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季大勇一手端着牙缸,一手抓着肥皂盒,肩膀上搭着一块毛巾,走到院子中间的共用水龙头准备洗漱。
这水池不小,长椭圆型的,四个水龙头,中间半截水泥板刚好隔开,东西两屋一边两个。
紧挨着是一个地坑样的四方小水池,上面一根又细又弯的水管,方便用桶接水用的。
两家厨房里都没接水管,但有水缸,自己接水倒水缸里舀着用。
季大勇一嘴牙膏泡泡眼看要溢出,搬到县城来,今天第一天去上班,心情不错,刷的也起劲。
“我去下炝锅面条吃吧,昨天搬家带过来的大葱和几把面条,别的菜也没有买,就先凑合一口哈。”张小燕不用给季大勇打下手了,只负责好爷三的吃喝就行了。
季大勇这会儿正搓了一脸白沫:“行!”
厨房四方宽正,进门左角靠墙有柴烧的大土灶台和一口铁锅压着木盖。
最近两年开始流行用煤气灶,两口子包席出身,自然也赶上这潮流。
季大勇洗漱前就按照老婆指示把煤气灶和煤气罐弄好了。
两张有年头的长条木桌子紧靠着墙,昨天拿来的锅碗瓢盆,木桌子上,墙根儿上都零零散散的放着。
张小燕利落的找到案板,朝院子里的季大勇轻声喊道:“大勇,你洗完提桶水进来,我烧点开水。”
“哎!好!我洗好了,马上来。”扯下肩膀上的长方毛巾,一对折成双层,捂在脸上,擦干水珠子,又顺带脖子也抹了一把。
取来带过来的塑料水桶,接满水进了厨房:“放哪儿?”
“先放这,水缸没洗,别倒进去。等会儿我规制好,刷刷在用。”
张小燕放下准备要切葱花的刀,指了指放水桶的位置,又拿起烧水的铝壶,舀了一勺半的水,用煤气灶烧上了。
“辛苦你了,我吃了早饭去酒店,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去美玉和双禧的学校给孩子交上学费,今天星期五,再让孩子休息2天,下周一就能去上课了。”季大勇倚着厨房门框说。
“好呀,这酒店老板人真好,都给咱想周到了,咱可得好好干啊!感谢人家。”
季大勇点点头:“嗯,我会好好干,你休息着干,大的不好搬的东西等我回来再弄。”
“好,有美玉和双禧给我帮忙,你放心吧。”
“美玉我肯定放心,小禧子不捣蛋就算是帮忙了。”
“哈哈,对了,你去喊她俩刷牙洗脸,马上面条就好,快得很。”
季大勇答应着,转身出了厨房。
张小燕先把整颗大葱拦腰切开,又双着切,成了四段短的,这样下次用也方便。
挑葱白头的那段,横着切开两半,再用刀尖划切成细丝,最后改刀切成葱花备用。
煤气灶是快,听水壶发出的声音,差不多要开了,张小燕把壶提走,转过身去放在闲置的土灶台上。
又把炒菜的锅放在煤气灶上,锅烧热热的,眼看想起白烟。
就倒食用油下去,热锅遇到凉油,油滴冒了一些小小的泡泡。
张小燕抄起锅把一晃,油听话、均匀的围绕着锅壁转了一圈。
把切好的葱花放进去,炝葱花。高油温让葱油味道瞬间散开。
接着倒一点酱油,炝酱油。速度快飞在葱油里,不停翻炒等待出酱香,几秒就能闻着了。
她转身拎起烧开的热水,溜着锅边儿倒进去“唰啊”,是热油和热水相见的声音。
因为是汤面,一壶几乎都倒进去了,依然保持大火,热水下锅后就是翻滚的。不像冷水一样,倒进去就把锅的热气打退了,等到烧开费时间不说,也没有开水炝锅香。
“炝锅面条啊!太香了妈!”双禧已经洗漱好了,站在跟厨房门同一面墙的窗户外面馋嘻嘻的外里看。
“洗好啦啊?面条马上好,呵呵呵。”张小燕看双禧期待的样子,猜想她一早跑厕所,肚子肯定空空了。
“妈,为什么你每次下的面条都好,不多不少一人一碗?我上次跟姐姐下面条,弄了一大锅根本吃不完。”双禧夸张的比划着一大锅。
“我来教给你,这可是你姥爷交给我的。看着哈。”张小燕拿起挂面。
“看,这个干干的挂面,用你的食指尖掐到拇指中间的这个节,煮好就是一碗面条的量。如果饭量小,就在这个基础上少下点,像你爸吃一圈不够,我就给他下一圈半。”
张小燕比划着手指,在空中像是比了个OK的手势。
也顺势按照这“祖传下面条计量法”往锅里下了四圈半的挂面。
双禧跟着学:“原来如此啊!我姥爷真是聪明的老头儿!”
“哈哈哈,进来拿筷子吧,在煮一会儿就行了。”
片刻,用筷子捞起一根挂面轻轻一夹,很容易就断了,就可以出锅了。
张小燕拿来盐罐子,挖了一勺儿放到锅里,出锅前又点了几滴香油提味。
小院儿里弥漫着炝锅面条的香气,一碗普通简单的面条,将开启一家四口的新生活。
“面条好啦,来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