趟慕国。”
“哦?此去为何?”
“龙语多年避世不出,如今却又重出江湖,想必是知道了雪公主还活着。因此慕国王宫,必是龙语此行最终目的。”
“大人神机妙算,在下佩服。”
“左先生客气了。”
于是两人辞过照阳明便离开,留他一人独自立于湖中静思。
一位府中的下人匆匆赶来,站在池畔低首说道:“大人,宫里来人,说是陛下召见。”
照阳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轻轻点了点头,对下人说道:“我这就过去。”
....................................................................................................................
照国皇宫盘踞在入云城的正中位置,与慕国皇宫相比,少了一些杀伐锐气,但却多了一些文人雅士的阳春白雪,若说慕国皇宫是无双战将刀劈斧琢而成,那照国皇宫就是诗人骚客的文思才情,处处可成诗,步步出佳句。
照阳明跟着领路的老太监慢慢走在皇宫里,这皇宫布局他早已烂熟于胸,就算双目失明,也丝毫不影响他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很快两人来到了照国国君的书房,在老太监通报之后照阳明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与整个皇宫的雕栏玉砌截然不同,书房布置极为简陋,一张长长的书案,书案后有一把与书案同宽的椅子,四周放了些烛台,左边的台架上放了一些煮茶的器具,其余全是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古籍。
照阳明上前问安,照王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将正在批阅奏章的笔放下,抬起一旁的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这茶不错,一会儿回去记得带点。”
“多谢大王,不过这茶大王前几天不是刚给过我么?”
“哦哦哦,忘了忘了,这几天忙的头昏脑涨,那就算了,不给你了。”照王不以为意地哈哈笑道。
照阳明苦笑一声,再次鞠躬说道:“不知大王叫我来,所为何事?”
照王收起了轻松的姿态,严肃地说道:“你可知龙语又再次出现了?”
照阳明点了点头。
“我也是刚刚知道,不过大王不必在意。”
“为何?此人乃是我照国大敌,领兵打仗的本事我照国可没人是他对手。”
“他此次是为雪公主而来,想来应是朝着慕国皇宫去了。”
“那岂不是放虎归山?”
“恰恰相反,龙语此行,必死。”
“爱卿何出此言?”
“慕王病重,目前朝政皆由太子把控,此人耽于玩乐,说一句酒囊饭袋也毫不为过,一个大将军慕坤已经让他有些招架不住,他决计不肯再让龙语回朝。”
“那万一呢?”
“没有万一,倘若慕国真的收了龙语,大王可用当年之事逼迫慕国将其交出,此时慕国无人想与我照国开战,届时慕国满朝文武,除了慕坤,无人肯保龙语。”
照阳明说完之后,照王皱眉沉思了一会儿,接着又展颜一笑,说道:“就算回去了也无所谓,先生之谋,可当百万之师。”
“大王谬赞了。”
此时照王却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问道:“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个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照阳明嘴角一抽,义正言辞地说道:“此事大王勿要再提。”
“你真不好好考虑一下?我那闺女真的不错啊,你俩简直就是天作之合。”照王似是不甘心,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
“非是阳明不愿,只是我自知天命,公主若是跟了我,下半生将再无宁日,还请大王另谋佳婿吧。”
看到照阳明如此坚决,照王叹了一口气,也不再坚持,交代了几句之后便让他先回去了。
照阳明走后,书案旁的屏风后跑出来一个女子,一下子扑倒照王身上,泪眼婆娑地看着照王。
照王有些怜惜地摸了摸她的头,开口道:“你也听到了,阳明说的是真的,真跟了他,你没安生日子过了。”
“我不管,我就不管,我就非他不嫁,女儿这辈子就只认阳明先生。”公主紧紧地抓住了照王的衣袖,边哭便说道。
照王无奈地苦笑了一声,暗骂了一句。
“臭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