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叫倪土豆,安静话少,理工宅男。2023年8月夏,我在欧洲生活的第8年。这时候,身边的小伙伴们基本都开启了暑期放假模式,在欧洲周游列国,而我通常默认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看看微信朋友圈,给大家发的旅游动态,点个赞,刷刷自己的存在感。
这些年硬生生把自己修炼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苦行僧,从不主动,不喜欢热闹,不喜欢一个人出外旅游,也不会主动喊上朋友一起出去玩。如果有人问起我朋友,倪土豆是一个什么样的男生?他们会说我安静,内向,细心。大家也不咋爱找我玩,也许因为我不太爱说话。特别在人多的时候,我会更偏向安静地听大家发表意见。有时候,我要是心里憋着特别想说的话,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每次准备在大家面前开口,我都要先提起勇气。一个人的时候,我习惯在家学习各种东西,看看剧,打打游戏,好像也挺好的。但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希望认识很多很多有趣的朋友。我经常幻想,如果我可以化身成一只喜鹊,小麻雀也行,那该有多好!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我却迈不出去。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离异,家人们东拼西凑,支持我在欧洲留学6年,让我心感愧疚。出来上学的时候,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而不是放纵自己。这也让我跟身边的朋友们都很不搭。
在欧洲上学的风格和国内很不一样,完全的自由,没有老师会管学生在干什么。即使这样,上学的时候,我从不缺课,课后预习,按时完成作业,下课后去图书馆自习,在大家眼里是典型的三好学生。考试期间,我是大家的好朋友。放假了,朋友们出去玩,我会去图书馆预习下一学期的课程。渐渐地,身边小伙伴们也不会喊我一起去游玩,在大家眼里,我的世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我很喜欢和自己较劲,一直想要去最好的大学读书学习,认识到更优秀的朋友们。
后来顺理成章,我拿到了世界顶级大学的offer,在中立国生活学习了三年,更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无知。我开始体验到更强烈的孤独感,好像自己不需要谁都能过得很好,自己学习,自己回家,自己买菜,做饭,吃饭,自己看病,自己难过,自己让自己开心,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身边优秀的朋友们自然也不太需要我,大家各忙各的学业,出去玩的话,基本上都是和伴侣一起去。我就自己一个人过着,走不进他们的世界,别人也不会想进来看看我的小世界。
工作后,我更习惯了一个人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呆着的,缺乏社交,我期待能找到一个人和我去探索一下外面的世界。慢慢地,我逐渐开始改变自己,尝试去认识不同的朋友,希望哪天就会有朋友叫我一起出去玩,一起去看看,而不是我自己一个人锁在自己的世界里。
幸运的是,我的小朋友圈里突然就认识了这样一位新朋友,她叫苞噜噜。
我们是校友,但在学校里,我们从来没有碰过面,以前也没有任何交集。我们第一次见面认识是在柏林的一家粤菜馆。蔡天筠组的饭局,天筠是我们共同的好朋友。天筠曾向我提起过噜噜,那会噜噜刚从国内跳槽来柏林,在顶级的互联网企业工作,职业是程序员,学过数学,研究生读的计算机,做数据科学方向的研究。饭局上,大家互相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以前做的什么研究方向,现在在做什么事情呀之类。我那会还在律所上班,每天就完成任务,帮客户处理专利案件。大家对我做的事情也不太感兴趣,我也没太放在心上。
自从在那次饭局互相认识后,我印象中噜噜是特别开朗,自信,独立,做什么事情都很优秀的一位女生。相对比之下,我就比较弱鸡了,我不自信,也很少主动尝试新事情。
后来我们常常和朋友们一起约饭饭,聊聊近况,开心的,不开心的,逐渐熟悉了起来。但我们都没有走近对方的生活,除了约饭饭,我们很少能找到共同点,一起做点其他的事情。噜噜喜欢健身,平时把自己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学德语,搞攀岩,去游泳,遛狗狗,体验夜店,到各地旅游,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我平时闲着就家里宅着,天气好就在旁边的公园跑个懒洋洋的步,回家后继续看文献,练小提琴,看剧,打游戏。有时候,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噜噜每天给自己安排各种不同的活动。这样是不是有点太累了。人的精力时间都很有限,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花一辈子去做好一件事的大师。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一直做下去,尽善尽美。
噜噜的出现,让我看到人生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但我一直也没有机会去和她提起这些话题,所有疑惑都只能埋藏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