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是这本无理日记的作者。我现在正在一间昏暗,狭小的房间里,在一张木头桌子上写一些东西。此时此刻,我在做一些无聊的整理和修改工作,试图从这十年累积的一箱子手稿,电脑里几个文本文件,还有手机备忘录里面的只言片语中,提取出生活的精华。记忆虽然早已模糊,但是我要说的故事绝非虚构。
回忆起十年前,我从那时起开始写这本日记。
15岁。高二下学期。一个无聊且嘈杂的中午。我来到离家最近的文具店,买了一本笔记本,一支廉价钢笔,一瓶草蓝色墨水。这是一切的开始。
上来第一句写日期就写错了。涂改的痕迹到现在还在。
从几句话,到几件事,到几页文章,后来又变成了几个字。其实是从一种无话可说到另外一种无话可说。
从笔记本钢笔,到电脑记事本,到手机备忘录。仿佛经历了进化。
写日记的过程,前后跨度大约十年。
十年积累下来的东西构成了这本书的素材。我深知自己的经历不是传奇,生活很多时候是平淡的。但是生活本身已经具有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我仅仅需要如实的叙述。
日记本来是一种私人的写作,原本来就是写给自己看的。所谓“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以及“谁会在日记里说心里话。”,由此可知我并不是什么正经人,说的话虽然不是心里话,但是也不会有恶意的假话或者欺骗。
这一系列的日记现在却要整理发表,我对它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修改。
首先,有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写它?我想到的最大的原因:吃多了,已经吃不进去一点东西,所以只能经过时间的消化,变成文字出现在这里。如果要追问下去,那我只能回答:这就等于问原始人为什么要用绳结记录一些东西一样。我的回答和打绳结的原始人一样。
日记其实是很模糊的东西,可以让人难以发考据之心,去还原出真正的东西,真实的生活太过残酷,如同一首歌里唱的:“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其次,这次修改和整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次再创作,由于时间太久远,里面包含了很多碎片,如同密码一样的东西,我也没办法破解。只能等待时间机器发明,才能得知当时发生了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我也记不清了。但是我还是决定把这些碎片放到里面。
在这本日记成形的过程里,后面不断的缀补,添加。因为日记不是写好就锁起来存档了,日记写完一年,两年,甚至更多年后,还会经过反复的阅读,并且留下评论或者补充。这次的修改就是其中一次。
最后,为什么叫无理日记?无理,因为不含逻辑,全都是感情。日记,我感觉叫做实录也有些牵强。只有时间记录我一字不改,绝对没有穿凿附会的假借,也对得起日记二字里面的“日”字。
这就是一个普通年轻人,一段普通的故事。十年时间不算很长,也没有什么积累和厚重的东西,只有一些破烂和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