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东汉末年,三国群雄并起,数十年的纷争后,人口锐减,自东汉以来,因世族的需求,战争的需要,大量游牧民族以各种方式被不断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大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桀骜的本性在聚集后形成割据势力,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西晋开国仅仅维系了五十一年,因为争夺皇位,司马家族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史无前例的大****,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公元316年,内乱后国势微弱的西晋被匈奴族的刘渊(本名挛鞮渊)所灭,北方中原大地从此成为汉赵(史称前赵)疆域。
公元317年,逃亡的司马睿在建康即晋帝位,改元“建武”,中原的西晋王朝宣告结束,东晋就此开始偏安一隅。
公元329年,匈奴族挛鞮渊建立的前赵被羯族的石勒所灭,建立了后赵,其间征战不休。
公元349年秋,因后赵羯族皇帝石鉴害怕汉族大将军冉闵势力过大而造反,欲用三千羯兵谋杀冉闵。手握重兵的冉闵得知后,攻破皇宫杀了石鉴,同时下令屠杀胡人,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杀胡令”事件,仅仅一天之内,就杀了数万胡人。冉闵亲自率领汉族军队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老少一律杀头,一时间,人头滚滚,血凝于道,厚遮四野。死者达二十余万,尸体在城外,野犬豺狼一冬不猎,酣然而食。城外终日凄风厉号,宛如修罗地狱。
公元350年正月,冉闵推翻后赵,建立魏国(史称冉魏)。继续推行“杀胡令”,深受外族欺凌的汉族人纷纷响应,不到两年,把匈奴、氐、羌、胡、蛮等少数民族杀了近百万,自此,民族仇恨加剧。中原大地上,民族间你死我活仇杀不止。
公元351年二月,冉闵继续清剿后赵,同年六月,残余的后赵权贵放开边塞,请求鲜卑出兵攻打魏国。冉闵听信道士的鬼话,贸然出兵,被鲜卑慕容儁大败,手下文武精英十万余人被杀,一时人尽物绝。贼盗蜂拥而起,司、冀二州饥荒严重,人人相食。冉闵只带数十人逃回邺城。
后赵的最后一个皇帝石鉴之子石祗,见冉闵败,遂派刘显带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被冉闵策反刘显,随后把败于鲜卑的怒气撒向后赵。冉闵灭了后赵,把石祗斩杀并焚烧头颅,随后再施展血腥手段,汉人之外,外族不存,直至灭了“羯”一个民族。
鲜卑因为后赵残余的引领,得以兵进中原,公元352年四月,趁冉闵清剿后赵,便大肆入侵,冉闵大魏国四处告急,慕容彪攻陷中山,幽州刺史刘准倒戈,向前燕皇帝慕容儁投降。
五月,冉闵不顾劝阻,要主动对抗鲜卑,于当月在魏昌城中伏被擒,六月被杀。大魏的都城被慕容儁派兵围攻,邺城城中饥荒,人吃人,宫女几乎被吃尽。冉闵的儿子冉智向东晋求援,风花雪月中的东晋皇室只顾自保,仅仅试探性的向合肥等少部分故土进兵,再不敢逾越一步。
邺城苦守无援,长水校尉马愿、龙骧将军田香打开城门投降。魏国的大部分疆土被燕国占领,为报复冉闵“杀胡令”,向几十万逃难的大魏的汉族百姓举起屠刀,鲜卑人残忍一路屠杀,致使尸体堵塞江河,血染千里。
八月,冉闵的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都携城堡归顺东晋。
同年,中原大地苦受战火摧残之时,西北的氐族人符健乘乱夺取土地,占领了洛阳、许昌等地,并成立的大秦王朝(史称:前秦)。苻健残暴,肆意屠杀汉族百姓,称汉人为“两脚羊”,将老弱男子尽数屠尽,烹食其肉。年轻女子用于淫乐,稍有不从,便杀剐烹煮为食。长安一带,犹如汉人的人间炼狱。
前秦的残暴,使各地纷纷起兵抵抗,这时孔特在池阳起兵,刘珍、夏侯显在鄠起兵,乔景在雍起兵,胡阳赤在司竹起兵,呼延毒在霸城起兵,虽有几万人之众,但却分散在各地。苻健派兵围剿,逐一击杀,起兵的人自知势力单薄,都派人到东晋的征西将军桓温和中军殷浩处求救。
东晋朝廷早想趁乱收复故土一统天下,征西将军桓温、中军殷浩都曾上表北伐,但朝廷党派争执不休,东晋一直迟迟没能发兵。为了东晋皇室的安稳,会稽王司马昱只得出面,故意不用已经势力过大的桓温,而启用殷浩,希望能用皇室权术驾驭朝廷。
因此,直至公元353年(永和九年)正月,在会稽王司马昱的竭力保荐下,殷浩带领十万东晋大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