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个孤独的身影行走在寒风飞雪之间,如诗亦如画,恰似一只折翼的雄鹰,只待他年再展翅与天齐。
涯山海战南朝溃败之后,左丞相陆秀夫携末代皇帝赵昺投海殉国,一同葬送海底的还有传国玉玺,以及十万军民,至此仅建立一百五十二年的南宋王朝悲情的退出历史舞台。
此时这个世界只留下被铁骑践踏后的废墟,从此汉人的命运将风雨飘摇,举步维艰。
元大都,开国皇帝忽必烈高坐殿中,殿下两旁站立数十位文武大臣,此中多以蒙族人为主,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汉人降将。
这些降将之中当属灭宋元将张弘范最为受宠,也正因此人对汉人的知己知彼,方才加快了南朝的灭亡,所以深受忽必烈的喜爱,同时也遭到汉人的唾骂。
连年征战且国库亏空,致使前线将士粮饷紧缺,如常此以往恐会生变,不知众卿有何良策?忽必烈询问的口气说到。
整个宫殿丝许安静之后,此时有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可继续采用贾似道之策“公田法”以此增加赋税,来充实国库亏空。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张弘范,一个长得虎背熊腰阴险狡诈之相的张弘范。
“公田法”!忽必烈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对于他这个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名族来说,对汉人这些农耕文化真是一窍不通。
不知众爱卿对此策有何看法,忽必烈疑问的口吻说到。
其实在整个大殿之上,众多文臣武将之中,也没有几人知晓其意,恐怕也就只有几个汉人降将方知其中之意。
微臣以为此策不妥,一个消瘦的身影站了出来,此人名叫陈宜中,同样也是一名汉人降将。
陈宜中继续说道:此策不宜实施,一是我大元开国不久此“公田法”之策会扰乱民心,二是此策又叫杀鸡取卵,其中之意想必皇上及诸位大臣定知此意。
宫殿之内,此刻鸦雀无声,一时半会忽必烈也未能拿定主意,只好暂且退朝作罢。
半月之后,临安府!杨双继续像往日一样买醉,不知不觉已到深夜,此时店小二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奈何他知晓杨双大名,不敢与之蛮缠,只能静静地坐在角落发呆。
忽然,酒馆门被打开,一个身穿黄色僧袍的光头和尚走了进来,与之一同进来的还有一阵飞雪,酒馆内的灯芯左右颤抖,摇摇欲灭。
原本还在发呆的小二,被吓得一激灵,好在身旁还有杨双在吃着闷酒,否则这大半夜的他还以为见到鬼了呢。
阿弥陀佛,老和尚双手合十微微说道:贫僧深夜到访打搅店家了,罪过罪过。
店小二被他这一说有些没反应过来,只能哈哈傻笑两声,随后说道:大师请坐,小的这就去给你准备斋饭。
那就打扰施主了,老和尚微笑着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
不打紧不打紧,大师稍坐片刻,我去去就来,店小二说完就退回厨房。
杨双自顾着饮着碗中早已冰冷的烈酒,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有人前来,在他的世界里恐怕也只有美酒才能解此忧愁。
片刻之后,店小二端着一大碗热腾腾的阳春面,香气扑面而来,大师请慢用,店小二微笑着说到。
多谢施主,老和尚说完便大口吃了起来,似乎好久没有吃过东西,显得稍许狼狈。
原本喝着闷酒的杨双,此时也投来异样的目光,心中顿时对眼前这个出家之人起了兴趣。
他皱了皱眉头,提着手中的酒坛就来到老和尚的身旁,想与之一醉。
杨双的到来,似乎打搅了正在品味美食的老和尚,先是一愣,而后说道:施,施主,不知施主有何…
话还没说完,杨双就在他对面坐了下来并道:大师有礼了,晚辈见大师深夜一人来此,不知可否有缘与大师喝上两碗,以驱寒气。
老和尚微笑道:贫僧乃出家修行之人,且敢妄动戒律,罪过罪过。
施主的好意贫僧在此谢过,阿弥陀佛!
非也,非也,佛陀也曾说过: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晚辈以为:修行重在修心,只要心中有佛且导人向善,便是无量佛,倘若满口仁义道德却背后男盗女娼,那想必死后也是进入阿鼻地狱。
杨双一番话令老和尚感到意外,是啊!修行者若不修心,那还修那门子行。
阿弥陀佛,施主年轻有为对佛法竟有如此高的造诣,惭愧、惭愧,老和尚起身行了佛礼,此刻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敬意。
大师过奖了,晚辈一时谗言,岂敢在高僧面前妄称造诣,只是个人的一丝粗鄙的想法,还请赎罪。
老和尚微笑道:既然你我有缘,今日破此戒律与施主同饮两碗,如若佛主责罚就让贫僧来受过吧。
哈哈好好好,小二拿碗来,杨双此时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酒已倒满,杨双先干为敬,一碗烈酒两口便下了肚,顿时心肝脾胃充分感受到一股暖流的冲击。
老和尚也不在迟疑,抬头一饮而尽,连声说道:好酒、好酒!
二人对饮了一番后,杨双把酒续上,缓缓开口说道:在下杨双应天府人士,还不知大师法号,不知可否方便。
见施主也是忠厚之人,实不相瞒贫僧法号万安,护国寺方丈,为了躲避元军的追捕,才不得已来到此地。
常州府的护国寺方丈万安吗?原来是带领五百僧侣抵御元军的万安?杨双简直不敢相信。
听闻大师抵御元军以身殉国,今日有幸在此得见,实属荣幸,杨双起身对着老和尚深鞠一躬。
方丈万安急忙起身说道:施主多礼了,贫僧何德何能怎敢受此一拜。
有元军在追捕吗?杨双整日以酒为伴,恐怕忘记了自己已是亡国之人,俗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方丈万安喃喃道:自从上次一战,贫僧五百僧侣全军覆没,只有自己侥幸存活,苟延残喘于人世,此刻想想甚是羞愧,自知无颜面对大宋万千子民。
南朝灭亡实属气数已尽,岂是大师之过,杨双继续说道:真正导致大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当属他贾似道这种奸臣。
不知大师日后有何打算?杨双关切的问到。
打算?天大地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万安方丈无奈的摇了摇头。
杨施主如今做何营生,万安方丈问到。
呵呵,杨双挠了挠头道:惭愧惭愧,在下两袖清风浪迹天涯,在这乱世之中苟且偷生罢了。
原来如此,那你我就同是天涯沦落人咯,哈哈!二人相视一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