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西北的羊肉向来是有名的,它的鲜美是由表及里的,从外到内的,当你咬下去的那一口,脑海里满是一望无际的草场上羊儿此起彼伏的“mai““mai“声,那一刻,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生存之道,更是与灵魂交流的感悟之道.
羊,自古便是神圣的物种,它是老祖宗口口相传的生肖,也是诸侯祭奠太庙少牢中的一种,古时候,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吃羊.,哪怕是物质水平相对发达的现代,吃羊肉也不是一件常事,但在西北,我实现了羊肉自由.倒也不是当地羊肉有多便宜,而是羊肉的高质量和当地以羊肉作为特色美食所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路走来,不管是青海湖畔的草原,还是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我们都能看到各色各样的羊群,有青海湖旁的巴音布鲁克黑头羊,他们前半身呈纯黑色,只有嘴的一圈是白色,后半身则是清一色的雪白,远看像是一张太极图,此外还有西北著名的滩羊,他们有着盘旋弯角,丰厚的羊毛像是批了厚厚的一层龙须面,而脸上则像戴了一张面具,细长的瓜子脸竟出现了黑,白,棕三种颜色,好生奇怪.至于家畜绵羊,藏绵羊则是漫山遍野都是,星星点点的散落在祁连雪线的山岗之下,给青绿的山脉织上薄薄的一层白色毛衣.
羊儿自由,吃起来的羊肉也是充满自由气息的,空气里满是大柴旦的清朗山风混合着炕锅羊肉的孜然香
且说这羊肉好也是有原因的,理由有三.其一,西北地区有着幅员辽阔的大草原,与普通喂食的草料不同,纯天然的草原有着独天得厚的优势,干燥的气候,充足的光照,较强的太阳辐射,足够大的气温日较差加上地势风貌种类繁多,干旱少雨,部分地区盐碱浓度很高,导致土壤碱化,尤其是硫化盐和硫化碱。给草饲带有去除强烈膻味物质的脂肪酸,从而使得羊肉的几乎没有膻味。
其二,西北喜干燥,与绵羊怕潮湿和炎热的天性完美吻合.
当地人更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水地羊不如旱地羊好吃,平原羊不如山地羊好吃,低海拔的羊不如高海拔的羊好吃,偏暖地区的羊不如高寒地区的羊好吃.这羊肉为什么好吃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而受人青睐的羊肉美食也是令人难以忘怀,回味之中便是一句:金盘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响碧空。
首当其冲的当属羊肉串了,这是我吃了多少次都不会腻的美食,而往往美味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羊肉串和接下来提到的手把肉一样,都很考验羊肉本身的质量,质量高的羊肉串在经过烘烤后吃起来肥嫩多汁,油香四溢,既有烧烤的炽热又不失羊肉本身的鲜美,可谓是妙不可言.在茶卡小镇的一顿羊肉串尤为令我印象深刻.
其次就是著名的手抓羊肉了,又称手把肉.与羊肉串一样都高度考验肉的品质,但手把肉更能品鉴出羊肉的资质,真正上等的手把肉无需蘸上孜然,蒜粒便能吃出甜美可口的清香,那种味道,就像是沦陷在大草原,沦陷在羊群之中.这道菜要属敦煌第一
再有就是西北著名的炕锅羊肉,里面种类多样,玉米,粉条,年糕,辣椒,土豆片等等,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羊肉,炸烤过的鲜美羊肉撒上些许芝麻,隔着大老远都能闻到它的香味,炕锅羊肉,象征着西北劳动人民的朴实热情,早已化为西北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除此之外,烤羊蹄,羊杂汤,合汁等同样值得一试,西北的美食,就像其震撼的风景一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